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和处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心律失常的先兆 • 应该认真评价预后并积极寻找可能存在的诱因 •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是评价预后的方法之一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的一级预防 电生理检查进行诱发试验 • 可以诱发持续室速: 安装 ICD( MADIT适应症) 无条件安装者按持续性室速进行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 ● 未诱发出持续室速: 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 ICD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摘自 2020年 ACC/AHA/NASPE指南) 既往心梗、左室功能不全且电生理试验中诱发持续 VT,不能被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终止( I,证据级别 A) • 心肌梗死后 1个月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 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小于等于 30% (IIa,证据级别 B)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的治疗 药物治疗: • 治疗器质性心脏病 • 纠正如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诱因 • 应用 β阻滞剂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 • 对于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佳且室速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者可以按持续性室速用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或减少发作 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较低)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和处理 •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和室速 •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和非持续性室速 •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室速和室颤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室速、室颤 (摘自“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 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持续性室速多预后不良 , 容易引起心脏性猝死 • 除了治疗基础心脏病 、 认真寻找可能存在的诱发因素外 , 必须及时治疗室速本身 • 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心功能不全 、 电解质紊乱 、洋地黄中毒等 • 对室速 、 室颤的治疗包括终止发作和预防复发 急性心律失常处理程序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房颤进一步评价和治疗窄QRS 心动过速进一步评价和治疗室上速心功能好电转复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电转复胺碘酮诊断不清进一步评价和治疗室速鉴别诊断宽QRS 心动过速 单形或多形室速稳定准备电转复不稳定血流动力学评价稳定的单形或多形室速处理程序 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利多卡因正常心功能胺碘酮利多卡因同步电转复EF↓单形室速 注意;可能需直接电转复心功能不好:胺碘酮利多卡因电转复β阻 滞剂利多卡因胺碘酮普鲁卡因胺正常QT病因治疗镁剂起搏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长QT纠正电解质多形室速评价有无QT延长稳定室速持续室速:终止发作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 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 Ⅱ a)、索他洛尔( Ⅱ a)、胺碘酮( Ⅱ b)和 β阻滞剂 —— 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但半衰期短,便于连续使用其他药物 —— 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 —— 心功能好者也可试用普罗帕酮  可以使用电转复  原则上试用一种药物,若无效,应尽快电转复 持续室速:终止发作 • 对反复多次发作者,应在电转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