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芳酸类药物的分析-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酸性杂质干扰 ( 如水杨酸 ) ③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 , 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2.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酯的一般含量测定方法 阿司匹林 USP( 24)方法:取本品约 ,精密称定 ,加入氢氧化钠滴定液( ),混合,缓缓煮沸 10min,放冷,加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 )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 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相当于 C9H8O4。 C O O HO C O C H 3+ 2 N aO HC O O N aO H+ C H 3 C O O N a2NaOH( 过量 ) + H2SO4 = Na2SO4+ 2H2O 剩余滴定: 水解: 反应摩尔比为 1∶ 2 优点: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缺点:酸性杂质干扰 羟苯乙酯含量测定亦可用此法 3. 两步滴定法 阿司匹林片 、 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贝丁酯 如阿司匹林片的测定: 取本品 10片 , 精密称定 , 研细 ,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阿司匹林 ) , 置锥形瓶中 , 加中性乙醇 (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 溶解后 , 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 , 加酚酞指示液 3滴 , 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 ( ) 至溶液显粉红色 ,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 ( ) 40m1,置水浴上加热 15分钟并时时振摇 , 迅速放冷至室温 , 用硫酸滴定液 ( ) 滴定 , 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 l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 ) 相当于 C9H8O4。 CO O HO CO CH 3+ N a O HCO O N aO CO CH 3+ H 2 O第一步 中和 酒石酸枸橼酸水杨酸醋酸+ N a O H 钠盐 + H 2 O第二步 水解后剩余滴定 水解: CO O N aO CO CH 3+ N a O HCO O N aO H+ CH 3 CO O N a( 定量过量)? 169。 2NaOH( 过量 ) + H2SO4 = Na2SO4+ 2H2O 反应摩尔比为 1∶ 1 本法消除了酸性杂质的干扰 , 降低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剩余滴定: 氯贝丁酯:消除供试品中共存的酸性杂质 片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1 0 0/%1 0 0%片)标示量()平均片重()供试品重()测得量(标示量每片含量标示量gggg剩余滴定法 %100%0标示量平均片重)(标示量 smFVVT 3. 双相滴定法 芳酸碱金属盐 如苯甲酸钠 ChP(2000) CO O N a+ H ClCO O H+ N a Cl水—乙醚溶剂:水 —— 乙醚 取本品 ,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 25m乙醚 50ml及甲基指示液 2滴,用盐酸滴定液( )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 5ml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 ,加乙醚 20m1,继续用盐酸滴定液 )滴定,随滴定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 每1ml的盐酸滴定液( )相当于 的 C7H5NaO2。 乙醚的作用是:萃取反应生成的苯甲酸 , 使水相中的中和反应进行到底 滴定中要强力振摇。 随着滴定不断进行 , 苯甲酸不断被萃取入有机溶剂层 ,使滴定反应完全 , 终点清晰。 优点:消除了反应产物的干扰 5. 非水碱量法 芳酸碱金属盐 冰醋酸作溶剂 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作滴定剂 结晶紫作指示剂指示终点 或电位法指示终点 6. 缩合后酸碱滴定法 氨甲苯酸 加入甲醛使与氨甲苯酸作用,生成Schiff碱后,用碱液滴定 H2O+C H2NH2C C O O HH C H O++H3N C H2C O O氨甲苯酸 取本品约 , 精密称定 , 加水 30ml,加热使溶解 , 放冷 , 加甲醛与甲酚红指示液 ,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 ) 滴定至溶液显淡紫色 ,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液校正。 每 lml 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