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部分优秀的党员乡土人才,通过培训提高了素质,优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 在中央党校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今后党校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上。 省委对我省党校工作、党校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目前,河南省委党校正在迁建 ,三月份将动工建设。 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建设的市委党校新校区已经落成。 根据省委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党校也要加快建 设,提高水平,逐步实行省市党校分校体制。 现在,县委党校拥挤、狭窄,又在闹市区,功能不完善,制约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培训,党校迁建势在必行。 建设农民培训学校及其它职业培训机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惠民工程。 提高农民的开放意识、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就业技能,是带给农民的最大实惠。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了农民的培训力度,收效显著,达到了预期目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郑东新区建设的实施,急需建立农民培训学校,进一步提高群众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素质。 劳动技能和职 工培训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关系极大。 因此,各单位要充分提高对做好党校迁建工作、农民教育及其它培训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快推进。 综上所述, 县 委党校 迁 建的发展对促进整个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教育建设,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筹建工程项目 的实施,必将对 县 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故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目标 在 县 委、市政府周边相对独立的地方 建造一所高标准的市委党校,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为认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全民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 努力把党校建设成为融培训、学习、住宿、文体活动于一体,功能齐全、美观大方、现代化的培训基地。 建设规模及内容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培训在职职工 30000 余人;领导干部 3000余人;党员 30000 余人;农民工 100000 余人;各类培训班次共 163000余人。 项目总用地 亩(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 平方米;报告厅建 筑面积 平方米;学员公寓建筑面积 平方米;餐厅建筑面积 平方米。 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选址原则 中共 县 委党校建设位置的 选择必须符合 城 乡 规划 布局和城 乡 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 项目选 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 应满足 项目 近期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地形坡度。 并应根据 项目 远期发展规划的需要,适当留有发展的余地。 项目选 址选择应对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保护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 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中共 县 委党校 建筑基地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视野开阔,并要求 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市委党校 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并 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校 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项目选址 党校位于 县白沙镇商都大街北、万三路西。 该处有较便利的交通,周边基础设施条件配套齐备,区域位置适合本项目的建设。 项目区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县土地面积多而平坦,县城以西直到 尤其平坦。 水资源得天独厚, 县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 C 46— 114’ C 12 北纬34’ C 26— 34’ C 56,属暖温带 ,在我国位置处中部偏东 ,降水量丰富。 又有黄河、贾鲁河两大河流过境,黄河流经 境内 公里,有 2 个引黄闸门,年均引水量 亿立方米,地上、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利用水资源总量为 67962 万立方米,人均拥有可利用水资源为 1062 立方米。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该工程所在地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缓、西高东低;海拔高度 101~103 米左右;土层分十层( 米),自上而下分别为:细沙土层( 米)、沙壤土层( 米)、白墡土层 ( 米)、中沙层( 米)、壤土层( 米)、细沙层( 米)、粘土层( 米)、红粘土层( 米)、中沙层( 米)、粗沙层和卵石层( 米)。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 ~ 米,属潜水类型,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不具腐蚀性。 抗震设计 根据国家的地震烈度分布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Ⅶ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气象、水文条件 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根据本地区气象、水文条件及 县历年资料,各项数据如下 : 该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平均气温 ~ ℃,一月最低,最低温度 ℃,平均气温 ℃,七月最高,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为 ℃。 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无霜期 205~ 235 天。 相对湿度 10%,最大风速 24m/s,夏季偏南风,东季偏北风,年平均降雨量 ,最大积雪深度 230mm,最大冻结深度 180mm,年日照数: 2340 小时。 全年降水量 640mm 左右,降水分配季节性明显,春秋二季易形成少雨干旱天气。 年平均风速 ~ 米 /秒,最大风速为 18~ 22米 /秒,以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风频较大的有 NE、 EES、 WNW。 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 ( 1)供水:本项目用水,由于目前市政自来水管网在市区的配套完善,可保证本项目用水需求,故接入市政供水管网即可。 ( 2)供电: 县 电力充足,供电正常,项目所在的地区供电均有保证,通过新增变压器可以满足要求。 ( 3)排 水:本项目排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所在市政污水管网。 ( 4)通讯:项目所在位置都已开通全国直拨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整个区域,可满足项 目固定和移动通讯要求。 ( 5)交通条件:该区位于 县白沙镇商都大街北、万三路西 ,建设期及运行期的交通运输便利,可以满足需要,适于本项目建设。 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规划设计依据 ( 1)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2020) ( 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1) ( 3)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20 年版 项目规划原则 总平面设计时应按照 市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按照各项规范设计。 充分考虑 校内各建筑物的功能特点和 所处地理位置,与周围道路环境的关系,按设计 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交通顺畅,使场地内建设内容与场地的空间关系和谐。 建筑和集散场地、停车场地、绿化用地的总体布局,要体现人文特点,和谐自然。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功能分区合理, 人流车流 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 2) 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3) 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 4) 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 总体规划方案 校园规划布局主要包括:行政办公教学科研区、会务区、学员生活区和文体活动区四大功能区。 各功能区有道路、广场、绿地和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景观相隔离,又有机联系为一体。 遵循 县 城市详规和城市建筑设计风格,整体设计力求融入城市环境,理性分析现地段所处地位与四周建筑环境关系,结合周边环境制定相应设计原则。 总体规划,有序发展,多元共处,显示个性,树立标志,总体规划上把握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总体规划布局做到道路广场人车分流的合理区位化,对于党校所赋有的教学特点给予突出和强调,形成严肃庄严的建筑形象,在道路组织和校前广场上做好对重大节日,开学活动的欢送礼仪广场。 有序发展。 建筑的构图考虑人们活动的视线和城市的景观,使建筑形成跌宕起伏的轮廓线,建筑的形体突出对比效果体现出时代的脉动,显示文化传统上具有历史内涵,立面构图结合遮阳设计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体现出整体建筑得典雅沉稳的气质,使之成为地域性的标志建筑,为城市一景观。 多元性。 在方案上,其构思为业主提供一个现代的新型党校规划,主要通过景观设计将庭院绿化引入建筑室内,运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同时考虑到绿色生态节能的时代要求。 项目在总体布局中,应顺应党校教育发展趋势,以创造花园式生态教育园区为指导思想,达到高标准 规划、高起点建设。 建筑造型力求新颖别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纯净典雅的校园氛围,既有利于教学科研,也能充分体现党校和农民学校特色。 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建筑方案 建筑设计依据 (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2020); ( 2)《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GB/T 500332020); ( 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 GBJ11888); ( 4)《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GB50034— 2020); ( 5)《 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0); (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 GB50222— 95) (2020 年修订版 )。 建筑方案 ( 1)建筑设计思想 建筑主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美观、消防、采光通风及其相互协调的关系,力求创造条件,将内部各部分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在建筑设计上使其集中化、专门化与合理化。 从构图、理念上,以及建筑单体所围合的空间形态,造型风格上体现 现代 的 生活 感,创造属于现代人 们 的 学习、生活 的 校 规划。 建筑设计,主要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特点和建筑美观、消防、采光、通风及相互协调等方面统一确定。 ( 2)建筑功能及平面、立面设计 整个场地建筑造型考虑以 总平面规划为依据,建筑平面形状根据总平面规划要求及 校内 各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依据各自相应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其立面应结合各建筑的功能特点,建筑物立面力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求以整体的洁净感体现出现代的特色,并使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和立面处理具有新意。 在满足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南立面的设计处理,并使室内获得良好的采光。 建筑整体以朴素、平实的风格给人以亲切、体贴的感觉并与原有建筑相和谐,从而使 校 内建筑造型完整统一。 ( 3)主要建筑用料做法 主要建筑用料的做法包括外装饰、内墙、屋面、门窗及顶棚。 A、外装饰:外装饰以浅褐色外墙面砖为主 色调,雨蓬、立柱、线条为银灰色铝塑装饰板外包。 B、内墙:内墙采用混合砂浆,外罩乳胶漆涂料,卫生间罩釉面砖。 C、屋面:屋面采用保温、隔热、高分子防水材料面层,有组织排水。 D、楼、地面:楼、地面及卫生间均采用陶瓷地砖地面。 E、门窗:门窗主要采用塑钢玻璃门和塑钢窗。 F、顶棚:顶棚处理同内墙,有特殊要求处采用吊顶。 ( 4)建筑消防说明 该建筑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 A、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2500m2。 本项目均为多层建筑,单体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中共 县委党校迁建暨 县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均没 有超过 2500 平方米,设 一个 防火分区 即可满足要求。 B、安全疏散 建筑物内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宽度、数量、走道和楼梯宽度均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疏散门开向疏散方向。 ( 5)无障碍设计 在本设计中各建筑功能分区均采用无障碍设计。 主要项目是:主出入口,通道,要在交通(电梯),公共卫生间等。 主入口设无障碍坡道,坡度≤ 1: 12。 在主要交通部位设置地面导盲板或声讯提示设备。 公共卫生间均设置残疾人专用厕所或厕位。 结构方案 结构设计依据 (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 2) 《 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 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 GB 500032020); ( 4)《 钢结构设计规范 》( GB 500172020); (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