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州中学高考模拟试题物理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质点振动图像如 b 所示,当 O 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刻 , P 点刚开始振动,则 ( ) A .P, 、 P 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B.当 Q/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 O 质点已经走过 25cm 路程 C.当波在绳中传播时,绳中所有质点振动的速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若 O 质点振动加快,周期减为 2s,则 O 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刻, P 点也刚好开始振动 ( 2) 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学科特点之一。 以下给出的几组表述中,实际应用与相应的物理理论相符合的是 ( ) 5 ① 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应用了光双缝干涉原理 ② 伦琴射线管应用了光电效应原理 ③ 光纤通信应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④ 光谱分析应用了原子光谱理论 ⑤ 立体电影应用了光的偏振理论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14.(选修 3— 5 模块选做题,本题 12 分) 水平固定的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杆 AB 和 CD,两杆之间的距离为 d,两杆上各穿有质量分别为m1=1kg和 m2=2kg的小球,两小球之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的自由长度也为 d.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两小球静止,如图( a)所示.现给小球 m1 一沿杆向右方向的瞬时初速度,以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得到 m1的 vt 图象为如图( b)所示的周期性图线(以小球 m1获得瞬时速度开始计时). ( 1)求出在以后的过程中 m2的速度范围; ( 2)在图( b)中作出小球 m2的 vt 图像; ( 3)若在光滑杆上小球 m2右侧较远处还穿有另一质量为 m3=3kg的小球,该小球在某一时刻开始向左匀速运动,速率为 v=4m/s,它将遇到小球 m2并与 m2结合在一起运动,求:在以后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的范围。 五 、论证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7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重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 ( 10分) 如图所示 ,质量为 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车长为 L0,现给小车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与此同时在小车的正前方S0处的正上方 H 高处,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 g),问恒力 F 满足什么条件小球可以落到小车上。 16. ( 12分) 如图所示, cd 、 fe 是与水平面成 θ角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的宽度为 D,电阻不计。 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ab 平行于 cf 且与 cf 相距为 L,棒 ab 与导轨接触良好,在导轨间存在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B=Kt( K 为定值且大于零)。 在 cf 之间连接一额定电压为 U、额定功率为 P 的灯泡。 当棒 ab 保持静止不动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 1)求棒 ab 静止不动时, K 值的大小。 ( 2)为了保持棒 ab 静止,现给其施加了一个平行导轨的力。 求这个力的表达式,并分析这个力的方向。 图( a) 图( b) 6 17. ( 14 分)质量为 m 的登月器与航天飞机连接在一起,随航天飞机绕月球做半径为 3R( R 为月球半径)的圆周运动。 当它们运行到轨道的 A点时,登月器被弹离 , 航天飞机速度变大,登月器速度变小且仍沿原方向运动,随后登月器沿椭圆登上月球表面的 B 点,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后,经快速起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 A 与航天飞机实现对接。 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月。 科学研究表明,天体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试求: ( 1)登月器与航天飞机一起在圆周轨道上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 2)若登月器被弹射后 ,航天飞机的椭 圆轨道长轴为 8R,则为保证登月器能顺利返回 A 点,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是多少。 18. (15 分 )图甲中 A和 B 是真空中的两块面积很大的平行金属板,加上周期为 T 的交流电压,在两板间形成交变的匀强电场.已知 B 板电势为零,两板电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