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海安中学高三物理试题调研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C. 某同学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 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 能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 E. 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 F. 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 G. 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H. 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 2):如图 6( a)所示,临界角 C 为 450的液面上有一点光源 S发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水平放置于液体中且距液面为 d 的平面镜 M 上 ,当平面镜 M 绕垂直过中心 O 的轴以角速度ω做逆时针匀速转动时,观察者发现水面上有一光斑掠过,则观察者们观察到的光斑在水面上掠过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12- 2.选修 3- 5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分布只与物体温度和辐射波的波长有关 B. 对于同一种金属来说,其截止频率恒定,与入射光的频率及光的强度均无关 C. 极少数 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 900,表明原子中带负电的物质体积很小 D. 玻尔的能级原子模型虽然使用了定态、跃迁、量子等概念但保留“轨道”是其缺陷 E. 光衍射现象中,产生明条纹的地方光子出现的概率低,这是波粒二象性的观点 F. 做示踪原子的物质尽可能选用半衰期长一些的放射性元素 G. 核力具有饱和性和短程性,原子核为了稳定,故重核在形成时其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H.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释放核能 四 、 解 答题 . ,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 AOB,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 =,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分别为 和 A 和 B, A、 B 间用细绳相连,初始位置 OA=, OB=, g 取 10 m/s2,则 ( 1)若用水平拉力 F1沿杆向右缓慢拉 A,使之移动 ,该过程中 A 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拉力 F1 做功多少。 ( 2)若小球 A、 B 都有一定的初速度, A 在水平拉力 F2 的作用下,使 B 由初始位置以,此过程中拉力 F2 做功多少。 d S M O ω a 图 6 A B F , A、 B 为两块平行金属板, A 板带正电、 B板带负电。 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两板间距为 d、电势差为 U,在 B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 L的小孔。 C、 D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圆心都在贴近 B 板的 O’处, C带正电、 D带负电。 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 B 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O’。 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 B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 现从正对 B 板小孔紧靠 A 板的 O 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 m、电量为 q 的 带正电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问: ( 1)微粒穿过 B 板小孔时的速度多大。 ( 2)为了使微粒能在 CD 板间运动而不碰板, CD 板间的电场强度 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 3)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微粒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 P 点。 15. ( 15 分) 如图( 1)所示,一边长为 L,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丝方框竖直放置在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方框平面,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 y的变化规律为 0B B ky , k为恒定常数,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应强度相同.现将方框以初速度 v0 从 O 点水平抛出,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阻力.。20xx海安中学高三物理试题调研试题(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电流 I( mA) 电流倒数I1(mA1) 9000 8000 6000 5000 4000 透明直尺 2 1 3 4 5 △ h1 △ h2 △ h3 △ h4 黑磁带 计算机 0 3 4 5 ( 1)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直尺上磁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ii tdv 求出的,请你简要分析该同学这样做的理由是: . ( 2)请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 (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所示,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 P 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 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 P3,使 P3挡住 P P2的像,连接 O P3.图中 MN 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 B、 C 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 AB、 CD 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 A、 D 点. 设 AB 的长度为
13.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用久了以后 , 灯丝发红。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电池没电了 ” .有人为了 “ 节约 ” ,在手电筒里装一节新电池和一节 旧 电池搭配使用,为了检验此人的做法是否合理,某同学设计了 下 面的实验: (1)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分别测量新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把测量结果描绘成乙图所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旧电池的电动势 E= V,内阻 r= Ω .
⑵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 A(0~10Ω )、 B( 0~3kΩ)。 本实验中应该选用哪种规格的的滑动变阻器。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琴弦 线圈 磁铁 引线(与扩音器相连) I/mA U/V O 1 2 3 第 4 页 共 10 页 ⑶在实验中根据电压表的示数 U 与电流表的示数 I 的值
E 测 ___E 真 ,内电阻 r 测 ____r 真 (填 “”、 “”或 “=”)。 11.( 10分)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恒力做功与物 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复写纸、纸带、砝码若干。 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 (
单位: cm 第 5 页 上 图为小车运动的后一阶段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 部分 点迹。 请 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⑵ 该电动小车的 在关闭电源后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若要想估算出小车的最大 输出 功率,除了上述求出的物理量以外,还需要测量什么量。 答案:⑴ ( 3 分) ⑵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