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灌南高级中学最后一模拟物理试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D.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E.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F.真空中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G.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H.光导纤维有 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大 ( 2) ( 4分)图 2为图 1所示波的 振源的振动图像。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该波的波长为 、波速是 ,振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 ( 3)( 4 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 半圆形玻璃砖 的折射率, OA 是画在纸上的直线, 他在直线 OA 适当位置先后 竖直 插上 P P2两 枚大头针 ,如图放上玻璃砖(如粗黑线所示),然后插上 P P4大头针。 ①其中他 确定 P3 大头针 位置的方法 应当是:。 ②若该同学实验操作规范准确,其记录的情况如图所示。 该同学还用圆规做了一个以 O 为圆心,半径与玻璃砖相图 1 图 2 t/ 103s P1 P2 P3 P4 O A 6 同的半圆(如图中虚线所示)。 请您帮这位同学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2—2.( 12 分)( 3—5 模块) ( 1) 判断以下说法正误,请在相应的括号内打 “” 或 “√” A.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 ) B.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瑞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维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验基本一致,而在短波区却是荒谬的,当时称为“紫外灾难” ( ) C. 放射性元素发生 β 衰变时,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 ) D. 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 光是一种概率波;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符合不确定性关系 ( ) E.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 ) F.当重核裂变成轻核时,其比结合能变小; 当轻核聚变成重核时 .其比结合能变大 ( ) ( 2) 如图甲所示,质量 mB=1kg的平板小车 B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v1=1m/s 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当 t=0时,质量 mA=2kg 的小铁块 A 以 v2=2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小车, 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若 A最终没有滑出小车,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g= 10m/s2, 求: ① A在小车上停止运动时,小车的速度 大小 ② 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 s内小车 B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四、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 47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0 分 )设雨点下落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的横截面积 S 成正比,与雨点下落的速度 v的平方成正比,即 2kSvf (其中 k为比例系数).雨点接近地面时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g.若把雨点看做球形,其半径为 r,球的体积为 334 r ,设雨点的密度为 ,求: (1)每个雨点最终的运动速度 mv (用 、 r、 g、 k表示); 甲 v2。20xx灌南高级中学最后一模拟物理试卷(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入射小球 重锤线 重锤线 N P M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 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 m2,则在用甲装置实验时 (P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 (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 (4)在实验装置乙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一个小球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是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
聚变生成氦 3 的 核反应 方程 ; ( b)计算 两个氘核 聚变所释放出的核能; ( c)若 两个氘核以相同的动能 Ek= 正碰 而发生核聚变,同时释放出一对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试求生成的氦核的动能. 第 6 页 共 16 页 四、计算题:本题共 3小题,共 47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
绩效 工资 、晋升等结果运用的依据。 做出 准确、客观的评价,上级主管(评价人)可运用 《员工典型事件记录表》 随时对员工的表现进行书面记录,并有效反馈 给员工。 15. 绩效 反馈 (每考核周期至少保证一次绩效面谈) 做出 最终绩效评定结果后,直接上级应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 ,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员工制定改进措施。 ,除了考核周期结束后的绩效面谈外
( 1)前 2 秒内电场 力做的功。 ( 2)物块的质量。 (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5.已知一颗人造卫星在半径为 R 的某行星上空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 t ,卫星运动的弧长为 S ,卫星与行星的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 θ 弧度, (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 ) 求 : (1) 人造卫星 距 该行星 表面的高度 h (2) 该行星的质量 M (3)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或“ AB中间” ) ⑶ 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图丙见答题纸) 中画出小灯泡的 I— U特性曲线。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3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 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10分)物块 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端,斜面倾角 = 30176。
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拉 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t tC O v vA tC/ 2 A t tC O v vA tC/ 2 B 2tCt t tC O v vA tC/ 2 C t tC O v vA tC/ 2 D A B C vA 图(甲) 图(乙) 上升, A 、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 A.减小 A 物的质量 B.增大 B 物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