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州十中高考模拟试题物理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外界吸热 B.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变大 C.气体分子平均速率变大 D.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器壁上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减少 ( 2).热力学第二定律常见的表述 有两种,第一种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的变化。 第二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的变化。 如图 4( a)所示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第一种表述画出来的示意图,外界对制冷机做功,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则: ( 1)请根据第二种表述完成示意图( b) ( 2)根据你的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 ( 34)( 12 分) 13. ( 1) 两列简谐横波同振幅、同波长、同速率相向传播.某时刻 两列波图象如图 1- 37 所示,实线表示的波向左传播,虚线表示的波向右传播.关于图中介质质点A,认识正确的是 A .A振动始终加强 B.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 14 周期,A将位于波峰 C.A振幅为零 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 14 周期,A将位于波谷 ( 2)等腰直角棱镜放在真空 中,如图所示, dACAB  ,一束单色光以 60o的入射角从 AB侧面的中点射入,折射后再从 AC 侧面射出,出射光线偏离入射光线的角度为 30o,(已知单色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 C),( 1)请作出光路图;( 2)求此单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是多少。 ( 35)( 12 分) 14. (1)“ 轨道电子俘获 ” 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即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其质量小于电子质量且不带电).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 “ 轨道电子俘获 ” (电子 的初动量可不计),则 A.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予核质量数相同 B.生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 C.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互为同位素 D.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2)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 υ 0=(c 为真空中的光速 )的 a 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 N147 ,产生了质子 H11 若某次碰撞可看作对心正碰,碰后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通过分析偏转半径可得 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l:20,已知质子质量为 m. B A C 图 4 ①写出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质子的速度 υ ③若用上述两个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是多少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9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 ( 10分) 如图所示,细绳长为 L,吊一个质量为 m的铁球(可视作质点),球离地的高度h=2L,当绳受到大 小为 2mg的拉力时就会断裂.绳的上端系一质量不计的环,环套在光滑水平杆上,现让环与球一起以速度 v gL 向右运动,在 A 处环被挡住而立即停止, A离墙的水平距离也为 L.求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球第一次碰撞点离墙角 B 点的距离是多少。 16.( 12 分)电子所带电荷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 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 d,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 (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 U,当 u=U0时,使得某个质量为 ml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 q为多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