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盐城六所名校联考物理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前 2 秒内电场 力做的功。 ( 2)物块的质量。 (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5.已知一颗人造卫星在半径为 R 的某行星上空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 t ,卫星运动的弧长为 S ,卫星与行星的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 θ 弧度, (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 ) 求 : (1) 人造卫星 距 该行星 表面的高度 h (2) 该行星的质量 M (3)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V1 + E 甲 υ/( m•s1) t/s O 1 2 3 2 4 t/s O 1 2 3 2 4 E /( 104N•C1) 乙 丙 I/μA V S R μA 甲 O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0 100 400 200 300 500 600 t/s 乙 10 16. 如图所示,倾角 θ=37176。 的斜面底端 B 平滑连接着半径 r=。 质量 m=,从距地面 h= 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求:( sin37176。 =, cos37176。 =, g=10m/s2) ( 1)物块滑到斜面底端 B时的速度大小。 ( 2)物块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 A 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 2L的两个小定滑轮 A、 B上,质量为 m 的物块悬挂在绳上 O点, O 与 A、 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在轻绳两端 C、 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静止释放物 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保持 C、 D 两端的拉力F 不变 . (1)当物块下落距离 h 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 (2)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vm (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距离 H. 18.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 ,用长为 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 m的带电小球 A和 球的带电量为 +2q,B 球的带电量为 3q,组成一带电系统 ,如图所示 ,虚线 MP 为 AB两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虚线 NQ 与 MP 平行且相距 A 和 B分别静止于虚线 MP 的两侧 ,距 MP 的距离均为 L,且 A 球距虚线 NQ 的距离为 ,不计轻杆的质量 ,在虚线 MP, NQ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E后 ,求 : (1)B球刚进入电场时 ,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 (2)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所需时间以及 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 E 4L B A 3q +2q M N Q P θ A B O h A B F C D L F L O m 盐城市 2020 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 物 理 答 题 纸 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 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 5小题,每题 4分,共 20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错选或 不答的得 0分。 ) 题号 7 8 9 10 11 答案 三、 填空题 (本题共 18 分 , 第 12 题 10 分 , 第 13 题 8 分) 12. (1)从实验装置看 ,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 _________伏特 ,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 S S S S S 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 A 中有 __________。 方法 B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选择方法 ___________( A或 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______________(系统或偶然 )误差。 ] (3)本实验误。20xx盐城六所名校联考物理试题(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D.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E.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F.真空中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G.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H.光导纤维有 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大 ( 2) (
入射小球 重锤线 重锤线 N P M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 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 m2,则在用甲装置实验时 (P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 (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 (4)在实验装置乙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一个小球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是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
聚变生成氦 3 的 核反应 方程 ; ( b)计算 两个氘核 聚变所释放出的核能; ( c)若 两个氘核以相同的动能 Ek= 正碰 而发生核聚变,同时释放出一对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试求生成的氦核的动能. 第 6 页 共 16 页 四、计算题:本题共 3小题,共 47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
或“ AB中间” ) ⑶ 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图丙见答题纸) 中画出小灯泡的 I— U特性曲线。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3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 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10分)物块 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端,斜面倾角 = 30176。
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拉 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t tC O v vA tC/ 2 A t tC O v vA tC/ 2 B 2tCt t tC O v vA tC/ 2 C t tC O v vA tC/ 2 D A B C vA 图(甲) 图(乙) 上升, A 、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 A.减小 A 物的质量 B.增大 B 物的质量
和摩擦力有关的问题。 ( 2)小辉同学认为绳在不被拉断 的前提下,能够承受的拉力 F与绳子缠绕的圈数 n 会有某种关系,即如果绳子绕树 3 圈就可让一个质量为 30kg 的少年攀绳向上而不滑落,那么一个质量为 60kg 的人要通过此绳向上,绳子所绕圈数 n 就要大于 3。 于是他设计并做了实验。 实验原理见图,图中每个钩码重为 ,在测力器一端施加向下的力,在使钩码静止时,从测力器上获得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