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启东中学高考物理模拟卷6(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3. (选修 35)( 1)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①在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见图甲)。 结合图乙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 第 13C( 1)题(甲)图 第 13C( 1)题(乙)图 第 13C( 1)题(丙)图 ②图丙是用来监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 当胸章上 1 mm 铝片和 3 mm 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 2 分析工作人员受到了 射线的辐射;当所有照相底片被感光时,工作人员受到了 射线的辐射。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 a 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B.受普朗克量子论的启发,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C.核反应方程 HeThU 422 3 4902 3 892  属于裂变 D.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E.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物体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F. β 衰变中产生的 β 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G.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H. 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可缩短其半衰期 I.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J.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 能产生光电效应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 M=2kg 的足够长的小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 MA=2kg的物体 A(可视为质点 )。 一个质量为 m=20g 的子弹以 500m/s 的水平速度迅即射穿 A 后,速度变为 100m/s,最后物体 A 静止在车上。 若物体 A 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 g 取 10m / s2) ①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 ②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③ A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1如图所示,螺线管与相距 L 的两竖直放置的导轨相连,导轨处于垂直纸面向外 、磁感应强度为 B0的匀强磁场中。 金属杆 ab 垂直导轨, 杆 与导轨接触良好,并 可沿导轨无摩擦滑动。 螺线管横截面积为 S,线圈匝数为 N,电阻为 R1,管内有水平向左的变化磁场。 已知金属杆 ab 的质量为 m,电阻为 R2,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导轨的电阻,不计空气阻力,忽略螺线管磁场对杆 ab 的影响。 ( 1)为使 ab 杆保持静止,求通过 ab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 2)当 ab 杆保持静止时,求 螺线管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变化率; ( 3)若螺线管内方向向左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ktB( k0)。 将a B b B0 第 13C( 3)题图 金属杆 ab 由静止释放,杆将向下运动。 当杆的速度为 v 时,仍在向下做加速运动。 求此时杆 的 加速度的大小。 设导轨足够长。 1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所示,底部为半圆型,半径 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AB 两质量相同的小环用长为 R 的轻杆连接在一起,套在轨道上。 将 AB两环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 A 环离开底部 2R。 不考虑轻杆和轨道的接触,即忽略系统机械能的损失,求: 1) AB 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型底部前,杆上的作用力 2) A 环到达最低点时,两球速度大小 3)若将杆换成长 R22 , A 环仍从离开底部 2R 处静止释放,经过半圆型底部再次上升后离开底部的最大高度 1某种发电机的内部结构平面图如图甲,永磁体的内侧为半圆柱面形,它与圆柱形铁芯之间的窄缝间形成如图所示 B= 的磁场.在磁场中有一个如图乙所示的 U 形导线框 abcd.已知线框 ab 和 cd 边长均为, bc 边长为 ,线框以 ω =200π rad/s 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 ( 1)从 bc 边转到图甲所示正上方开始计时,求 t= 103s这一时刻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并在给定的坐标 平面内画出 ad 两点电势差 Uad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感应电动势的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Uad正值表示 UaUd) ( 2)如将此电压加在图丙所示的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上,且电动势为正时 E 板电势高,让一质量为 m= 1013kg,电量为 q= 1010C 的带正电微粒从5T时刻开始由 E 板出发向 F 板运动,已知 EF 两板间距 L=,粒子从 E 运动到 F 用多长时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