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重点内容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我心里越发着急,怕这样下去会得大病„„所以就来心理咨询。 给下面的 2 个案例作出诊断: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 24岁,大专毕业,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兴趣广泛,富有 爱心。 两个月前去四川地震灾区做了一个半月的志愿者,目睹了许多惨烈的场面。 求助者现在像变了一个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说话,吃不好,喝不好。 与女朋友也矛盾重重,大吵一架后分手。 总觉得有一口气出不来,时常有打人的冲动,开始吸烟。 一些惨烈的场景时常浮现在脑海里,晚上失眠,有恐惧感。 感到人是那么脆弱,在灾难面前无能为力。 开始怀疑人生,缺乏安全感,感觉自己无能,为此苦恼。 父母和家人劝说无效,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以往开朗活泼,家庭经济一般,从小就是一个好强的孩子。 工作中人际关系较好。 案例 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 30岁,军人。 案例介绍:求助者为军队科研人员,硕士学位。 一个月前,因科研问题与领导发生冲突,领导让他写检查,并说他想法幼稚。 求助者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自己的主张也没错,不想写检查。 以前也曾经有过类似事情。 觉得领导太霸道,自己无法与之相处,又无解决办法。 好心的同事都劝他不要和领导较真。 求助者心情烦躁,情绪较为低落,经常失眠、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吃饭不香,无心工作,不想上班。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出身军人家庭,性格内向,从小懂事,聪明好学,做事追求完美。 毕业时因 成绩优秀被部队选中。 心理不健康类别的区分 13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 激发因素 现实因素 常形冲突 现实因素 常形冲突 变形冲突 持续时间 12个月 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常常不足 3个月 情绪反应 理智控制 可能短暂失去理智控制 失控,常人难以忍受 社会功能 正常,效率下降 受到一定影响 可以正常学习生活,但人际关系可能受到影响 泛化 无 有 有 第六单元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 临床资料的核实:一般使用调查法 • 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 导致 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诊断的思路、方法 • 找到主导症状 • 根据三原则,判断是否属于精神障碍(即区分病与非病)。 • 大致确认为何种精神疾病。 • 判断心理冲突类型,常形冲突还是变形冲突,判断是否为神经症。 • 根据主导症状,确认神经症类型。 • 根据持续时间、泛化程度、痛苦程度及功能受损情等情况,确定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不健康的鉴别诊断: • 不健康分类(一般 /严重 /疑似) • 定性鉴别:与重性精神病鉴别 • 分类鉴别:与不健康的其他分类进行鉴别。 • 症状鉴别:如焦虑症、神经衰弱等。 —— 含有相似症状。 “ 三三三 ” 原则 – 生物-心理-社会 ( 医学三模式) – 症状、严重程度、病程 (三个维度) – 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 三种心理特征) 神经症。 还是心理问题。 • 心理冲突的常形: 心理问题 ◆ 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 ◆ 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 心理冲突的变形: 神经症 ◆ 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 ◆ 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14 神经症的共同特点: ◆ 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 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 ◆ 无精神病性症状; ◆ 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 有相当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求治; ◆ 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 规范允许范围内; ◆ 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 症状标准: 至少 1项(恐怖、强迫、惊恐、焦虑、身体形式、疑病、神经衰弱); •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 • 病程标准: 至少 3个月(惊恐障碍另规定); • 排除标准: 排除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症状性 质 ◆求医行为 ◆自知力 ◆功能状况 几个重要概念的区分: • 错觉:对客观事物本质歪曲的知觉; • 妄想:病理性歪曲的信念; 思维障碍; •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 焦虑:一种表现为紧张、害怕、不安、提心吊胆、惶惶不安的内心体验,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缺乏现实的客体,指向未来发生的事。 • 恐怖:有明确的害怕对象,可以是动物、人、情景等,是一种 现实的客体。 指在当下的。 • 强迫:症状反复出现,想控制却控制不了,感到痛苦。 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 郭念锋三原则: 判别正常与异常 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同一性) 原则:心理活动和行为,其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是否保持一致; ◆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精神活动内在结构(知、情、意)之间以及各精 神过程之间是否协调一致; ◆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特征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定性分析: • 典型症状:神经症一般无精神病性症状,而分裂症常存在精神病性表现; • 求医行为:神经症往往主动求医,而分裂症往往被动求医; • 自知力:神经症自知力较完整,而分裂症自 知力常丧失; • 社会功能:神经症受损较轻,而分裂症受损较重。 15 心理咨询师尚应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 母孕、出生、和发育史; • 既往躯体疾病及治疗经过; • 家族中有无精神疾病患者; • 父母教养方式,早年的负性情绪记忆; • 个性发展的特点; • 家庭成员关系,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兴趣爱好、娱乐活动; • 恋爱观和婚姻观; • 价值观、理想,对未来的希望; • 工作能力,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 既往心理咨询和治疗情况; • 既往心理测验情况和结果; • 其他精神症状表现,如强迫、抑郁、妄想等。 •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 心理不正常: 神经症 人格障碍 抑郁症、躁狂症 精神分裂症,等 如何看待心理诊断 • 心理诊断可以对问题进行归类,便于探索问题有关的影响因素; • 心理诊断是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必要前提;有利于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制订咨询策略;误诊往往也是咨询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可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进行评估,考察咨询效果。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异常 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严重心理 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 人格障碍、精神障碍 16 三种诊断标准三种诊断标准 编制于 1995 - 2 000 年,参考了 ICD - 10 和 DSM Ⅳ 每种精神障碍的描述包括 【 定义 】 、 【 症状标准 】 、 【 严重标准 】 、【 病程标准 】 、 【 排除标准 】 、 【 说明 】 六项 美国精神病学会 ( A P A ) 的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四版 五轴诊断系统:主要诊断、智能及人格障碍、生理疾病、社会心理及环境问题、功能的整体评估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其中第五卷是精神与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C C M DC C D 33D S MD S ⅣⅣI C DI C D 1010 回到我们的三级教材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二节 初步诊断初诊接待初诊初诊接待接待收集资料收集收集资料资料初步诊断初步初步诊断诊断鉴别诊断鉴别鉴别诊断诊断原因分析原因原因分析分析了解求助者、问题了解求助者、问题制订目标制订制订目标目标制订方案制订制订方案方案会谈技术 / 方法会谈会谈技术技术 // 方法方法处理阻抗 / 移情处理处理阻抗阻抗 // 移情移情效果评估效果效果评估评估处理求助者、问题处理求助者、问题处理求助者、问题 17 回到我们的三级教材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二节 初步诊断初诊接待初诊初诊接待接待收集资料收集收集资料资料初步诊断初步初步诊断诊断鉴别诊断鉴别鉴别诊断诊断原因分析原因原因分析分析了解求助者、问题了解求助者、问题制订目标制订制订目标目标制订方案制订制订方案方案会谈技术 / 方法会谈会谈技术技术 // 方法方法处理阻抗 / 移情处理处理阻抗阻抗 // 移情移情效果评估效果效果评估评估处理求助者、问题处理求助者、问题处理求助者、问题 回到我们的三级教材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二节 初步诊断初诊接待初诊初诊接待接待收集资料收集收集资料资料初步诊断初步初步诊断诊断鉴别诊断鉴别鉴别诊断诊断原因分析原因原因分析分析了解求助者、问题了解求助者、问题制订目标制订制订目标目标制订方案制订制订方案方案会谈技术 / 方法会谈会谈技术技术 / 方法方法处理阻抗 / 移情处理处理阻抗阻抗 / 移情移情效果评估效果效果评估评估处理求助者、问题处理求助者、问题处理求助者、问题 18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的学习目标是学会如何具体进行心理咨询,其内容是咨询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咨询师操作技能考核的重点,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需要领会和灵活运用。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咨询流程:建立咨询关系 → 制定个体咨询方案 →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一节 建立咨询 关系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五种态度  尊重 --意味着完整接纳,一视同仁,信任对方,保护隐私,以真诚为基础  热情 --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 真诚 --咨询师以 “真正的我 ”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  共情 --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不是必须与求助者拥有同样的感情,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询过程出现障碍,使用共情需要注意 6 个方面  积极关注 --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需要注意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单选 69.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师( )。 A.耐心听求助者叙述不要作出反应 B.耐性听求助者叙述作出道德判断 C.采取积极和共情的态度 D.采取警惕和附和的态度 第二节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确定咨询目标  全面把握求助者有关资料,列出全部问题: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which, how。 注意:年龄、性格、问题、文化特征。  判断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双方目标难以统一时,以求助者的目标为主) 尊重 热情 真诚 共情 积极关注 良好的 咨询关系 19  说明有效目标的基本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  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结合 确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 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目标 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念 3.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并非不相容的,只是侧重点不同,是目标的不同阶段。 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 行为主义学派期望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 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 理性情绪学派的目标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多选 112.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健康者的 5个特征包括( )。 P72 A.乐于接受一切经验 B.乐于获得他人帮助 C.时刻保持生活充实 D.时刻保持积极乐观 制定咨询方案  划分咨询阶段: 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  制定咨询方案 咨询的目标 双方责任权利义务 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方法过程原 理 效果及评价手段 咨询费用及相关说明 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