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地面火炬设施技术协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中的较大值。 03 008 012 8 a) 停电 温度 176。 C 40~ 113 .5 85~1 85~ 116 .9 整个厂区有两路电源,故不考虑厂区总变停电。 装置现有两座总变电所,一、重催高变和二、装置低配 ,主要装置供电电源分配见 11 表 2。 序 号 1 2 名称 重催高变 装置低配 表 2 装置供电电源分配表 主要排放装置 重催 重催、气分(含 MTBE 及脱硫装置)、加氢精制、酸 性水汽提 当共用一座火炬的几套装置为一个总电源供电时,总电源若发生停电事故,几套装置将 同时向火炬排放。 在排放至火炬的装置中,重催、气分(含 MTBE 及脱硫装置)、加氢精制、 酸性水汽提装置均由装置低配供电,其中常压因原料泵设置在罐区内,卸放量可不计,因此 需考虑剩余装置在低配停电时同时泄放的排放量。 b) 停水 现有一座循环水场,装置用水相对分散,且停水对各装置的影响是一个渐进过程, 停水时共用一座火炬的几个装置一般不 可能同时以最大量向火炬排放,其中最大为气分 75 t/h. c) 其它事故 其它事故对装置的影响面不如停水、停电对装置的影响面广,因此一般不叠加多个 装置的可燃气体排放量。 其中气分事故排放最大为 105 t/h。 火炬设计排放量取装置低配停电事故状态重催、气分(含 MTBE 及脱硫装置)、加 氢精制、酸性水汽提装置同时泄放的排放量总和,为。 (2) 酸性气火炬设计排放能力 酸性气火炬为汽提装置释放,分为两种排放管道: 一、低浓度的含硫排放其为一根 DN200 的管 道输送到火炬系统,其组分是工况二和工况 五的组分; 12 二、高浓度的含硫排放气为一根 DN150 的管道单独输送到火炬系统,其组分是工况一、 三、四、六组分;其中工况六为连续排放量。 火灾事故状态下最大排放量为工况一、二、三、五,共计 ;停电、停水、停 气事故下排放为工况二、五,排放量为 ;工况六为常排量(连续排放)为 258KG/h。 请根据以上工况选用合适 的酸性气火炬系统。 工作范围和供货范围 卖方工作范围 地面火炬设施界区范围为 45m26m。 地面火炬设施界区外 1 米以内、混凝土基础之上的 所有设备及系统均属七一一研究所的工作范围。 七一一研究所工作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 能够保证火炬系统操作性能和质量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和材料的总体布置、详细设计、现场施 工、开车调试,全部供货设备的制造、采购、检验、包装、运输等。 供货范围 EPC 总承包(土建工程除外) 买方工作范围 火炬界区内土建、地坪 的设计和施工。 火炬界区内的三通一平。 提供卖方进行设计所需的相关工艺参数。 完成界区外的所有配套工程,负责火炬设施与主装置之间的联系。 提供满足火炬设施运行需要的公用工程物料。 确定火炬设施界区在总图布置中的坐标及方位、标高。 根据卖方的设计要求提供焚烧设施界区的自然条件和气象资料。 负责 DCS 的组态和调试工作,卖方配合并提供逻辑控制图及报警值、联锁值等参数 13 买卖双方交接点 配管、仪表、电气等专业交接范 围 火炬气管道的分界线为水封罐进口法兰处,卖方带配对法兰、螺栓、螺母。 卖方提供分 液罐火炬气入口处管口的坐标、标高和允许荷载,供买方进行应力核算。 公用工程管道的分界线为火炬界区外 1 米,分界线处的管道连接为焊接。 电气电缆的交界处为现场配电柜的电气电缆接口处,仪表电缆的交界处为现场的仪表接 线箱处。 其他说明 地面火炬设施的土建材料、土建施工由买方负责。 界区公用工程和现场气象、地质条件 公用工程条件 见买方技术规格书(附后) 设计要求 1. 消烟 卖方保证在设计条件下,地面火炬设施实现无烟燃烧。 2. 燃烧炉及燃烧器 使用寿命 ≥15 年。 3. 点火及控制系统 现场设手动点火及自动点火,长明灯不熄灭。 火炬长明灯需设置紫外线火焰检测器及视频监控系统。 控制系统采用 DCS。 4. 工艺及自控设计要求 带控制点流程图 (PID 图 )须经业主和设计院确认。 14 5. 仪表选型: 变送器:罗斯蒙特 3051 火炬气开关阀:四川苏克 氮气、燃料气开关阀:德国 GSR 蒸汽控制阀:无锡工装( KOSO) 自力式控制阀: Fisher 电磁阀: ASCO 可燃气体报警仪:格林通 紫外线火焰监测器:霍尼韦尔 标准规范和遵循的设计原则 应用标准 在项目执行阶段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当按最新有效版本执行。 1.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 2020 年版)) 2. 《 GUIDE FOR PRESSURERELIEVING AND DEPRESSURING SYSTEM》( API RP 5211999) 3. 《石油化 工企业燃料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 SH30092020) 4.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SH302495) 5.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 HG/T2056492) 6.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SH304793) 7.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SH30051999) 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规范》( GB5005892) 9.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999) 10.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标准符号》( GB/T5008397) 1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20) 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1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1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15.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20) 15 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1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20) 18. 《建筑结构 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20) 19.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 2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20) 2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20 22. 《石油化工企业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SH306995) 23. 《石油化工企业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标准》 (SH304993) 24. 《石油化工企业排气筒和火炬塔架设计规 范》 (SHJ 2991) 25.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4096) 2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98) 27.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20) 28.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 2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97) 3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31.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20) 32. 《石油化工剧毒、易燃、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号增补)( SH35012020 ( 2020)) 设计原则 火炬设计符合当前国家执行的环保和安全规范。 消烟处理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点火盘现场布置并设防雨设施。 地面火炬设施设有可靠的防回火措施。 管道采用 HG20533Ⅱ ,法兰采用化工部 HG205922020 标准 、 、 、 法兰系列。 火炬系统设计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16 封闭式地面火炬设施 封闭式地面火炬设施由地面燃烧炉、地面燃烧炉支柱、地面燃烧器、防风墙、分级燃烧 系统以及长明灯自动点火装置所组成。 火炬气的燃烧是在圆柱形地面燃烧炉的本体内完成。 燃烧过程完全封闭,外界看不见火 光,没有光污染,低热辐射。 圆柱形地面燃烧炉的外壳用碳钢制成,内衬有轻质耐火耐高温 陶瓷纤维折叠块。 陶瓷纤维的耐火度大于 1260℃ ,可持续使用在 1200℃ 的环境中,不受下雨 或筒体内部温度急速变化的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吸音降噪特性。 在防风墙内铺设鹅卵石,增加地面管道抗热辐射的能力。 圆柱形地面燃烧炉内设有一定数量的、特殊结构的地面燃烧器。 地面燃烧器采用梅花形 多孔结构,可将大股火炬气分成许多小股,以利其和空气的混合,增加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达到无烟燃烧。 空气与火炬气的混合主要是依靠火炬气自身的压力和特殊设计的燃烧器来完 成。 梅花形多孔燃烧器在圆柱形地面燃烧炉内呈几何均匀布置,以充分利用空气。 燃烧器由 耐热不锈钢材料制成,以保证其长寿命。 圆柱形地面燃烧炉外围设有防风墙,可防止炉体底部侧风对地面燃烧过程的影响。 防风 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内衬有耐火材料,可最大限度地降噪和防止热辐射外漏,同地又可 有效阻止操作人员进入地面火炬的高温区域。 圆柱形地面燃烧炉内设有若干长明灯,长明灯保持常燃,以便任何时刻有火炬气排放都 能及时点燃,以确保系统的绝对安全。 长明灯采用了引射技术,为高效节能型长明灯,每台长明灯的耗气量小于 ,并 可保证在恶劣环境下能够可靠点火,其火焰可抵御十二级大风及暴风雨雪。 长明灯配设自动点火装置,即当长明灯由于外界因素熄灭时,可自动将长明灯重新点燃, 或在需要的时候点燃长明 灯,以确保地面火炬点火的可靠性。 为适应不同工况和火炬气流量变化的要求,地面火炬设施采用分级燃烧、自动分级控制。 即根据排放量大小、事故排放等不同情况将地面燃烧器分成若干组而形成多级燃烧系统。 每级燃烧系统通过火炬气的压力来控制,利用紧闭切断蝶阀的开关来达到分级燃烧的目的, 通过使用防爆膜旁路以确保安全。 在多级燃烧系统中,当火炬气压力足够大从而可以保证地面燃烧器的热负荷,获得很好 17 的消烟效果时后续几级地面燃烧器才会自动逐级打开,以适应 不同的排放流量。 从生产装置排出的火炬气进入地面火炬设施的集气总管后首先通过第一级燃烧器喷出并 被长明灯的火焰引燃。 如果火炬气量较大,第二级燃烧系统及以后各级燃烧系统上的压力控 制阀会分别开启并参与燃烧。 高温热烟气在拔力作用下,从圆柱形地面燃烧炉顶部排出。 燃烧区域由于拔力的作用形 成负压,外界空气能够自动从圆柱形地面燃烧炉底部源源不断地进入燃烧区域内,保证火炬 气燃烧。 进入圆柱形地面燃烧炉的空气一部分与均匀分布的、特殊结构的地面燃烧器相配合, 使火炬气与空气达到最佳混合,从而实现无烟燃烧;另 一部分多余空气与烟气混合,可有效 降低排烟温度,减少烟气对周围环境的热辐射能力。 由于火炬气的燃烧火焰及燃烧区域均封闭在圆柱形地面燃烧炉和防风墙内,从而避免燃 烧时的火焰外泄。 因此从防风墙外看不见火光,感觉不到热辐射。 此外,防风墙内壁使用耐火材料,圆柱形地面燃烧炉内壁均衬有轻质耐火耐高温陶瓷纤 维折叠块,该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吸音降噪特性,因此可火炬气的燃烧过程看成是在一个性 能良好的消音器内进行,运行噪音非常低。 由此可见,地面火炬设施具有下列技术特点: 1. 2. 3. 4. 5.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