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并酿成重大经济损失。 由于项目区 多年来 专项森林防 火投资 少 ,加之受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政困难,以致防火基础设施薄弱,设备短缺、陈旧,与境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众多旅游景点不相适应,不具备扑救森林大火的能力。 预测预报以及通讯网络覆盖率偏低,林火阻隔系统密度不够,了望监测 率低等原因导致了 难以及时发现火情 并 有效控制林火蔓延。 由于交通通讯设备短缺、陈旧 ,扑火救火战机 往往 被 贻误。 按照防大灾,救大火的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森林防火物资,以确保应对突发重、特大火灾。 由于各县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不足,已不适应防火、扑火的需要,亟待增加和升级。 同时 ,各项目县至今合乎标准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和专职仓管人员 极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需物资的采购、调运,不利于预防和扑灭突发的重特大森林火灾。 因此 ,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及其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是十分迫切和 11 必要的。 各县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伍 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 ,防大火、救大火的总体专业水平不高。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仍 跟 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森林重点火险区 综合治理工程 一期工程完成 后, 绝大部份建设项目与“ 国家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相比较, 差距仍较大。 项目 区 内 目前 了 望监测 覆盖率平均为 %, 无线通信覆盖率 仍偏低 , 有的 火警因不能及时发现 和报出, 延误扑救的最佳时机。 防火道路和林火阻隔网密度低,不能有效防止火势蔓延;林区道路路况差, 桥涵毁坏严重,扑火队伍及物资难以快速到达火场。 严重的旱情、大风气候;植被易燃、林下枯落物载量大;地形复杂、坡陡箐深、交通不便等,是火灾发生、发展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 相应的对策除进一步加强和落实行政管理措施外,继续实施火险区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区 各县 综合治理 发 展不均衡 项目区 各地森林防火工作基础 条件 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 加之资金有限, 致使项目建设顾此失彼, 在薄弱地区 出现漏洞, 急需 重点给以扶持。 通过实施火险区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全区森林防火十分严峻的局面已有很大的缓解,林火发生次数、受害面积等指标均有所下降。 但由于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涉及到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其突发性、周期性、破坏性十分突出,在经济和生态地位都十分重要的 XX 州 ,继 12 续巩固、扩大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建设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全面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是十分紧迫和必要 的。 3 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区范围 及行政区划 项目区位于 XX省东南部 XX壮族 苗族 自治 州 ,覆盖 全州 8 个县 ,即 XX 县、砚山县、西畴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麻栗坡县。 项目区 位于东经 103176。 35′ ~ 106176。 12′ ,北纬 22176。 40′ ~24176。 48′ 之 间 , 东北 面 和东南 面 与广西 壮族自治区 百色 地区 接壤,南面 与越南 社会主义共和国 接界,西南 面 和西北 面 与红河 哈尼族彝族自治 州相邻,北 面 和西北 面 与曲靖 市师宗县 相连。 东西横距 255 公里,南北纵距 190 公里。 土地总面积 hm2。 作 为 XX省 XX州 行政和经济中心的屏障, 项目区 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西部区划为滇南 片 区重点火险区 ,北部区划为曲靖市重点火险区。 各片区 防火设施互相连接,互通信息,统一行动, 东部与广西接壤各县施行森林防火联防机制, 将大大降低林火发生 概 率,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 项目区自然条件 地形地 貌 及河流水系 项目区属 红河和 珠江 (南盘江) 水系。 整个地形是东西狭长,南 13 北宽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 米( XX 县薄竹山),最低海拔 107米(麻栗坡县船头) , 相对高差 2884m, 一般海拔在 1000~1800 米之间。 境内喀斯特地貌居多, 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 %, 地表渗漏严重, 地下溶洞、暗河多, 林区 地形复杂,山高坡陡,交通 不便, 林地干燥, 枯枝落叶较多, 火险等级高 , 森林 防火 及林火 扑 救 难度 很大。 气 候条件 项目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由于受到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伟度高原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 ~ ℃ ,具有冬春暖和干燥少雨 ,夏季降雨集中湿热 ,干湿季分明的特点。 每年 11月至次年 4 月,天晴少雨,空气湿度低,林内枯枝落物大量堆积,极易引起森林火灾,如扑救不及时,往往酿成重大灾情。 冬春 长时间 连 续干旱,是这一地区 诱发森林火灾的主要自然因素 ,尤其是 2020 年 1~ 2 月份 包括 项目区 在 内的 全省 气象持续 干旱已达到了红色级别, 大风蓝色预警 频繁 ,给 森林防火带来严重的挑战。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 根据 云贵桂川藏五省的 气象 干旱情况发布了森林火险红色警报 并不断提高火险级别。 土壤、植被 境内森林植被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XX 松林、人工杉木林为主,局部河谷地区多分布稀树灌草丛。 由于大面积连片分布有 易燃性的 XX 松林、人工杉木林和桉树林,有重特大森林火灾 14 隐患。 境内分布有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砖红壤等10 类土壤,其中红壤分布最广泛,占 75%左右。 林 地 资源现状 项目区林业 用地面积 万 hm2, 生态公益林 万hm2,其中:有林地 万 hm2,疏林地 万 hm2, 灌木林地面积 hm2, 未成林造林地 hm2,无立木林地 万 hm2,宜林地 万 hm2; 国家生态公益林 万 hm2, 地方生态公益林 万 hm2。 详 见表 31。 项目区林业用地现状统计表 表 31 单位: hm2 统计单位 林业用地合计 地 类 森林类别 ( 4) +( 6) +( 7)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商品林 地方公益林 国家公益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XX 县 砚山县 西畴县 马关县 丘北县 广南县 富宁县 麻栗坡县 项目区内有大大小小自然保护区 23个,其中: XX 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 1 个,马关老君山、马关古林箐、丘北普者黑、广南八宝等 6 个省自然保护区, 西畴县莲花塘乡鸡冠梁子 、马关县 达豹箐 、 马 15 西箐 、 倮洒大箐 、 獐子岩大箐 、 马洒箐 等 16 个州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区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杉木、 XX 松、华山松等,珍稀树种有华盖木、樟、楠、红椿、香木莲等 76 科 300 多种,野生动物有豹、野猪、狼、鹿、麂、猴、岩羊、蛤蚧、穿山甲、蛇、蟒、猫头鹰、长尾雉、野鸡、鹦鹉等 40多种。 社会经济 及基础设施 项目区 8 个县总人口 万 人 ,其中农业人口 万 人 ,占%。 居住着 汉、壮、苗 、彝、瑶、回、布依、傣、白、蒙古、仡佬 等 11 民族,在重点林区则以少数民族为主。 项目 区内农牧用地与林地交错分布,生产生活用火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项目区生产以农业生产为主, 工业生产以采矿、电力、建材生产为主,集中 在 XX 等县。 丘北、砚山、 XX、广南 等县旅游 资源较丰富,旅游 业潜力较大。 在平坝区交通较为方便, 昆明到南宁 的 高速公路穿越 全境 ,路网密度较高 ,但众多的风景名胜区,游客较多,人蓄活动频繁, 对森林火灾具有很大的威胁。 在 东 南部山区 马关县 、 麻栗坡 ,林区内交通闭塞, 坡陡箐深, 山高谷深,通讯设施滞后 , 农户居住分散,农林交 错混作,存在很大的森林火灾隐患 ,森林防火及林火扑救难度较大。 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部署,将这一片区列为重点火险区,加大力度进行综合治理。 16 森林防火现状分析 森林火险等级 划分及林火现状 根 据 国家 林业 局新 修订 的《 全国 森林 火险 区区 划等 级》( LY/T10632020)为依据,对项目区森林火险等级制进行划分:项目区林业用地 万公顷 ,其中:Ⅰ级火险区面积 万公顷 ,占 %;Ⅱ级火险区 万公顷 ,占 %。 详见附表 1。 项目区“十五”、“十一五( 2020— 2020 年 )”期间共发生森林火灾 229 起,其中:森林火警 99 起,一般火灾 130 起,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 起火原因绝大部分为人为起火 228 起,越境火 1 起。 火场面积 5386 hm2,受灾森林面积 1306 hm2,林木损失较严重,无重大人员伤亡。 绝大部分火灾扑救相对及时,减少了各种损失,但是山高路远、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损失较大。 详见 附表 2。 森林防火机构、人员及设施现状分析 机构和人员 项目区州县两级均成立了森林防 火指挥部,并在林业局设立了森林防火办公室,负责该区域森林防火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协调和监督等工作。 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森林防火指挥所和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由乡(镇)长负责,在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项目区 8 个县中,均没有设置森林警察中队; 防火专职人员 107人;仅马关县和丘北县有林火预测预报专职人员,分别 为 3 人 ;有林火了望观测人员 4289 人,其中:了望观测 109 人,地面巡护 4180 17 人; 有专业扑火队伍 11 个,人员 250 人;半专业或季节性扑火队伍184 个,人员 5347 人; 防火专职通讯人员 33 人。 详见附表 4。 防火 基础 设施设备现状 虽然 项目区 各县防火基础设施备有所增 加,尤其是已 参 加了“一期工程”的 XX、砚山、西畴、马关、富宁、麻栗坡 6 个县的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得到了加强, 但 项目区防火设施设备总体上 仍然 满足 不了森林防火的 客观 需求。 基础设施薄弱。 项目区有物资储备库 11 个,面积仅有 ,应急物资供给功能水平较低,远远达不到物资储备库的质量(结构、面积等)要求。 防火检查站 仅 25 个,除 XX 县( 8 个, 1130m2)和丘北县( 12 个, 720m2)外, 广南县 1 个 检查站都没有, 其余 5 个县的防火检查只有 1 个 ,满足不了防火期的防火执勤检查要求,给 工作 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防火专业队伍营 房 8 个,共 ,各县均有 1 个, 但是多数营房面积、结构等都不能 满足了 防 火专业队伍 建设 的需求。 仅砚山县和富宁县 有 小型 防火培训基地,面积共计135 m2, 面积太小,满足不了防火培训的需 要。 详见附表 3。 扑火机具装备不足 、陈旧。 项目区中小型扑火机具以手持机具为主,包括 3 号工具 7281 套,灭火水枪 471 支,风力灭火机357台,油锯 42把,点火器 157 个,水泵 55个,大斧 1 把 ,砍刀 1778把, 消防铲 1196 把,割灌机 30 台, GPS 卫星定位仪 22 个, 扑火服装 1266 套,帐篷 501套,睡 袋 479套,发电机 158 台,风速仪 2 套;大型扑火机具 16 辆,其中:物资运输车 1 辆,改装运水车 1 辆,中 18 型运兵车 5 辆,小型运兵吉普车 9 辆 ,尚无 大型运兵车 ; 新型技术扑火装备 2 套。 详见附表 3。 林火了望监测系统不完善,监测覆盖率偏低。 项目区有摩托车 27 辆,主要以人工步行巡逻为主,效率低。 现有了望台 36座, 了望哨 33座,临时了望台 3 座, 定位仪 25台,望远镜 49 架, 了望 监测 覆盖率为 %,与 了望 监测 覆盖率 80%以上的总体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大部分现有了望台陈旧破烂,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不能给了望监测人员 提供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详见附表 5。 防火通讯网络已初步建成。 项目区各县通讯覆盖率 60%90%之间,平均 77%。 项目区 通讯设备 总体上 具备条件了初步规模,有超短波中继台 28台 ,移动中继台 10台,基地台 72 台,车载台 69 台,对讲机 59 台,背负式对讲机 1 台, GPS 跟踪系统 2 套,应急 通讯设备 3 套,发电机 28台,太阳能电源 28套,但是各县通讯设备不均衡。 详见附表 7。 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 项目区 森林 防火阻隔系统总共 长,其中:防火隔离带长 ,生物防火带长 350km。 详见附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