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表格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课时 课 题 整理和复习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精神 重 点 难 点 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步 骤 个体设计 一、引导练习 一个圆柱形有盖玻璃杯从里面量底面直径 20 厘米,高是 20 厘米,如果装满水可装水多少升。 引导提问: ( 1)求可装水多少升就是求什么。 ( 2)玻璃杯是什么形状的。 如何计算玻璃杯容积。 ( 3)在计算过程中注意什么。 ( 4)尝试计算 一根钢管,外直径 4 分米,内直径 3 分米,长 米,每立方分米钢重 千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 引导提问: ( 1)钢管的重量与什么有关。 ( 2)这里的重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 3)你认为要先求什么。 怎么求。 ( 4)钢管是什么形状,如何计算它的体积。 ( 5)学生尝试计算 二、综合练习 把一个底面直径 9 厘米的圆柱体侧面展开, 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高是多少。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体积相差 立方厘米,已知圆柱的底面积 平方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 21 圆柱与圆锥练习 一、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下面物体中,( )的形状是圆柱。 A、 B、 C、 D、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 36dm3,它的底面积是 18dm2,它的高是 ( ) dm。 A、 23 B、 2 C、 6 D、 18 下面( )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 (单位: cm) 下面( )杯中的饮料最多。 一个圆锥有( )条高,一个圆柱有( )条高。 A、一 B、二 C、三 D、无数条 如图:这个杯子 ( )装下 3000ml 牛奶。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 二、判断对错。 ( ) 圆柱的体积一般比它的表面积大。 ( ) 底 面积相等的两个圆锥,体积也相等。 ( ) 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3 倍。 ( ) “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 )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22 三、想一想,连一连。 四、填一填。 立方米 =( )立方分米 6000 毫升 =( ) 3060 立方厘米 =( )立方分米 5 平方米 40 平方分米 =( )平方米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5cm,高 是 10cm,它的底面积是( ) cm2,侧面积是( ) cm2,体积是( ) cm3。 用一张长 分米,宽 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制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最多是( )平方分米。 (接口处不计)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 76cm3,圆 柱的体积是( ) cm3。 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 6cm,它的体积是 ( )cm3。 五、求下面图形的体积。 (单位:厘米) 六、解决问题。 ⑴制作这个薯片筒的侧面标签,需 要多大面积的纸。 23 ⑵这个薯片筒的体积是多少。 在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 4 米,高 米。 每立方米沙大约重 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得数保留整吨数) 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 6米,池深 米。 镶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图,先将甲容器注满水,再将水倒入乙容器,这时乙容器中的水有多高。 (单位:厘米) 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如右图)削成一个圆锥。 ⑴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 24 ⑵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七、拓展应用。 某种饮料罐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是 7cm,高是 12cm。 将 24 罐这种饮料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入箱内,这个纸箱的长、宽、高至少各是多少厘米。 课后记 25 教出时间 第 周 星期 总课 时 课 题 单元检测 教 学 目 的 通过本单元的检测,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能运肜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类问题 课 型 检测 教 具 试卷 一、判断题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 3 倍( ) 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与圆柱体的体积相等( ) 将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 2倍,体积也扩大 2倍( ) 两个圆柱的同积相等,体积也相等( ) 二、选择题 将一个圆锥的高扩大 6 倍,底面积不变,那么圆锥的体积扩大 ( ) A、 6 倍 B、 3倍 C、 2倍 做一段圆柱形烟囱,如果要计算所需铁皮,是求圆柱的( ) A、表面积 B、侧面积 C、容积 圆柱体体积不变,如果底面半径扩大 2倍,高应该( ) A、扩大 2倍 B、缩小 2倍 C、缩小 4倍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原来圆柱体积的( ) A、 1/3 B、 2/3 C、 1/2 三、算一算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 10 分米,高 20 分米 ( 1)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2)它的体 积是多少立方米。 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 12cm,高 6cm,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平径是 25cm,高 50cm,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近似于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 ,高 ,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约重 740千克,这堆小麦约多少千克。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课后记 26 比 例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运用比例知 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原理,并能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能从比例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教学关键:理解正、反比例意义,认真分析两个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时数: 18 课时 课时安排: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3 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 .5 课时 比例的应用 …………………………………… .5 课时 整理和复习 …………………………………… .4 课时 单元测试 ……………………………………… .1 课时 27 教出时间 第 周 星期 总课时 课 题 比例的意义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比例的意义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正确计算比的比值 步 骤 个体设计 一、 学前准备 什么是比。 ( 1)一辆汽车 5 小时行驶 300 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300: 5= 60: 1 ( 2)小明身高 米,小红身高 米,写出小明与小红身高的比 : = 12: 14= 6: 7 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2: 16 3/4: 1/8 二、 探索新知 教学(例 1) ( 1)看课文的情境图 ( 2)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吗。 ( 3)测量教室国旗长和宽各多少。 ( 4)教室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 5)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不和。 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 6)什么是比例。 ( 7)找比例: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可以组成比例。 三、练习 练习六的 1~ 3 题 全班交流 课后记 28 教出时间 第 周 星期 总课时 课 题 比例的基本 性质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比例的基本性质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观察比列中内、外项的关系 步 骤 个体设计 一、学前准备 什么叫比例。 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 和 : 1/5: 1/2 和 5: 2 3/4: 5/8 和 5/8: 3/4 用下面的两个圆的有关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二、探索新知 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 1)学生认一认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 1) 学生独立探索其中规律 ( 2) 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 3) 汇报你的发现,班上交流 ( 4) 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 ( 5) 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三、练习 完成练习六的 4~ 6 题 班上交流 课后记 29 教出时间 第 周 星期 总课时 课 题 解比例 教 学 目 的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能综合运用 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解比例 解比例的方法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步 骤 个体设计 一、学前准备 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填空: 3: 8= 15:( )。 你是怎么填出后项的 导入: 如果把 3“ 8= 15:( )写成 3: 8= 15: X 你能解出这个比例吗。 教师板书课题:解比例 二、探索新知 什么叫解比例。 ( 1)比例中只有几个项。 有什么关系。 ( 2)说明什么叫做解比例 教学(例 2) ( 1)出示例题和情境图 ( 2)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 3)指 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 4)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 5)汇报解答情况 教学(例 3) ( 1)独立解出未知项 ( 2)同桌相互交流 ( 3)请学生板演 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小结: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三、练习 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