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测试_高考模拟训练2(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供该实验小组选择的器材如下: A.量程 A,内阻约 Ω 的电流表 A1 B.量程 3 A,内阻约 Ω 的电流表 A2 C.量程 10 mA,内阻 rA= 50 Ω 的电流表 A3 D.量程 15 V,内阻约 30 kΩ 的电压表 V E.阻值为 0~ 10 Ω 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 0~ 1 000 Ω 的电阻箱 用心 爱 心 专心 5 G.两节干电池 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如图所示,试补画出该小组同学测金属丝电阻 Rx 采用的电路图,并标明所选用电表的符号,如 A1或 A2等. 解析: (1)画线时注意让多数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U- I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 Rx= UI= 5 Ω. (2)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I= ERx= 35 A= A,电流表选 用 A1;电压表 V量程太大,不能用,应考虑将 A3与电阻箱 R2串联改装成电压表;因为测量值是从电压 0 开始的,故滑动变压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答案: (1)5 连线如图甲所示 (2)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11.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从倾角为 53176。 的斜坡顶端滑下,滑下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在斜面底端有一个高 h= m、宽 L= m 的长方体障碍物,为了不触及这个障碍物,他必须在距水平地面高度 H= m的 A点沿水平方向跳起离开斜面.已知运动员的滑板与斜而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已知 sin 53176。 = , cos 53176。 = : 用心 爱 心 专心 6 (1)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 (2)若运动员不触及障碍物,他从 A点起跳后到落至水平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3)运动员为了不触及障碍物,他从 A点沿水平方向起跳的最小速度. 解析: (1)设运 动员连同滑板的质量为 m,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 53176。 - μmg cos 53176。 = ma 解得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 a= g(sin 53176。 - μ cos 53176。 ) = m/s2. (2)运动员从斜面上起跳后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H= 12gt2 解得 t= 2Hg= s. (3)为了不触及障碍物,运动员以速度 v 沿水平方向起跳后竖直下落高度为 H- h 时,他沿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为 Hcot 53176。 + L,设他在这段时 间内运动的时间为 t′ ,则 H- h= 12gt′ 2 Hcot 53176。 + L= vt′ v= m/s. 答案: (1) m/s (2) s (3) m/s 12.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静止在固定的绝缘支架上.现设法给小球一个瞬时的初速度 v0 使小球水平飞出,飞出时小球的电荷量没有改变.同一竖直面内,有一个竖直固定放置的圆环 (圆环平面保持水平 ),环的直径略大于小球直径,如图所示.空间所有区域分布着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分布在竖直方向的带状区域 中,小球从固定的绝缘支架水平飞出后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竖直进入圆环.已知固定的绝缘支架与固定放置的圆环之间水平距离为 2x,支架放小球处与圆环之间的竖直距离为 x, v0> 2gx,小球所受重力不能忽略.求: 用心 爱 心 专心 7 (1)空间所有区域分布的匀 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