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设备环评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辐 射 — — — — 固 体 废 物 员工日常生活 生活垃圾 厂房 沉淀池 粉尘 沉淀物 3t/a 回用生产 噪 声 设备名称 等效声级dB(A) 所在车间 距最近厂界位置 /米 成型机 90 生产车间 S,60 搅拌机 85 S,60 皮带输送机 80 S,65 铲车 85 堆场 W,35 吊车 80 W,30 主要生态影响 (不够时可另附页 ): 本项目所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废气、废水、噪声能够达标排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基本无影响。 15 环境影响分析 (一)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有二种类型废水,其一是生产性废水,其二是施工人员生活性污水。 生产性废水,是指拌制泥砂浆,浸洗建材等作业中,多余或泄漏的废水,以及清洗模板、机具、车辆设备、场地卫生等排放的污水。 生产废水的产生量与工地管理水平关系极大。 如能从严管理,做到节约用水,杜绝泄漏,其排水量可减少一半。 因此,施工期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要随意排放生活污水,这样就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出行车辆的清洗水、施工机械清洗产生的废水,以及施工过程产生的含有泥沙的废水应当经过沉沙池去除颗粒物后回用处 理。 经上述措施处理后,项目施工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扬尘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从扬尘产生时段看,它主要产生于施工初期;另有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这些都是低矮源,将导致施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2)施工过程扬尘和粉尘会造成局部大气污染。 干燥季节运料车辆进出场地携带泥土,扬起尘土;水泥装卸、混凝土和沙浆拌制。 根据北京市建筑施工工地的有关调查数据,当风速为 ,建筑工地内的 TSP 浓度是上风向对照点的 ~ 倍,影响范围一般在下风向 150m 之内:下风向 0~ 50m为重污染带、 50~ 100m 为较重污染带、 100~ 150m 为轻污染带。 由于项目周围的居民区与项目所在地相距较远, 因此,施工过程 对其影响不大。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的运转,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污染。 施工现场主要噪声源有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水泥振捣器及运输车辆等。 施工机械一般位于露天,噪声传播距离远,影响范围大,产生施工噪声的主要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移动式吊车、起重机、打桩机等,表 9 是常见的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表中近场 噪声指在厂区内可能产生的噪声值,从表中可知,距设备 15m 处的噪声级在 70~ 112dB,因此,噪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 16 的振动也是扰民因素之一,常用的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在 50~ 84dB 之间,但由于振动随距离的衰减较快,其影响范围较小。 表 9 几种典型 施工机械噪声值 单位: dB 编号 机械名称 近场噪声 编号 机械名称 近场噪声 1 推土机 78- 96 10 空压机 82- 98 2 前斗式装料机 72- 97 11 气动扳手 83- 88 3 拖拉机 77- 96 12 夯土机 82- 90 4 搅拌机 75- 90 13 振荡器 70- 80 5 混凝土破碎机 80- 90 14 压路机 73- 89 6 铺路机 82- 92 15 空气锤 80- 98 8 移动式吊车 75- 95 17 卷扬机 76- 86 施工期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见表10。 表 1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序号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dB) 昼间 夜间 1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2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3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 70 55 4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①施工所用推土机、装载机等设备为移动性声源,昼间施工时施工现场 噪声可达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 为不影响周围地区夜间的声学环境,该项目夜间不施工 ②在施工场界内将进行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当施工机械位于距场界 30m 左右时,易引起场界外昼间噪声 超标。 但土石方施工工程规模小,施工时间段,所以噪声影响是暂时的。 工程结束后此噪声即消失。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有两种:一是建筑垃圾,二是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成分主要有菜帮、果皮、遗弃食品、废塑料袋、泡沫塑料等。 其中果皮、菜帮、食物残渣等易腐败发臭,将产生氨和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如不及时清运,将污染堆放场的环境和水体,又影响环境卫生。 17 建筑垃圾主要有遗弃钢筋、废木材、废混凝土、废(碎)砖等。 施工结束清场后可以回收或用于填埋。 为防止固体废物污染,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项目场 地挖掘产生的土方应切实按照规划要求用于厂区绿化的抬高层及绿地铺设,并尽快利用以减少堆存时间,若在不能确保其全部利用时,需对不能利用部分及时清运出场并按渣土有关管理要求进行填埋,以免因长期堆积而产生二次污染。 ②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按用量进行配料 ,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 提倡使用预制混凝土。 ③ 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出场,以免滋生蚊蝇。 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取土及时回填,堆土及原材料堆场应设置围墙,防止水土流失。 建设过程中的绿化等植被的破坏,应有计划的进行植被恢复措施,如 植树、绿化等。 绿化应采取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式,以树、灌木、草等互补种植。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有运输车辆动力起尘、搅拌机加料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散装水泥车抽料时放空口产生的水泥粉尘以及砂堆风力起尘。 一般情况下,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 100m 以内。 如果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 4~5 次,可使扬尘量减少 70%左右。 散装水泥车放空口粉尘排放量单车较小,但仍应加强管理,尽量减少粉尘的产生量。 因此建议进行室内卸车、室内 地表及时清扫,落地粉尘及时回用。 堆场扬尘的主要特点是与风速和尘粒含水率有关。 因此沙 料堆 应 定期喷水,保持沙 堆表层湿润 , 表层含水率 ≥%。 并在风速过大时,对沙堆采取遮盖措施。 并建议厂家对原料实行少量多次运输,减少原料在堆场中的堆放时间。 从而达到减少粉尘产生量的目的。 搅拌工序时产生的粉尘,工人应熟练操作,减少此工段的时间并及时加水润湿已 18 减少粉尘的产生量。 同时改善厂房内的通风状况,加快空气流通速度从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因此该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后,能够降低这 些不利影响。 生活污水 的产生量 约 173t/a, 生活污水经 化粪池集中收集处理后定期外运还田作为农田肥料利用。 生产废水主要为厂房地面冲洗水及养护水 360t/a,经排水沟收集到沉淀池沉淀后,作为生产添加水回用于生产过程中,不外排。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污水排放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噪声 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和搅拌产生的噪声,主要集中于厂房内 , 噪声经厂房屏蔽和距离衰减后, 噪声基本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中的 Ⅲ 类标准 要求。 根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推荐的方法,采用点声源传播预测噪声影响,其公式为: L p(r) =L w 20 lgr T L L 8 式中: Lp为预测点的声压级 dB( A) Lw为声源的声功率级 dB( A) r 为声源与预测点的距离( m),取 15m TL 为机房墙体隔声量 dB( A),取 10dB( A) △ L为其它屏障的隔声量 dB( A),在此△ L 取 3dB( A) 按以上公式,项目厂界外 1米处的噪声影响值最高可达 (A),预计项目厂界噪声能够符合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 准》中的Ⅲ类昼间标准( 65dB)。 项目应作好噪声防治措施,生产时注意制砖车间的封闭生产,同时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尽量避免因设备运转不正常时噪声的增高。 项目投入运营后,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沉降于地面的粉尘和沉淀池产生的 残 渣 3t/a,经过收集后再 回 用于生产 过程中,不外排。 19 员工日常生活垃圾约 , 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综上所述,在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后,本项目 产生的 固废可得到综合利用、合理处置。 因此,只要切实按有关规定加强对工业固废的分类管理,项目生产固废对周围环境 影响甚微。 项目位于新北区罗溪镇空港产业园区,该开发区集中发展 以 新型建材 、 机械加工、电子等行业为主体的企业群体 项目。 本项目从事 墙体砌块建材制造 ,与所在地区域功能规划发展新型建材相符合;所在地属于工业用地,项目选址符合《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 2020)》及空港产业园区 “ 以工业项目为主、以高新技术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 的 发展原则。 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基本合理,项目生产过程无工艺废水排放,噪声、大气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规划要求,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 小。 因此项目选址是与规划相容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6 项目环保“三同时”验收项目及投资估算情况 本项目环保投资 6 万元人民币,约占总投资的 4%。 为确保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建设单位有必要投资本环评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减轻废水、噪声、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真正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和谐统一。 表 11 项目环保“三同时”项目及投资估算表 项目 内容 治理措施 预期效果 投资(万元) 实施时间 废水 生活污水 化粪池 达标排放 1 与 项 目 建 设 同 步 废气 堆场扬尘 洒水抑尘 达标排放 固废 垃圾 分类处理 处理处置率100% 噪声 / 隔声、消声、吸声 厂界达标 绿化 绿化带 车间四周 绿化率≥ 30% 合计 / / / 6 / 20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 放 源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 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运输车辆 动力扬尘 自然沉降、洒水抑尘 达标排放 搅拌工序 粉尘 改善通风、洒水抑尘 水泥装卸 室内操作、自然沉降 原料堆场 自然沉降、洒水抑尘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SS、 NH3N 化粪池集中处理后定期外运还田作农田肥料 零排放 厂房 生产废水 经厂区内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生产 电 和 离 电 辐 磁 射 辐 射 — — — — 固 体 废 物 员工日常生活 生活垃圾 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零排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