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县坝墙子镇张家村治疗预防糖尿病无公害生菜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收益下降等严重问题。 随着人类跨入 21 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 21 世纪农业的发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 效益,生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发展无公害蔬菜能有效地提高蔬菜品质,保证蔬菜安全、优质、营养、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蔬菜是人们的必需品、消耗量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是今后人们对蔬菜需求的要求,无公害蔬菜 、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正是应对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从全国来看,蔬菜生产的总量近乎饱和状态,但是,这只是低层次品种和数量的饱和,而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 A 级、 AA 级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蔬菜供给量却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市场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 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的蔬菜深受人们的欢迎,虽然价格偏高,但在超市、农贸市场都是抢手货,供不应求。 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是人们采购的优先选择,能带来较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 20xx 年,全球上市的主要农产品中将至少有 1/3 的农产品是用机耕方式生产。 按生态模式建设的无公害蔬菜,将推 动我国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发展,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是我国发展农产品的好机遇。 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就蔬菜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 58 倍,加入 WTO 以后,蔬菜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稳步增长, 20xx 年总出口量达 万吨,出口额 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通过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产业化,实施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和设 施栽培达到无公害蔬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四季常鲜的目的,以高品质、安全绿色食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其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看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 项目区概况 盘锦市是 1984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 地处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辽宁省西部沿海的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也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辖双台子、兴隆台区和盘山、大洼县。 区、县共辖 19 个镇、 10 个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乡 (含 1 个民族自治乡 )、 27 个街道办事处。 各镇、乡共辖村民委员会 308个;各街道办事处 共辖社区居民委员会 178个 区域总面积 4071 平方公里。 总人口 万。 盘锦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 一般无灾害性天气,既适 宜喜温作物栽培,又有利于秋作物的安全越冬,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 盘锦市 资源丰富,特产众多。 耕地资源较为丰富,现有耕地 万公顷。 森林面积 25万亩 万亩, 森林 覆盖率上升到8.2%。 水力资源条件好, 境内有大、中、小河流 21条,总 流域面积 3 570 平方公里。 其中,大型河流 4 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 大凌河 ;中小河流 17 条:锦盘河、沙子河、月牙河、南屁岗河、鸭子河、丰屯河、旧绕阳河、大羊河、外辽河、 新开河 、张家沟、东鸭子河、西 鸭子河、潮沟、小 柳河 、太平河、一统河。 其中,外辽河与新开河是 辽河 与大辽河的连通河道。 自然资源 20xx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950 亿元,增长 18%,超计划 5 个百分点,增速创近二十多年来新高,总量全省排名由上年的第 8位跃升到第 5 位;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 900亿元,增长 65%,超计划 25 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完成 亿元,增长 %,超计划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85 亿元,增长 %,超计划 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1035 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700 元,增长 15%,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 具有发展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达到 8.2% ,水土涵养好,自然风光秀丽、环境保护完整,水、土、大气、光照条件好,是生产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最佳地。 项目区蔬菜产业 化现状 盘锦市 是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之一,从 1983年就开始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利用耕地大面积发展商品蔬菜生产,尤其是 08 年以来, 市 委、 市 政府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引进、示范和推广,蔬菜生产品种日益丰富,到上世纪末就已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 目前已形成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高山蔬菜、常规特色蔬菜和食用菌五大系列、栽培品种达 200 多个,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格局;已建成了 200 亩高标准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一个,乡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54 个,常年大棚蔬菜基地4 个,引进新品种 268 个、新技术 99 项,良种覆盖率达 80%,其中无公害生产瓜类立式栽培、果蔬套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菱镁大棚、转光膜、无滴膜、生物农药都得到较快推广,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并完成了 市 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和 100%乡镇农经网络建设,蔬菜食用菌等大宗农产品开始实现网上销售。 注册农产品流通企业 14 个,发展流通大户 1826 户。 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41 个,上交税收近 400 万元,其中 盘锦天天净菜 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生产的脱水蔬菜已出口日本、韩国等地。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 项目区 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受季 风影响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1 月平均气温- 9℃ ~- 12℃ ; 7 月平均气温 24℃ ~ 25℃ ;年平均气温 8℃ ~ 9℃。 年平均降水量 600mm~ 750mm,无霜期 165~ 170 天。 ,太阳辐射总量 /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为 小时,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清洁水平。 土壤资源条件 盘锦市土壤共分 5 个土类, 10 个亚类, 23 个土属, 50 个土种。 全市土壤总面积 247 756 公顷。 土壤质量达到一级清洁水平,完全适合建设生态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要求,为实施安全的高品质产品战略奠定了良好 的生态环境基础。 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地处 辽河下 游地带,为 半湿润 多雨地区,雨量充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沛 , 境内有大、中、小河流 21 条,总 流域面积 3 570 平方公里。 其中,大型河流 4 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 大凌河 ;中小河流 17条:锦盘河、沙子河、月牙河、南屁岗河、鸭 子河、丰屯河、旧绕阳河、大羊河、外辽河、 新开河 、张家沟、东鸭子河、西鸭子河、潮沟、小 柳河 、太平河、一统河。 其中,外辽河与新开河是 辽河 与大辽河的连通河道。 由于全 市 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护好、工业污染源少,因此水质优良,达到一级清洁水平。 地质、地貌 盘锦 地处华北陆台,燕辽沉降带东端、辽河断陷 南部。 在漫长地质演变过程中,盘锦地区经历多次地壳升降,海陆交替变化。 在距今 6 亿~ 9 亿年的元古代, 蓟县 运动使盘锦地区下降为浅海,沉积浅海相灰岩、泥灰岩、页岩等地层。 早古生代中期至晚古生代中期 (距今 亿~ 亿年间 ),盘锦地区全部上升为陆地,在 1 亿多年的漫长时期,地层处于风化剥蚀环境中,晚古生代末期 (距今 亿~ 亿年间 ),盘锦受华力西期构造运动影响,地面下降,是一片浅海或 滨海 水域。 沉积物多为灰色、灰绿色、绿色页岩和砂岩及夹薄煤层 地震 根据 颁布, 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xx》, 市 地震峰值加速率 (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属地震不设防区。 外部协作条件 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交通条件 盘锦市 的交通建设近些年发展较快,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 公里。 西、北邻锦州,东界鞍山,南临渤海辽东湾。 市区距省城沈阳市 155 千米;西距锦州市 102千米;南距营口市 65 千米,鲅鱼圈港 146 千米,大连港 302千米;东距鞍山市 98 千米。 交通便捷,是京沈、丹锡高速和秦沈高速铁路的交汇处 ,交通十分便利。 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已全部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讯和通信。 区内排灌设施配套齐全,旱涝保收面积达到 80%,有完善的供电设施,可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 产业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全 市 农业的主导产业,不仅颇具规模,而且优质率高,产业化水平、科技水平也正在逐年提高。 项目保证条件 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 便捷,依托 京沈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 , 京沈高铁,盘锦港, 交通兼得水路、公路、铁 路三者优势,内可通各乡镇村组,外能联各大中城市 ,区位优势突出。 产业优势 以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高山蔬菜、常规特色蔬菜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和食用菌五大系列支撑的主导产业,不仅规模大、种植基础好,而且正逐步向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方向发展,为项目区的产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优势 项目区的核心区、示范区都已形成了“县 —— 乡镇 —— 村组 —— 科技示范户”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 拥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 40 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8 人。 农民技术员 150人,蔬菜科技示范户 247 户。 有国内高新技术科研机构的支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花卉蔬菜花卉研究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沈阳 农业大学园艺系、县蔬菜科学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起了科技支撑体系。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关系 本项目执行单位确保项目实施自筹资金筹措以及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技术依托单位负责项目建设期以及运行期的科研技术服务,保证项目技术目标、方案等切实可行。 项目执行单位要委托形式要求技术依托单位完成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的科技服务。 具体 单项科目的研究可与其签订合同。 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第五章 场址选择、建设规划及产品方案 建设场址选择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分核心区和示范区两个层次,核心区选址于 坝墙子镇、古城子镇、高升镇、石新镇 4 个乡镇 ,空气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示范区分布在坝墙子镇张家村 (详见“项目区分布示意图”)。 主导产业及产品 根据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结构的战略 调整,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的总体要求,以及 生态农业的区域特色,确定本项目的主导产业是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 根据 项目区蔬菜产业化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项目区的主导产品是:早春蔬菜、秋延后蔬菜、有机蔬菜、优质水生蔬菜、常规特色蔬菜、食用菌以及运用国内先进技术加工的冻菜、真空脱水菜、腌渍菜、保健菜、蔬菜饮料(汁)等系列精加工产品。 采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滴灌技术、植物离体培育、蔬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高新技术对项目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孵化。 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项目区实施品牌战略,打好“生态牌”,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使蔬菜上档次,创品牌,出效益,面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境外国外市场,推出“牌”绿色蔬菜、有机蔬菜。 规划建设方案 项目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所代表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在优质种苗、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水生蔬菜、蔬菜精深加工、信息服务方面进行建设,并在种苗、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批发销售等方面建立蔬菜安全标准化体系和监督检测体系,把项目区建成技术、信息辐射源,直接带动示范区、辐射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 项目核心区 无公害蔬菜工厂化育苗区 本区规划占地面积 40 亩。 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运用先进种苗生产设施与技术规程,为示范区、辐射区供应种苗和对良种更新起主导作用。 主要建设内容为 工厂化种苗车间、植物离体培育室、组培规模生产线和炼苗车间,生态能源环境工程及沼气(液)输送工程、小型沼气池等。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区 本区规划占地面积 360 亩。 建设连片高标准万亩蔬菜基地,主要建有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常规特色蔬菜和食用菌试验及试种、大规模生产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是完善路渠、排灌设施和遮阳、防虫网等栽培设施、滴喷灌设施、控温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