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物理考前全真模拟试卷江苏考试院(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空气时的临界角; ②若光从空气中入射到透明体端面的中心上,试证明不 论入射角为多大,进入透明体的光线均不能 从侧面“泄漏出去”。 123 (选修 35 试题 , 12 分 ) ( 1) ( 4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 减小 ,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C. 德布罗意 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 卢瑟福通过对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 E. 赫兹在实验 时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 —— 光电效 应。 F. 为解释 光电效应 现象, 爱因斯坦 建立了量子论 , 并 提出了光子说。 l ( 2) (8 分 )一个中子轰击铀核( U23592 )可裂变生成钡( Ba14156 )和氪( Kr9236 ) .已知 U23592 、Ba14156 、 Kr9236 和中子的质量分别是 9 u、 9 u、 3 u 和 7 u. ①写出铀裂变反应方程; ② 并计算一个 U235 裂变时放出的能量 . 四、计算题:本题共 3小题,共 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 9分) 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 . 设 山坡 AB可看成 长度为 L=50m、倾角θ =37176。 的斜面, 山坡低端与一段水平缓冲段 BC 圆滑连接。 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 m=80kg, 滑草装置与 AB 段及 BC 段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181。 =。 他从 A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通过 B点滑入水平缓冲段。 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2, sin37176。 ≈。 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求 : ( 1) 游客在山坡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 2) 另一游客站在 BC 段上离 B 处 60m的 P 处观看, 通过计算判断该游客是否安全。 14.( 12分)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设为匀速圆周运动)时,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引力势能(引力势能实际上是卫星与地球共有的,简略地说此势能是人造卫星所具有的)。 设地球的质量为 M,以卫星离地还需无限远处时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为 m 的人造卫星在距离地心为 r 处时的引力势能为rGMmEp ( G 为万有引力常量)。 ( 1)试证明:在大气层外任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绝对值恰好等于其动能。 ( 2)当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某一速度时,物体就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用 v2表示。 用 R 表示地球的半径, M 表示地球的质量, G 表示万有引力常量 .试写出第二宇宙速度的表达式。 ( 3)设第一宇宙速度为 v1,证明: 212vv。 15. ( 12分) 如图甲所示,场强大小为 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内存在着一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 O 点为该圆形区域的圆心, A点是圆形区域的最低点, B 点是最右侧的点。 在 A 点有放射源释放出初速度大小不同、方向均垂直于场强向右的正电荷,电荷的质量为 m,电量为 q,不计重力。 试求: ( 1)某电荷的运动轨迹和圆形区域的边缘交于 P 点,∠ POA=θ(如图甲),求该电荷经过 P 点时速率。 ( 2)若在圆形区域的边缘有一接 收屏 CBD, C、 D 分别为接收屏上最边缘的两点,如图乙,∠ COB=∠ BOD=30176。 求该A O E C D B 乙 A E B P θ O 甲 屏上接收到的电荷最大动能和最小动能。 16.( 12分)如图所示, MN、 PQ为间距 L=, NQ⊥ MN。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θ=37176。 , NQ间连接有一个 R=5Ω的电阻。 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强度为 B0=1T。 将一根质量为 m= ab紧靠 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均不计。 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 NQ平行。 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 的动摩擦因数 μ=,当金属棒滑行至 cd处时已经达到稳定速度, cd距离 NQ为 s=1m。 试解答以下问题:( g=10m/s2,sin37176。 =, cos37176。 =) ( 1)当金属棒滑行至 cd 处时回路中的电流多大。 ( 2)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大。 ( 3) 若 将金属棒滑行至 cd 处的时刻记作 t=0,从此时 刻起, 让 磁感强度逐渐减小,可使 金属 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则 t=1s 时磁感应强度应为多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