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7万套白茬木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便利,投资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建设条件优越,因此,对项目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十分有利。 20 第 五 章 建设方案 第一节 生产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拟定原则 ( 1)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 ( 2)采用先进、成熟、适用、可靠的工艺,并以保证质量为前提。 ( 3)生产线具有较好的柔性,满足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类型的需求。 ( 4)设备的选用根据公司实际生产情况及未来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设备先进性、自动化程度、工效、能耗。 ( 5)经济上合理,综合考虑投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等 因素,选择最合理的方案。 ( 6)设计上充分考虑科技的进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达到环保、节能、实用的目的。 ( 7)项目建设贯彻“三同时”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 生产 工艺 (一)工艺流程 下料 制框 组装 热压 贴皮 粗磨 细磨 转序 21 三、主要设备方案 设备选择依据 ( 1)选用设备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工业设备政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使产品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 2)设备选型根据技术 进步、可靠使用、立足国内的原则,选用工艺技术先进,高效、安全、节能型的设备。 ( 3)设备选型既要考虑安全使用,又要兼顾未来发展,起点要求高,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柔性加工能力,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 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与运输 一 、总平面布置原则 厂区总平面图设计应按照工艺流程和防火安全距离、运输道路的曲率等要求,结合厂区的地形、地质、气象及外部运输等自然条件,把要兴建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有机地、紧密地、因地制宜地在平面上和空间竖向合理组合、配置起来。 正确合理的总平面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工程量、节约建设 用地,节省建设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和生产后的使用成本,加快建设速度,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组织、经营条件和生产环境以及企业形象,据此总平面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节约用地。 22 按功能分区,结合地形地质,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总平面图设计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使用功能条件下,应利用厂区道路将厂区按功能划分为生产区、仓储区等,并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布置各功能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力求工艺流程流畅,生产系统完整,力求物料运输简便,线路短捷。 总平面布置紧凑、安全、卫生、美观;避免大填大控,防止滑波与塌方 ,减少土石方量和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 合理布置厂内运输和选择运输方式。 合理布置场地内用地,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人流和物流分开,避免交叉。 在总图规范化、合理化方向下,使布局更加完善。 满足消防要求。 采用有效的外部连接方式,合理功能分区。 二 、 总平面布置 根据工艺流程依次布置仓库、生产车间,有利于厂区内部运输安排和管线敷设厂区内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等规范的相关规定,且建构筑物与厂区围墙及厂外道路的防火间距也能满足规 范要求。 同时厂区内布置有环形的消防通道及配有完备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消防水量充足。 竖向设计原则 ( 1)以厂外道路控制标高为基准,综合考虑场区与外部道路之间的衔接。 23 ( 2)满足整个厂区雨水排放要求。 ( 3)满足厂区运输及管线敷设要求。 竖向设计 本工程建设场地地势经过平整后较为平坦,因此竖向设计方案采用平坡式连贯单坡竖向设计。 交通运输 原材料主要采用汽车运输方式运至到厂内。 产成品以汽运为主。 厂区道路与 绿化 厂区道路全部硬化,主干道宽 12 米,次干道宽 6米,路面为混凝土土面层。 道路两旁设 12米宽绿化带。 三 、公用辅助工程 给水排水 ( 1)设计标准 ①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20 ②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20 ③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④ 《工业循环水设计规范》 GB5005095 ⑤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⑥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 ⑦ 国家现行给水排水图集 ( 2)给水排水现状 厂区室外供水接自 备水井 ,水质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供水 24 能力要满足本项目用水水质、水压、水量的要求。 室内给 水采用生产、生活共管系统。 室内给水管网采用枝状管网。 所有给水管道均采用 PE管道、 PPR管道。 本项目室内排水管道均采用承插排水铸管,石棉水泥接口,排水接至室外排水管道。 室外排水管道为合流制,能够满足本项目排除水的需求。 ( 3) 给水排水系统 ① 给水系统: 项目厂区 有 自备水井 ,供厂区生活及生产用水(包括消防用水)。 ② 污水系统: 本项目生活污水 , 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 SS。 污水经隔油池去除油类后与生活污水再混合,排入厂区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装置,达到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排入污水管网。 ③ 雨水系统 厂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前 10min 雨水管道统一收集排至厂区事故池,经检验无污染后排入规划的厂区雨水管道。 如雨水成份超标,则排入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供电 ( 1)设计依据 本工程配电设计采用的现行相关国家规范和标准如下: ①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25 ②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③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④ 《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⑤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⑥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20年版) ( 2) 供电 工程 本项目装总容量为 200KVA。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和有关设计文件规定,本次电气设计包括如下内容:车间内动力、电照等。 增容电源由农网供电线路架设直变电室采用电缆直埋引一间配电室。 本工程室电站低压部分选用目前国内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 GCK 组合式开关柜,高压部分选用 JYN2移开式开关柜,并采用电容集中补偿。 采暖、通风方案 本项目主要采暖建筑为生产厂房。 采暖温度:办公室、生产管理科室为 18℃,车间 均按 15℃考虑。 生产车间需进行通风,以自然通风为主,辅以机械通风。 通风方式为:在建筑物墙上装设排风机,以排除室内的热、湿空气和灰尘等。 消防 室内消防以消火栓为主,在锅炉房、配电室、仪表间等处,根据需要设备一定数的干粉灭火器。 厂区主干道旁应设灭火栓,生产车间及仓库内购置消防灭火器材,以满足本厂消防要求。 各建筑物间距应符合防火间距要求。 厂内主干道宽度应为 6米以上, 26 其他道路宽度为 4 米,以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 工厂消防用水采用独立的管网。 防雷与接地 本项目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是。 电源 从户处做重复接在,重复接地电阻不小于 10Ω。 根据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要求做防雷保护,防雷网孔不大于10 20平方米,防雷引下线间距不大于 25米。 四 、土建建筑工程 建筑设计依据 (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 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20) (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 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20) ( 5)根据工艺和各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要求 建筑设计 各单体建筑遵循保证整个流通体系的系统性 、合理性,建筑空间的划分在充分满足其生产工艺操作和检修等使用功能,符合生产的特点,即防火、防爆、防雷、防尘等要求的前提下,作到适用、经济、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新型的建筑材料。 本工程建构筑物主要有车间 、辅助用房等几部分组成。 建筑物装修 所有建筑物外墙均采用环保型外墙涂料饰面,内墙、天棚为中等粉刷,所有构件油漆均为中等油漆。 27 墙体、门窗、楼地面、屋面等主要工程做法: ( 1)墙体: 采用轻钢框架设计。 ( 2)门窗: 厂房、仓库、大门采用钢门。 ( 3)楼地面: 仓库、配电室用水泥地面,车间地面采用混凝土 地面。 ( 4)屋面:屋面防水采用 UPVC 柔毡卷材,聚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隔热,车间屋面采用太阳能板,可以节约部分用电。 防火设计 ①车间、仓库中采取的防火措施 根据其功能及建筑特点,在防火设计上采用在厂房内设置室内消火栓并配备手提式灭火器的方法,用以厂房内的防火需要,消防栓处设置了手动报警装置;在配电室及主控制室还配置料手提式气体灭火器,以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② 防电击、防火、防爆等安全防范措施 插座回路及移动用电设备均采用防漏电保护装置供电。 在重要场合所安装应急照明灯,在疏散通道及出口处,安装疏散指示灯及出口标志灯。 检修用便携式工作灯采用 36V 的安全电压供电。 大型金属设备及管道均应接地,并利用梁、柱及基础内的钢筋构成接地网。 防止雷电侵袭。 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接地。 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建筑节能要求,所有建筑物的窗墙比和体型系数均应满足规范要求(乙类生产厂 28 房除外),外墙均采用外保温墙做法,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屋面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隔热。 五 、土 建结构工程 设计依据 ( 1)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及技术规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3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2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20) ( 2)根据工艺、总图、建筑等专业提供条件进行设计 土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原则确定 根据工艺生产的特点要求,对厂区的建筑物方案如下: ( 1) 结构:生产、仓储设施采取钢结构。 ( 2) 设备基础: C20以上钢筋混凝土。 29 第 六 章 环境 影响评价 第一节 评价 依据和采用的主要标准 一、 评价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促进生产法》 国务院令第 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 国发 (1993)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 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环发 (2020)19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 1《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1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1劳字 (1998)48 号颁发《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 30 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量标准 (GB3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