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临床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死亡率很高,应该在临床引起高度的重视。 死亡原因中半数患者死于脑疝,其余分别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积极的降颅压脱水治疗、抗感染和全面的支持治疗至关重要。 (四)术后并发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本研究中缺氧性脑损害占 %(33/146例 )全部表现为术后意识不清、无发热、神经系统检查无局灶性定位体征, 提示在手术中因弥散性缺血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产生广泛损害 ,且多数伴有癫痫发作。 (四)术后并发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其死亡率为 %( 19/33例),死亡原因多为脑疝或多脏器衰竭。 与手术后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比较,术后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往往表现为术后意识障碍,即术后无清醒过程,查体除昏迷外缺乏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不伴有发热,颅内压增高亦不如前者明显。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 系统并发症前瞻性研究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增多,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 的数量日益增多并成为心脏外科的主要术式之一,为此进行 OPCABG后 NC的前瞻性研究。 毕齐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20; 3( 47): 202~205 (一)前瞻性研究总体结果 : 2020年 3~ 6月共收集 OPCABG55例,探讨术后NC的种类、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法。 结果: 1)术后缺血性脑血管病 2例 (%, 2/55),无 死亡病例。 与术后无 NC组比较,危险因素单因 素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 (一)前瞻性研究总体结果 : 2)手术前后无认知功能异常, 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 临床痴呆量表( CDR) 总体衰退量表( GDS) 评分手术前后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一)前瞻性研究总体结果 : 3)除 2例术后合并脑卒中外,余者手术前后 影像学检查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4)术前轻度焦虑 7例,轻度抑郁 1例,未予特 殊处理术后自行缓解, 整体焦虑自评量表 (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手术前后评分 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研究结果显示 OPCABG对神经系统相对安全。 (二)术后合并脑血管病: 术后 2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 2/55), 死亡 0例; 术后 NC组与无 NC组比较,两组之间脑卒中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被分析的危险因素包括脑卒中病史、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饮酒等。 同时术前 NIHSS评分及吻合冠状动脉血管数目两组间独立样本 t检验亦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二)术后合并脑血管病: 本研究术后 NC发病率为 %,均为脑梗塞,高于国内外报告,本组例数少, OPCAB术后NC确。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临床研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尽量选择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手术方案 采用 offpump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hybrid技术 腔镜技术、小切口技术 快: 缩短学习曲线,提高熟练程度 平: 手术过程平稳,止血技术扎实 养成良好的止血习惯,做到充分、细心、迅速 10 心脏外科对血液保护的认识 术中血液保护装置( cellsaver)应用 尽量每台手术都应用 Skintoskin 对出血量大
k and decreased filling of the left ventricle. Systemic embolic events are seen in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mitral stenosis and maybe the presenting event
rt Rate ,HR) 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 一般以 心尖 S1 计数 计数时间 1 分钟 或 1 分钟 以上 . •正常成人心率 60 100 次 / 分 , •多数 60 – 80 次 / 分 . • HR 100 次 / 分 心动过速 • HR 60 次 / 分 心动过缓 儿童多在 100 次/ min以上。 心脏听诊的内容 二 . 心 律 心律 指心跳的节律 . 正常成人心律规则 ,
治 85%患者。 ← 一级预防 ← 二级预防 多中心试验结果 1 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 ICDs能明确改善VT/VF患者生存率 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改善高危患者的生存率 MADITⅠ 、 MADITⅡ 试验表明对心梗后 VT高危患者预防性植入 ICD能明确改善患者生存率 MUSTT试验表明对有冠心病,低 EF,无症状非持续性 VT能明确改善生存率,而 EP指导药物治疗无效
始在狗身上做实验; 经过 3年的改进,动物的死亡率从 80%下降到 12%; 在此期间 Gibbon对低温酸碱平衡、灌注流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体外循环临床应用时机已经成熟。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1953年 5月 6日 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John Gibbon创造的人工心肺机正式投入临床 应 用,为一位 19岁的小姑娘施行了 ASD修补术。 患者术前在半年时间里发生 3次心衰
率快也影响了杂音听诊。 高血压合并风心二狭的房颤患者是引起栓塞性疾病的 极高危人群,应予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栓塞。 对二狭患者, 治疗急性左心衰时,应避免使用以扩张小动脉为主、减轻心脏后负荷的血管扩张药,应使用扩张静脉系统、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的硝酸酯类药。 正性肌力药仅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时才予使用 对窦性心率的二尖瓣狭窄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无益。 对单纯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如瓣膜及瓣下结构情况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