(五)艺术领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三、民俗節慶類 6 四、信仰與宗教類 仰 6 五、民間吉祥類 6 六、 原住民藝術類 6 七、說唱藝術 6 三、教學要點: :依教學目標與教材綱要、並適合學生身心發展與未來需要、內容靈活、富創造具彈性、 以適應個別需要、並兼顧認知、情意與技能。 :採用各種教學法並以靈活運用適當之講述、示範、觀察、製作、討論、或個別教學等 , 更著重欣賞及觀摩活動以加強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教學評量涵藝認知、情意、和技能三方面、並兼顧學生之個別差異 , 兼重預備性 , 形成性和總結性的評量。 :應善用實物、圖片、毫化教具等資源外並指導學生參考專業書刊與參觀各類民俗藝術各項活動及展示會。 :能與其他科目教材之聯繫與配合並強調科際整合並重視力行實踐 ,多利用鄉土教材與社會資源。 四、參 考教材: (採 APA 格式 ) (1985) 音樂人物學與概念 時報文化出版社。 (1989) 服飾演變 藝風出版社。 (1976) 民俗藝術康樂 曾文出版社。 (1966) 演講技術 大豐印刷廠。 (1986) 中華民國傳統版畫藝術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科目:素描 學分數: 2 類別:藝術 一、目標:培養素描的基礎技巧,增進美術鑑賞能力。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一、 素 描概論 2 二、鉛筆素描 8 三、 炭筆素描 、胸像的描繪 8 四、硬筆素描 8 五、粉彩素描 8 六、名類素描欣賞與鑑賞 2 三、教學要點 :按實際授課時數編列教學進教度使學生能確實了解素描的木質與意義,拓展審美經驗,並學習素的基本校法。 :素描教學以理念識知,習作及作品鑑賞並重為原則,教材內容多樣化,以擴展素描的表現方法與欣賞領域,並由教師指導表現的類形 (如其象、半具象、抽象等 )透過討論以增廣表現形式、提升鑑賞能力,做到適才適性個別指導。 :學習評量涵蓋認知、情意與技能三方面,並顧及個別 若異,過程表現及參與程度,多樣性及彈性之評量。 :素描教室,畫板、畫架、模型、置物台、圖片、幻燈片、錄影帶、影碟等,視教學實際需要並利用其他課程之教學資源,做綜合性的鑑賞教學。 :單元的設計宜就理念,認知與表現實習做統合性的教學設計,以實用、適性、簡明為主的編輯要點。 四、參考教材: (採 APA 格式 ) /著 (1989) 素描研究事集 藝風出版社。 /著 (1989) 鉛筆投法 藝風出版社。 /著 (1989) 炭筆技法 藝風出版社。 科目:美工設計Ⅰ 學分數: 2 類別:藝術 一、目標:增進設計的基本知識及其與生活的關聯性並培養設計的基本技能與創作能力,以 達生活空間 、 日常用品 、 美術作品之鑑賞。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一 、 設計概說 6 二、視覺傳達設計習作 形 編輯設計 28 三、設計作品鑑賞 6 三、教學要點: :按照賽際授課時數 , 列教學進枚 , 使學生能確賽瞭解設計的基本知識增進對設計的美能力及創作技能。 :設計教學以表現與鑑賞並重 , 並以兩者相互為用的關係 , 作為教學原則並利用視聽等教學媒體輔助教學 , 於學生習作完或後給予講評或舉辦作品觀摹等活動。 :學習評量應涵蓋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 , 並兼顧學生之個別差異 , 評量方式與方法是具多樣性及富有彈性 , 尤應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參與程度。 :設計作品、掛圖、圖片、幻燈片、錄影帶等以及視聽器材 , 教學設備 , 利用美術課程之教學資源培養設計的審美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