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基本知识讲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40160次 /分,应选用 什么药物。 心房扑动的治疗 :直流同步电复律 :电击无效或洋地黄中毒 :钙拮抗剂 β 受体阻断剂 洋地黄 : IA, IC: 先合用减慢心率的药物 III: 用于 CHF, 冠心病 心房纤颤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孤立性房颤 急性房颤 慢性房颤 急性房颤的治疗 (控制心室率) , β 受体 阻断剂,钙拮抗剂 CHF, 低血压: : 急性房颤的治疗 (转律) :用于急性房颤,合并 CHF, 低血压 : IA: 可诱发晕厥,少用 IC: 可加重室性心律失常 III: 较安全 有关室性早博的一些概念 联律间期(配对间期) 间位室早 二联律 三联律 成对室早 短阵室速 单形室早 多形室早 多源室早 室性并行心律 R on T 现象 危险性室早 (risk VPB) AMI时出现下列室早: : 5次 /分 on T [病例 3] 55岁,男性,个体经营者。 近 23个月来经常心前区疼痛。 心电图示:前壁、下壁 ST段下移, T 波倒置。 以冠心病、 心绞痛收入院。 入院治疗中,因情绪波动突然感觉心慌、 气短、心前区疼痛,立即做心电图示 查体: P108次 /分, BP170/95mmHg, 口唇略发绀,呼吸 略促,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尖部闻及 Ⅱ 收缩期杂音, 心率 108次 /分,节律不齐。 围绕该病例,思考以下问题: 除原诊断外,现心电图诊断是什么。 诊断依据。 心电图出现该情况说明什么。 终止其发作的首选方法是什么。 如发生低血压、休克应立即采用什么措施。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融合波 心室夺获 房室分离 室性心动过速分类 持续性室速: 30秒 非持续性室速: 30秒 单形性室速 多形性室速(包括尖端扭转室速) 双向性室速 室速的治疗原则 1. 除 β 受体 阻断剂,乙胺碘呋酮外,其他抗心律失常 药能否降抵 SD未确定,且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2. 无心脏病的非持续性 VT, 无症状和晕厥,不治疗 3. 持续性 VT, 无论有无心脏病,均应治疗 4. 有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基本知识讲解(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时间 波形与振幅 Q波 (四) ST段 (五) T波 方向 振幅 (六) QT间期 (七) U波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一、右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 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 ≥ , P波的宽度并不增加,在 II、 III、 aVF导联表现最突出,称为 “ 肺型 P波 ” ,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右心房肥大 二、左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 P波增宽,常呈双峰型,双峰间期 ≥ ,以在
223。 受体阻滞剂可使症状明显改善 一、非心律失常 2.心脏神经症 ▲ 多见于青年女性,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 ▲ 可伴有失眠、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 衰弱表现,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时易出现 ▲ 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 ST段下移及 T波 低平或倒置 ▲ 223。 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可行心得安 试验鉴别 一、非心律失常 3.药物源性及其他原因: 拟交感活性药物(麻黄碱
ACS患者 抗心肌缺血治疗 IIa 类 1. 在充分应用 阻滞剂和硝酸酯的基础上,如无禁忌证存在,给予 口服长效钙拮抗剂治疗反复发作的心肌缺血。 (C) 2. 所有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病人都需给予 ACEI。 (B) 3. 对加强的内科治疗无效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严重心肌缺血,或冠脉造影前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予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 (C) IIb 类 1.
义: 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 异位 起搏点 提前发出的激动 基本特点: ( 1)基本节律 ( 2)提前搏动 ( 3)代偿间歇 (一)室性早搏 1. 早搏波: QRS波群,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 时限 T波与 QRS波群的方向相反 2. P波: 早搏的 QRS波群前无与其相关的 P波 其后少有逆行的 P’波 三. 代偿间歇: 完全性 *室性早搏 二联律 * *室性早搏 二联律 *
室性心动过速 *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 心电图特点: 一系列增宽畸形的 QRS波群,以每 310个心搏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 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十秒,可自行终止 极易复发,或转为室颤 2. 常见病因: 先天性长 QT综合症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低钾、低镁 药物所致,如奎尼丁等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扑动与颤动 定义:
( 5)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五、辅助检查: X线检查。 。 。 。 。 。 (BNP)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 鉴别诊断: ( 1)左心衰应与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鉴别。 ( 2)右心衰应与肾性水肿,心包疾患和肝硬化鉴别 七、治疗: (一)心力衰竭治疗决策的演变 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