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滩桥高中20xx高三理综十一测试试卷全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填增大、减小、不变),其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温度升高 (填 有利或不利于)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3)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3O2(g)===2CO2(g)+ 4H2O(g) ΔH1=- 1 kJmol- 1 ② 2CO(g)+ O2(g)===2CO2(g) ΔH2= - kJmol- 1 ③ H2O(g)===H2O(l) ΔH3=- kJmol- 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II:某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mol CO 和 H2O,发生反应: CO( g) +H2O( g) CO2( g) +H2( g)。 CO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如果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值很大,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的反应物混合后很不稳定 B.该反应一旦发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C.该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很小 D.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E.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 ( 2) t2时刻向平衡体系中再 通入 mol H2O( g), t3时刻重新建立平衡, 请在原坐标图中将改变这一条件后 CO 的转化率的变化 趋势 表示出来 ,必须注明再次建立平衡后 CO的转化率。 28.( 14分) 某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 A试管直到 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铜丝向上提至离开液面。 (1)装置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熄灭酒精灯后, 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是。 Ⅱ .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 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 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 (4)② 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5)③ 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选项 )。 A. 固体甲中, CuS和 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 Cu0和 Cu20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 Cu20,则一定有 Cu2S D.固 体甲中可能有 Cu2S ,先给予 10000LX 的光照处理 5 分钟,再进行 5000LX 的光照处理 5 分钟,最后 1000LX 的光照 5 分钟后再黑暗处理。 定时测定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量及叶细胞中 C3和 C5化合物的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 据此回答: 时间 1min 3min 5min 7min 10min 12min 14 min 16 min 气泡个 /min 38 40 14 15 5 3 0 0 ( 1)若 10000LX 光照是金鱼藻所能利用的最强光照,则限制气泡增多的内因是 ( 2)实验中 14min 时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 16min 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H]的细胞结构是。 加入 足量 浓度 10000LX 5000LX A B ( 3)图中曲线 A表示 含量变化,物质 A含量高于 B 的原因是。 ( 4) 5000LX 光照处理初期,物质 A 含量瞬时上升的原因是 ,然后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 (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 ___________________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2)如 图 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 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 而发生波动。 ① 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 制为 ________。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 ________变化起 决定作用。 ② 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 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 ____________。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含高残留污染 物 X的平均浓度。 已知水中 X的质量分数为 mg/L,请分析说明: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kJ) 109 109 108 107 107 X 含量 (mg/L) ① 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有 ________。 ② 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该生态系统最可 能的食物网 ________。 31. 自然界中的野生果蝇眼色通常是红色(显性纯合子)的。 1910年遗传学家摩尔根进行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时,偶然发现了 1只白眼雄果蝇。 右下图是这只白眼雄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示意图。 图中Ⅱ、Ⅱ,Ⅲ、Ⅲ,Ⅳ、Ⅳ,Ⅹ、 Y表示染色体; a, D、 d,分别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该细胞的基因型可写成 __________。 ( 2)该细胞中有 _______ 个染色体组。 (3) 以图中的染色体和标出的基因为研究对象, 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 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 ( 4)果蝇的长翅( D)对残翅( d)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种的幼虫,在 35℃温度条件下培养 (正常培养温度为 25℃ ),长成的成体果蝇却成为残翅。 这种现象称为“表现模拟”。 请问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这只白眼雄果蝇的白眼性状变异来源于 __________。 (6)摩尔根让该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发现 F1 全为红眼;将 F1红眼雌雄果蝇相交, F2中出现了白眼,且白眼为雄性。 他用了假说 — 演绎法的实验研究方法,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请你在框内写出对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的遗传图解。 32.(1)酶的化学本质有不同,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甲酶的化学本 质最可能是 ; (2)乙酶是大麦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在生产啤酒过程中,用 处理大麦种子,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乙酶; (3)为探究 NaCl和 CuSO4对乙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假设 SO42–对乙酶无影响 )。 分析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A B C D l% NaC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