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产业政策整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 、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行业节能减排; 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现有机组须安装脱硫设施,取消烟气旁路;单机容量 30 万千瓦以上的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新型干法水泥窑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配套建设脱硝设施; 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示范。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的规定: ① 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 ②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重点推广:能力梯级利用、低温余热发电、先进煤气化、高压变频调速、干熄焦、蓄热式加热炉、吸收式热泵供暖、冰蓄冷、高效换热器、以及干法和半 干法烟气脱硫、膜生物反应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控制等节能减排技术。 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环评审批前置条件,对减排目标未完成的地区和企业,实行阶段性限批; 未通过环评、能评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有关单位不得供水、供电; 严肃查处各种违规审批行为; 能评费用由节能审查机关同级财政部门安排。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①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江河源头区 、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 ② 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已超出承载力的移民;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对已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 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① 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水资源开发利用:开源节流并重 ,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 土地资源:土地用途管制;占一补一 ; 森林、草原:划禁垦区、禁伐区或禁牧区;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防止超载过牧 ;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安全为前提 ; 海洋和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严格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沿海防护林 ; 矿产资源: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采矿。 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和易导致自 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釆石、采砂、取土 ; 旅游资源:开发协调,限制对重要自然遗迹的开发,从严控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 游开发。 全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 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主要目标: 以十一五确定的国家限制开发区为重点,建设一批 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维护 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完备相关政策技术规范体系,使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限制开发区有关政策得到落实。 主要任务: ① 合理引导产业发展 限制损害 区域生态功能的 产业扩张 ; 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特色产业 ; 推广清洁能源。 ② 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 提高水源涵养 能力; 恢复水土保持 功能; 增强防风固沙 功能 提高调洪蓄洪 能力; 增强生物多样性 维护能力; 保护重要海洋生态 功能。 ③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强化监督管理 能力; 提高监测预警 能力; 增强宣传 教育能力; 加强科研 支撑能力。 全国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指导思想:邓论、三个代表,以维护完整性,恢复和改善脆弱为目标,坚持优先保护、限制开发、统筹规划、防治结合 基本原则: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区推进,分类指导;强化监管,适度开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目标: 总体目标 :到 2020 年,在生态脆弱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生态 保护与建设 政策保障、 生态监测 预警和 资源开发 监管执法体系;生态脆弱区 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基本控制,退化生态基本恢复,质量总体良好;区域可更新资源不断增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高 ;生态产业成为脆弱区的主导产业;生态文明融入,民众参与增强,人与自然基本和谐。 阶段目标 近期( 20202020):初步建立政策、 监测 预警和 长期 监管机制;全面限制有损 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产业 扩张,到 2020, 生态脆弱区 战略环评 100%,新增治理 面积 30%;产业示范开展。 中远期( 20202020):退 化基本遏制,到 2020, 4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