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曲线 D、圆弧 第 7 页 共 28 页 13 (A)。 在投影系中直线的投影可由直线上两点的( )投影来确定。 A、同面 B、共面 C、 异面 D、曲面 13 (A)。 因空间一直线可由直线上的两点来确定,所以直线的投影也可由直线上任意( )的投影来确定。 A、两点 B、三点 C、四点 D、五点 13 (A)。 如果一点的三面投影中有一面投影不属于直线的同面投影,则该点必( )该直线。 A、不属于 B、属于 C、等于 D、小于 13 (A)。 在投影系中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 )。 A、一般位置直线 B、平行线 C、垂直线 D、倾斜线 13 (A)。 在投影系中一般位置直线的各面投影都与投影轴( )。 A、倾斜 B、平行 C、垂直 D、交叉 13 (A)。 在三维平面投影系中一般位置直线的各面投影的长度均( )。 A、小于实长 B、等于实长 C、大于实长 D、等于小于实长 13 (A)。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对其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 )。 A、平行线 B、垂直线 C、一般位置直线 D、倾斜线 13 (C)。 垂直一个投影面 ,而对其他两个投影面平行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 )。 A、一般位置直线 B、平行线 C、垂直线 D、倾斜线 1 (A)。 在投影系中平行于 H 面的直线,称为:( )。 A、水平线 B、正平线 C、侧平线 D、垂直线 14 (B)。 在投影系中平行于 V 面的直线,称为:( )。 A、水平线 B、正平线 C、侧平线 D、垂直线 14 (C)。 在投影系中平行于 W 面的直线,称为( )。 A、水平线 B、正平线 C、侧平线 D、垂直线 14 (A)。 在投影系中垂直于 H 面的直线,称为:( )。 A、铅垂线 B、正平线 C、侧平线 D、垂直线 14 (B)。 在投影系中垂直于 V 面的直线,称为:( )。 A、水平线 B、正垂线 C、侧平线 D、垂直线 14 (C)。 在投影系中垂直于 W 面的直线,称为( )。 A、水平线 B、正平线 C、侧垂线 D、垂直线 14 (A)。 空间相互平行的两直线,它们的各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 互(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交叉 14 (C)。 空间相交的两直线,它们的各组同面投影也一定( ),交点为两直线的共有的,且应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交叉 14 (C)。 如果两直线的各组同面投影都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则可判定这两直线在空间也一定(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交叉 14 (D)。 在空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直线,叫( )两直线,又称异面直线。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交叉 150、 (D)。 如果两直线的投影不符合平行或相交两直线的投影规律,则可判定为空间( )两直线。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交叉 15 (A)。 共处于同一投射线的点,在该投射方向上是( )。 A、重影点 B、重合点 C、可见点 D、不可见点 15 (A)。 对于交叉直线来说,在三个投射方向上都可能有( )。 A、重影点 B、重合点 C、可见点 D、不可见点 15 (A)。 垂直相交的两直线,其中有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时,则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为( )。 A、直角 B、锐角 C、钝角 D、平角 15 (B)。 相交两直线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直角,且两直线中有一直线第 8 页 共 28 页 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则该两直线在空间必互相 (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交叉 15 (A)。 不属于同一直线的( )可确定一个平面。 A、三点 B、四 点 C、五点 D、六点 15 (A)。 对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 )。 A、一般位置平面 B、平行面 C、垂直面 D、水平面 15 (A)。 一般位置平面对于三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5 (B)。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 )。 A、一般位置平面 B、平行面 C、垂直面 D、水平面。 15 (B)。 平行于( ) 面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A、 V B、 H C、 W D、 S 160、 (A)。 平行于( ) 面的平面,称为正平面。 A、 V B、 H C、 W D、 S 16 (C)。 平行于( )面的平面,称为侧平面。 A、 V B、 H C、 W D、 S 16 (C)。 正平面在正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6 (B)。 正平面在侧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6 (B)。 正平面在水平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6 (C)。 侧平面在侧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6 (B)。 侧平面在正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6 (B)。 侧平面在水平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直性 16 (C)。 水平面在水平投影面的投影 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6 (B)。 水平面在正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 170、 (B)。 水平面在侧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 17 (C)。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对于其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平面,统称为投影面( )。 A、一般位置平面 B、平行面 C、垂直面 D、水平面。 17 (A)。 垂直于 ( ) 面的平面,而对于其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平面称为正垂面。 A、 V B、 H C、 W D、 S 17 (B)。 正垂面在正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7 (A)。 正垂面在侧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7 (A)。 正垂面在水平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7 (A)。 铅垂面在正投影面的投影特 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7 (A)。 铅垂面在侧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7 (B)。 铅垂面在水平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7 (C)。 垂直于( )面的平面,而对于其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平面称为侧垂面。 第 9 页 共 28 页 A、 V B、 H C、 W D、 S 180、 (A)。 侧垂面在正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8 (B)。 侧垂面在侧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8 (A)。 侧垂面在水平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A、收缩性 B、积聚性 C、显示性 D、垂直性 18 (A)。 平面与投影面的交线,称为平面的( )。 A、迹线 B、直线 C、斜线 D、曲线 18 (A)。 正垂面 P 的正面迹线 PV 一定与 OX 轴( )。 A、倾斜、 B、垂直 C、交叉 D、相交 18 (A)。 平面 Q 的水平迹线 QH 和侧面迹线 QW 一定分别与 OX 轴 OZ 轴 ( )。 A、平行 B、相交 C、交叉 D、垂直 18 (B)。 直线从属于平面的条件是一直线经过属于平面的 ( )。 A、一点 B、两点 C、三点 D、四点 18 (A)。 直线从属于平面的条件是一直线经过属于平面的 ( ),且平行属于该平面的另一直线。 A、一点 B、两点 C、三点 D、四点 18 (A)。 点从属于平面的条件是:若点属于一直线,直线属于( ) ,则该点必属于该平面。 A、 一平面 B、两平面 C、三平面 D、四平面 18 (A)。 几何体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 ( )。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190、 (B)。 素线法表面取点只适合于( )的表面取点。 A、圆柱 B、圆锥 C、圆球 D、圆环。 19 (D)。 圆球、圆环的表面取点只能用 ( )。 A、素线法 B、截面法 C、辅助线法 D、辅助面法 19 d。 下面选项中全是基本体的是( ) A、棱柱、 棱锥、圆台、球 B、棱锥、圆台、圆锥、球 C、棱台、棱锥、棱柱、圆台 D、棱柱、球、棱锥、圆锥 19 a。 画直立圆柱的三面投影时,画( )轮廓素线 A、最左、最右、最前、最后 B、最左、最右、最上、最下 C、最前、最后、最上、最左 D、最右、最下、最前、最后 19 c。 下面基本体中属于平面立体的( ) A、圆柱 B、圆锥 C、棱柱 D、球 19 (A)。 平面与圆柱相交,截平面平行于轴线则截交线为( )。 A、矩形 B、圆 C、椭圆 D、不能 确定 19 (B)。 平面与圆柱相交,截平面垂直于轴线,则截交线为( )。 A、矩形 B、圆 C、椭圆 D、不能确定 19 (C)。 平面与圆柱相交,截平面倾斜于轴线,则截交线为( )。 A、矩形 B、圆 C、椭圆 D、不能确定 19 (B)。 平面与圆锥相交,截平面垂直于轴线,则截交线为( )。 A、椭圆 B、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 19 (A)。 平面与圆锥相交,截平面倾斜于轴线,则截交线为( )。 A、椭圆 B、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 200、 (C)。 平面与圆锥相 交,截平面平行于一条素线,则截交线为( )。 A、椭圆 B、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 20 (D)。 平面与圆锥相交,截平面平行于轴线,截交线为( )。 A、椭圆 B、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 20 (C)。 平面与圆锥相交,截平面过锥顶,截交线为( )。 A、椭圆 B、圆 C、三角形 D、双曲线 20 (A)。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是( )。 ] 第 10 页 共 28 页 A、平面多边形 B、平面曲线 C、空间折线 D、空间曲线 20 (C)。 内相贯线用( )。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点画 20 (A)。 外相贯线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