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管库和保税仓库建设空港口岸的物流基地。 研究并提出机场及其周边海关监管库和保税仓库发展的统一规划,使之与空港物流基地协调发展;协助推进海关监管库和保税仓库的集约化管理,做到既监管有效,更方便进出。 为加快通关速度,减少流通环节,共享信息资源,根据物流基地建设情况和实际需要将适时建立 空港物流信息服务中心, 搭建空港物流信息平台。 支持有关部门在机场周边就近建立仓库中心,引导物流配送企业有序进驻,通过空港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网上配送,一条龙服务,以此有效拉动口岸经济的发展。 改进通关环境,完善口岸服务 通关环境和口岸服务是首都投资环境和贸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通关环境,完善口岸服务 , 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口岸查验部门、口岸运营主体以及其它口岸相关单位,提出切实改进口岸通关环境的相关措施和完善口岸服务的相关办法。 进一步扩大航空口岸的开放。 按照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努力争取在机场有条件实行过境免签和扩 大口岸落地签证范围,进一步提高 哈尔滨 的对外开放程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口岸查验流程,改善口岸查验设施,改进口岸查验条件的相关配套措施和办法。 继续加强和完善反偷渡和反走私措施。 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反偷渡和反走私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与此相关的措施和制度。 进一步发展空港周边经济 加快空港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借鉴国内外机场建设经验,突破单一的机场建设模式,加快对机场周边地区空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形成以空港物流区为龙头的,具有空港特色的产业群体,进一步完善空港口 岸功能。 要协调好机场周边开发建设与机场自身发展的规划衔接工作;继续促进空港总体规划的研究、论证工作,做好与此相关的调研工作。 进一步做好区内其他工业园区与空港口岸货运的协调发展工作。 在确保机场中远期规划充分实施的基础上,加快整个园区规划的实施,为在空港设立保税区创造条件。 进一步改造出口加工区至机场的道路,修建园区至机场一级监管库的专用货运通道,确保园区与空港口岸的直通,保证海关对进出出口加工区货物的有效监管。 三、产业体系的建立 园区内产业体系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物流产业体系和工业产业体系。 ( 一)物流产 业体系的模式与构架 发展模式 空港物流企业要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从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以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入手,实现从采购、制造到销售的完整物流链的整合,真正实现传统航空货运向现代空港物流的转变。 (1)强化现代物流经营理念 首先要确立 “综合物流 ”的服务理念,树立供应链的服务思想,实行协作、联合、共赢的方针,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做到空港物流企业之间,以及空港物流与其他物流方式之间 “无缝隙 ”链接,真正实现空港物流时空转换上的高效性。 (2)制定空港物流发展的对策措施 , 设置空港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使空港物流体系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互联网和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供电子商务服务。 要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以高速、安全、可靠和低廉为原则,提供最好的空港物流服务。 ,要主动向客户推销空港物流的服务项目;要研究提出合理的收费标准,并设计相应的经济模型,吸引客户并承揽更多的物流服务;要加强空港物流的销售管理;同时充分重视销售代理人的作用。 ,尽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空港物流发展需要、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多层次空港物流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 (3)营造空港物流发展的社会配套环境 a,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要求,重视和推进机场管理体制改革、空港物流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b,必须适应航空运输企业大型化、集团化、国际化、联盟化等趋势,鼓励空港物流企业间重组、兼并和多种形式的合作,改变目前我国机场规模小、数量少、能力弱的局面,集中有限的资源,整合壮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避免低层次的无序竞争,提高空港物流运营效率,提高我国空港物流的竞争力。 其中,结合我国民航的实际,可选择两种发展模式:一方面,以航空货运为龙头,以省会干线机场为中心,形成空港物流网络,整合行业资源,逐步转化为 “航空母舰 ”式的中国空港物流产业。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结合建设中枢航线结构布局,由政府引导空港物流有意识地参与地方物流产业发展,有条件时可主导创建区域性的空港物流中心。 同时,要推进空港物流与其他物流运输方式联合,整合物流服务资源,为客户提供 “无缝隙服务 ”,增强空港物流竞争能力。 c,空港物流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经济综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反映空港物流内在规律,能够有效协调处理空港物流营运发展有关问题的政策法规,以营造空港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空港物流的迅速发展。 特别要在航线经营、航权、贷款、税收、征地、通关和运价等方面,采取导向性倾斜政策,加以扶持。 此外,在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方面,也应尽快整合,要普遍推行航空运单标准条形码的应用,加快空港物流公共信息的共享。 发展构架 建立一个园区、三个平台 ,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现代物 流系统。 一个园区即空港物流园区。 三个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在物流业布局规划的基础上,搞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开发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努力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商品配货电子化。 ――信息网络平台。 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体系,以共用信息平台为中心,以企业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基础功能子系统(如车辆定位)和部门管理子系统(如商业、运输业)为联结,建设物流信息网络。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以信息化提升现代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 ――物流政策平台。 按照国家和省发展现代流通的政策,积极支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和物 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对具备条件的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范围。 财政、金融、国土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对物流中心及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扶持。 ( 二)工业产业体系的模式与构架 发展模式 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产业及区位优势 ,依托原有的绿色食品优势建立绿色食品加工区。 依托空港及物流建立高附加值的电子工业区。 依托机场建设及工作人员居住生活需要 ,建立新型建材工业区 . 发展构架 (1)绿色食品加工区 a、奶牛养殖工业链群 b、大豆加工产业链群 c、大米加工产业链群 d、玉米加工产业链群 e、果菜加工产业链群 (2)电子工业区 重点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市场潜力大的电子通讯、计算机元件、软件开发等项目 . (3)新型建材工业区 重点引进一批无污染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加工企业 ,发展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屋面材料和装饰材料等节能新材料 . 第四章 用地布局规划 一、性质与规模 规划范围 用地范围南起双城市五家镇、公正乡,北至距机场高速路 1公里处,东起新农镇闫家农场并与太平湖相邻,西至太平镇双太路,占地面积约。 性质 以空港物流业为主,以绿色食品加工区、电子 工业区、新型建材工业区为辅的综合工业园区。 规模 确定工业园区远期 2020年用地规模为 ,近期 2020年,用地规模为 15方公里,建设用地平衡表详见下表。 附表 :规划用地 类别代号 统计表 大类 中类 01 R 居住建筑用地 —— 02 C 公共建筑用地 —— 03 M 生产建筑用地 —— 04 W 仓储用地 05 T 对外交通用地 —— —— 06 S 道路广场用地 —— 07 U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08 G 绿化用地 村庄建设用地 水域和其他用地 E1 水 域 E2 耕 地 E4 林 地 —— E5 牧。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