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陈大召粉菊生态休闲农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模农业产业项目 ,该项目完全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要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休闲生态农业产业是对实现外交流的窗口,是传统农业与三产服务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农业一产业的三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8 的一种新选择、新亮点。 休闲生态农业利用休闲特性、餐饮娱乐、生态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 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是实现城市居民对农业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体验的有效途径。 它是将农业生产主体及其环境和休闲观光游憩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型态。 休闲生态农业所表现的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为一体的新型服务业态和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经营上更是结合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及游憩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业新型式、新发展。 休闲生态农业的出现为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延长了传统农业发展产业链。 本项目实施可为全县发展农业新的业态和农村经济新型式将起到较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经营的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看,休闲生态农业是将休闲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产业有机结合、是将集约经营模式和有限资源循环利用有机结合、是将传统农业和农林牧副渔大农业有机结合,这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的新型模式。 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是农业产业改造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当地乃至全县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 .项目将较好地推动全县休闲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展示出全新的领域、全新的思 维、全新的发展方式。 是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近年来,当地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和发展民用工业,转移了部分农村9 劳动力,扩大了农民的就业门路,但还很不够,依然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项目所在的桑村乡 万人,其中劳力 万人,在 万劳力中大约还有富余劳力 万人左右。 20xx 年全镇农民年人平纯收入不足7000 元。 本项目建成后,将凭藉其新型的休闲生态农业产业业态而吸引大批客人,在该产业获得发展的同时,与之紧密相关的交通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农村二、三产业也必将获得显著的发展,从而增 加农民就业机会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农村 本项目主要是吸引城镇居民来观光体验,将增加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城乡之间形成一个互为产品、互为市场的格局。 这样可形成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社会之间的过渡带,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10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区概况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位于滑县桑村乡陈大召村。 滑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与濮阳、安阳、鹤壁、新乡接壤。 滑县县域面积 1814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95 万亩,人口 140 万,辖 12 镇 10 乡 1新区。 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 河南省 第一产粮大县、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中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 十一连冠 ” (截止 20xx 年),有 “ 豫北 粮仓 ” 之称。 桑村乡位于 滑县 东南部,东与濮阳相连,南与长垣接壤,西部、北部分别与 老庙乡 和大寨乡相依,属安阳、濮阳、新乡三市交接地带,客观的地理优势有利于大力发展商贸经济。 全乡总面积 平方公里,拥有耕地 万亩,辖 34 个行政村, 万人。 项目地点位于桑村乡西部的陈大召村 西 , 东临杨庄村, 北邻赵庄村(赵紫阳同志的故里),南邻 307 省道。 自然资源情况 气候资源 滑县地形以平原为主。 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 度,平均降水量 毫米,日照 小时,无霜期 201天,适宜 小麦、玉米、金银花,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农作物生长 ,适宜养殖多种动物。 交通运输 大广高速、济东高速和新菏铁路穿境而过, 107 国道、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 濮鹤高速等公路铁路干线,构成四通八达的“ 井 ” 字交通网络。 省道 213 线、 307 线、 308 线、 101 线、 215 线、 222线等在滑县交汇。 大广高速 、 长济高速 、 京港澳高速 、濮鹤高速四条高速公路擦肩而过, 20xx 年 10 月 11 日,滑县县城至大广高速公路快速通道项目建成通车,标志着滑县打破了交通制约瓶颈,标志着河南省 “10+1” 快速通道11 项目全部建成通车。 桑村乡目前 已形成名流酒、粉皮丝、速生用材林、优质小麦和优质高产水稻五大支柱产业。 畜牧养殖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该乡已拥有 9 个特色种植专业村, 11 个特色养殖业专业村, 4 个加工专业村和 2 人商贸经济专业村。 项目相关产 业发展现状 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瓦岗寨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明福寺塔、欧阳书院正在开发建设。 滑县木版年画、大弦戏、大平调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口锡器、秦氏绢艺、安绣、故道家纺老粗布等民间工艺驰名中外。 已有近 400 年历史的地方特产道口烧鸡被誉为 “ 中华第一鸡 ” ,荣获国家传统知名品牌原产地域保护。 道口烧鸡是滑县道口镇 “ 义兴张 ” 世家烧鸡店所制,是中国著名的特产。 由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省特级烧鸡技师 张中海 先生的先祖 张炳 始创于 清朝 顺治 十八年( 1661 年),距今已有近三百五十年的历史,开始制作不得法,生意并不 兴隆 ,后从清宫 御膳房 的御厨 那里求得制作烧鸡秘方,做出的鸡果然香美。 曾被列为宫廷御用品,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型称绝四方 ,数百年来享誉国内外,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道口烧鸡的制作技艺历代相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1981年被商业部评为中国名特优 产品。 道口烧鸡与 北京烤鸭 、 金华火腿 齐名,被誉为 “ 天下第一鸡 ”。 20xx 年,道口镇因盛产烧鸡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 “ 中国烧鸡名城 ” 荣誉称号 老庙牛肉是滑县 老爷庙 加工牛肉,国家级地方名馐, 自明朝末创始以来,其独特工艺流传至今。 300 年来,素有 “ 豫北之花,中华一绝 ”之称。 老庙 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 滑县老庙牛肉与 道口烧鸡 一样享誉四方,而且也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国家12 政协副主席杨静仁为老庙牛肉题词 “ 面向市场,发展经济 ”。 中央领导杨成武、王首道、马文瑞分别为老庙牛肉题过词。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该项目是建立在业主丰富的商业经营经验基础之上。 业主聘请有关专家深入场地反复勘察、踏看、分析和比较,建在陈大召村境内,交通便利, 便于资源利用。 项目村北邻赵庄村(赵紫阳同志的故里),南邻307 省道。 项目地与外界联系通畅。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政策环境 近年来,休闲农业已在我国部分地方发展起来了,并且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国家农业部在我国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 要求强化扶持,典型引导,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民间的现有休闲农业发展为基础和民间投资为主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采取政府立项补助,先建立若干示范点,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支持道路的整修,停车场、路灯、公厕等 公共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产品品牌的宣传,重点支持开展休闲农业的综合系统研究,探索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和以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目标,摸索建立休闲农业品牌和围绕休闲农业基地建设的系列产品开发与服务内容范畴,逐步带动休闲农业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 政策支持是本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 项目建设有较好的基础 项目业主 长期从事生产养殖和第三产业, 在餐饮经营、特种动物养殖、有机农业种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 充分发挥自己资源优势 , 服务乡亲父老, 利用 原有 土地 及其他有力资源 资源,开发建设一 家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基础、发展集休闲、娱乐、运动、餐饮为一体的 休闲山庄 ,以丰富 陈大召村周围乡亲物质文化 生活、 发展农村经济。 13 项目位于滑县旅游区内 本项目位于滑县桑村乡陈大召村。 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瓦岗寨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明福寺塔、欧阳书院正在开发建设。 滑县木版年画、大弦戏、大平调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口锡器、秦氏绢艺、安绣、故道家纺老粗布等民间工艺驰名中外。 已有近 400 年历史的地方特产道口烧鸡被誉为“中华第一鸡”,荣获国家 传统知名品牌原产地域保护。 卫国都城遗址位于今八里营乡殿上村,故称楚丘。 卫懿公 当政时,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 后北狄入侵,卫国战败, 卫懿公兵败被杀,被北狄人吃掉,只剩一肝。 当时一位旧臣怀抱君王之肝痛哭不已,最后竟然剖腹,将君王之肝放入 自己腹中,自己做了陪葬,这也就是剖腹葬肝的来历。 张家遗址位于大寨乡张家村东南半公里处。 遗址长和宽各 120 米,面积 万平方米,稍高于周围耕地。 1984 年秋,文物大普查时发现,文化层厚度不均,有鬲足、灰色陶片、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 1985 年 4 月,在遗址西南部又发现很多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属仰韶文化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遗址位于赵营乡中新庄村东 80 米处。 该遗址东西长 150 米,南北宽 120 米,总面积 万平方米。 从遗址西边断层看,文化层厚度约 — 3 米,地表散存大量的灰色、黑色陶片纹饰 为方格纹、粗绳纹、细绳纹、人字纹等;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陶胎薄而坚硬;还有红陶钵、夹砂鼎、绳纹鬲、蚌屑、石斧等器物。 经鉴定为仰韶文化14 遗址, 1980 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岗军点将台遗址位于瓦岗乡瓦岗村东北半公里处,面积约 1334 平方米,高约 米。 遗址附属文物有大铁斧、石槽、水井。 据史书介绍,隋朝时候,瓦岗紧邻黄河。 因为黄河多次泛滥,使这里沙丘起伏,草木丛生,芦苇遍地,人烟稀少,既便于隐藏以便于出击。 此外,瓦岗北与黄河的白马渡口临近,南与通济渠相望,进退方便,易于攻守,堪称军事战略要地, 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为了自卫和聚集力量,便在瓦岗筑了一个方园二十余公里的“土围子”故称瓦岗寨,沿袭至今。 惠子冢在八里营乡冢上村,占地 4000 平方米,高于地面 30 多米。 春秋时期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于此,后人称之谓惠子冢。 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 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该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晏子墓位于 焦虎乡 晏口村东北半公里处。 长 米,宽 米,高 米。 据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被奸臣车裂,百姓极为哀痛,暗地将其尸体巡葬于此。 奸臣知道后,要把其尸抛骨扬尘,人们为迷惑他们,土封起许多假墓,奸臣元法辨认。 后来假墓相继平掉,唯剩此墓保存至今。 翟义冢又称马城冢,位于万古乡冢后村西南半公里处,翟义为汉代东郡太守,因起兵讨伐王莽,被莽所杀,葬于此。 冢高3 米,占地 1334 平方米。 冢内出土物有空心砖、陶罐、陶壶、铜器还有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时期的陶片,纹饰为方格纹、条纹和绳纹。 明福寺塔坐落在旧县城内西南隅, 1963 年元月 20 日公布 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福寺塔建于唐宝历二年( 826 年)。 塔高九层,八角亭子顶。 后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 民国 18年( 1929 年),当地15 人集资修复至七层,塔顶改为桃状。 塔高 40 米,砖石结构,平面呈八边形,七级密檐式。 塔耸立于高 米的石基上。 塔底直径 6 米,其身中空,第二层以上,东南西北面各辟圆弮门。 每层出檐两级,檐下雕刻有斗拱、莲花瓣、飞檐等。 塔身外壁砌有横排面砖,上有圆龛,内刻坐佛。 塔身各层高度和平面直径自下而上逐层匀递减。 塔身各隅砌有倚柱,略显弧形。 柱上饰以仰、俯莲花。 第五层的四个侧面饰有长方形直棂 假窗,第七层的四个侧面饰有卐字形图案。 顶端各角分上下挂有铜铃 3 个,八角 24 个。 明福寺博物院建于明福寺塔西侧,南北 400 米,东西 200 米,门前市场东西 260 米,总占地面积 公顷。 博物院以国内仿古建筑中所缺少的隋代风格为主,总体包含中、东、西三路和多院落,单体建筑形式都体现隋代古刹遗风,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文化旅游观赏价值。 欧阳书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任 滑 州 通判时的住所,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滑县古城内东南隅。 书院内建有富丽堂皇的画舫斋和秋声楼。 画舫斋是欧阳修的“燕私之居”,为欧阳修所造,秋声楼位于画舫斋之后,因《秋声赋》在这里所作而得名。 整座书院堪称滑县内一大胜景,历来贤尹多会于此,作为育人之所。 千翠湖 滑县西湖(引黄灌区卫南调蓄工程)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 5 亿元,占地面积 1770 亩,蓄水面积 134 万平方米,于 20xx年年初开工建设, 20xx 年 6 月正式蓄水。 该水库后被命名为千翠湖。 本项目以生态农业与特种种养特色加上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休 闲游客,对全县旅游景区起到较好互补作用。 16 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 项目区远离城市、交通主干道,附近没有工矿企业;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1996所列的一级标准,灌溉水质量符合国家灌溉水质 GB5084— 89标准,生产用水有保证,地表水和地下水质清洁无污染,水域。滑县陈大召粉菊生态休闲农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