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来提升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加速蔬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建设无公害 设施 蔬菜 基地项目并通过项目区的引导和示范带动,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 府谷 整个 现 代 农业 产业 的 快速 发展。 是加快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蔬菜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是适合当今世界无公害蔬菜发展趋势和需求方向的重大措施。 在无公害 设施 蔬菜 基地 项目区建设中,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无公害蔬菜的区域化、产业化布局生产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装备现代化农业设施,实施现代化管理,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的区域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项目区产业聚集功能,无疑会大大加快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进程。 通过无公害 设施 蔬菜 基地 项目的建设将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蔬菜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建设 $$无公害 设施 蔬菜 基地 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13 是适应 $$$$川工业集中区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川工业集中区是 $$煤电化载能工业区规划面积最大的工业集中区。 位于县城东北约 25 公里的 $$川河道两岸,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规划区涉及 28 个自然村, 5350 人。 集中区依托 $$川西岸的西王寨井田,近期以中国大唐集团年产 210 万吨甲醇、 60 万吨 MTP 项目和兴茂集团“ 3052”化肥项目为龙头,配套发展原煤、发电、兰炭、电石、硅铁、水泥、甲醇等项目。 区内项目近期总投资约 280 亿元,远期达到 400 亿元。 依托 $$川东岸的段寨井田,建设华能段寨煤电一体化项目一期 2*100 万千瓦电厂及产能为800 万吨 /年煤矿,总投资 105 亿元,最终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800万千瓦,煤矿产能达到 2200 万吨。 新的现代化矿区 +新的现代化社区 +新的现代化特色 农区的一体化完美结合和融合,是本规划的本质特征和亮点与重点所在 14 第三章 市场分析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常规现代农业几个阶段。 常规现代农业通过新品种应用、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水利灌溉技术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收益下降等严重问题。 随着人类跨入 21 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 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 21 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无公害蔬菜定义 无公害蔬菜基本内涵可表述为: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尺度,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范围或阈值以内的蔬菜产品,统称为无公害蔬菜。 15 产品市 场预测及前景分析 蔬菜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国内外市场对蔬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特别是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社会一大热点问题,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已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蔬菜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其要求更高,并由一般化转向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 可以说,蔬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无公害蔬菜产品符合人类追求健康长寿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世界潮流。 从食品业发展趋势看,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将成为国际 食品贸易的主流。 种种迹象已经说明,开发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无公害蔬菜市场,目前还处在开发期,蕴含着无限生机与活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是扩大市场份额和实现出口创汇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方式。 我国目前蔬菜供给相对过剩,给消费者提供了可挑选的空间,这就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此外,消费者消费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也使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具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而农业科技进步和大量新型高效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抗病虫害蔬菜品种的不断出现,则为无公害蔬 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力。 可以说,无公害蔬菜将成为我国蔬菜消费的主流产品。 发展无公害蔬菜能有效地提高蔬菜品质,保证蔬菜安全、优 16 质、营养、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蔬菜是人们的必需品、消耗量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是今后人们对蔬菜需求的要求,无公害蔬菜 、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正是应对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从全国来看,蔬菜生产的总量近乎饱和状态,但是,这只是低层次品种和数量的饱和,而无公害蔬菜 、绿色蔬菜( A 级、AA 级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蔬菜供给量却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市场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 $$蔬菜市场需求分析 人口预测 目前 $$现有人口为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 万人,城市人口 万人。 蔬菜 需求预测 我国现有城镇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为 110公斤 130公斤之间。 府谷城镇居民年蔬菜消费需求为 万吨;国内工业园区及矿区消费需求为 万吨(以 5 万人,人均消费量是城镇居民的 60%);农村市场需求为 万吨(人均消费量是城镇 居民的 35%),所以预计 $$现有蔬菜需求为 万吨,市场需求缺口较大。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府谷未来蔬菜市场需求会更大。 同时府谷周边的神木县 ,山西宝德县、河曲县、以及内蒙的邻近县区等都是蔬菜消费区域。 17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概况 $$是 $$能源化工重点县之一,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020 年,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同比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 :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7710元。 全县总户数 万户,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 18 岁以下有 万人,占总人口的 24%; 1835 岁之间有 万人,占总人口的 30%; 3560 岁之间有 万人,占总人口的 34%;60 岁以上有 万人,占总人口的 12%。 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区位于黄河沿岸的 $$乡和黄甫镇,该区域的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水资源丰富, 农民的务农意识较强,基地建设具有地利与人和优势。 项目区蔬菜产业现状 目前, $$乡是 $$蔬菜产业重点乡镇,现有 7000 亩水地上 80%以上都种植瓜菜,但都是露天种植,且也都是常规性各类瓜菜,还没有设施蔬菜和稀有品种的种植,经济效益的潜力还没有得到更大限度的挖掘。 另外,由于该区域的蔬菜种植面积的绝对规模 18 还是很小,蔬菜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但由于其常规蔬菜的集中上市也会使得市场造成相对过剩,会给菜农带来“菜贱伤农”的不利影响,也是府谷蔬菜市场发展的不健全的一大表现。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1) 气候 条件 境内年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24℃,极端最高气温℃,年均日照时数为 2890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65%,年均无霜期为 177 天,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产,但最大冻土深度 132cm,冻土期长达 100130 天,冻害对温室大棚的返季节栽培会带来一定影响,晚霜会对果树类生产带来直接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 土壤资源条件 $$土地总面积 3229 平方公里,合 484 万亩。 耕地总面积 万亩,其中常用耕地 万亩,临时性耕地 万亩。 土地利用现状:农林牧生产性 用地 万亩,占总面积的 %。 非生产用地 万亩,占总面积的 %,生产用地以农用地为主,垦殖指数 %,以山坡旱地为主,广种薄收,单一经营。 山坡旱地占耕地面积的 %;不可否认,广种薄收,倒山种地的自然经济方式依然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宜农地资源不足是其本质特征。 但值得指出的是, $$农业低值土地高效开发的潜力很大。 19 3) 水资源条件 $$平均降水量 毫米,但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年最高 毫米,最少 毫米, 79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67%。 降水分布特点是由 南向北递减。 地表水资源:黄河流经我县东部,县内流程 103 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822 立米 /秒,最大流量 11100 立米 /秒。 过境水资源丰富,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全县一公里以上沟道 1249 条,其中有水沟 368 条;平均沟壑密度 公里 /平方公里。 平均侵蚀模数 万吨 /平方公里 /年。 79 月输沙量占全年的 95%。 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 亿吨,占$$地区输沙量 亿吨的 %,占黄河龙门站年输沙量 亿吨的 %,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县之一,生态与环境建设量大面宽,任务艰巨。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潜水。 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漫滩地带及主要河流河谷的下游,水位埋深 15 米。 为地下水富集带,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水质:水质较好,为矿化度小于 1 克 /升的重碳酸盐型水。 全县大部分河流属中微强和强矿化水,离子总量大部分在 克 /升,总硬度 , ph 值。 地下水资源均属重碳酸盐,碳酸盐类水矿化度一般小于 1 克 /升,矿化度 克 /升;总硬度为 毫克当量,碘的含量低于 10 毫克 /升,低于国家规定饮水食碘标准。 地下水含氟 量超过了 毫克 /升的限度。 总体上水质良好,但黄甫乡的韩家湾、河神庙等村,人畜饮 20 水含氟量大于 毫克 /升。 4) 地质、地貌 $$处于内蒙古高原与 $$黄土高原东北部接壤地带。 地质构造属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马蹄形盾地的东翼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复合所构成的陕甘宁盆地类型。 在本县境内,基岩以中生界侏罗系最为发育,由中、细砂岩夹泥页岩即每层组成,厚度达 米,分布范围约占县境面积的 85%以上,呈北西方向平缓倾斜的单斜构造。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主要由西北至东南流向的 $$川、清水川、孤山川、石 马川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峁为骨架。 地貌景观的形成是第四纪以来,以东胜隆起为中心的鄂尔多斯东部地壳上升运动的振荡性升降运动的内营力和以气候、水营、风营、重力剥蚀的外营力相互作用的产物。 地貌类型复杂,既有剥蚀、侵蚀、堆积地形,又有河谷阶地,还有风沙地貌。 黄土梁峁及临谷丘陵均属剥蚀、侵蚀、堆积地形。 黄土梁峁主要分布在孤山川沙梁及野芦沟以东,新城川以南;临谷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东部黄河沿岸及 $$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等主要支流下游。 在土壤严重剥蚀地段,除局部梁峁顶部披盖薄层土壤外,大部分地段基岩出露。 沟谷多 为峡谷,沟深坡陡,沟深达 100250 米,坡度在 60— 75 度以上,沟壑密度 公里 /平方公里,侵蚀模数 万吨 /平方公里 /年。 上述两种地类面积 万亩,占总面积的 87%。 河谷阶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及 $$川、清水川、孤山川等河流沿岸,面积 万亩,占总面积的 8%。 风 21 沙地主要分布在本县与内蒙交界的大昌汗、老高川、庙沟门、三道川、古城、新民等乡,面积 万亩,占总面积的 5%。 复杂的地质地貌,给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但也给规模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困扰。 外部协 作条件 1) 交通条件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 公里。 其中:干线公路总里程 公里;支线公路总里程 公里;二级油路 公里,三级油路 12 公里。 三级砼专用路 10 公里,四级砂石路 83 公里,等外公路 21 公里;农村等外公路 988 公里。 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使得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具有较为便利的条件。 2) 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已全部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讯和通信。 区内排灌设施配套齐全,旱涝保收面积达到 50%,有完善的供电设施,可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 3) 产业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 $$乡 无公害蔬菜 基地 已经成为全县农业的 特色 产业,不仅颇具规模,而且优质率高,产业化水平、科技水平也正在逐年提高。 发展优势 项目拟建地 $$乡 和黄甫镇 地处秦、晋、蒙三省(区)交汇处的黄河岸边, 且 $$乡 属黄河入陕第一乡,素有“金鸡鸣三省”之称。 东与山西河曲县隔黄河相望,北与内蒙古龙口镇接壤,西南 22 与本县 清水川镇 、麻镇毗邻。 $$乡 距 $$城 55 公里,总面积 平方公里。 全乡辖 8 个行政村, 2020 年总人口 4872 人,现有耕地 20203 亩,其中水浇地 7000亩,机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