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础上,懂得利用表音表形图来记忆 i u 252。 的音和形,其四声的读法也可由 a o e 的四声读法迁移而来。 教学准备 : 挂图、卡片。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 aoe. 教学朗读 i、 u、 252。 及认识四线格,会书写 i,u,252。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 认读三个单韵母,并说出相应的儿歌。 a——嘴巴张大 a a a, o一嘴巴圆圆 o o o, e——嘴巴扁扁 e e e。 复习、背诵 “声调歌 ”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读一读: ā 225。 ǎ 224。 ō 243。 ǒ 242。 ē 233。 ě 232。 二、教学语境歌。 1.出示情境图。 (1)仔细看看图,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 (2)想一想,三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 2.教学语境歌。 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把它驮,鱼儿见了笑呵呵。 3.出示 i u 252。 三、教学 i u 252。 的音和形。 1.出示 i u 252。 的表音表形图,组织学生自学,并说说记住了哪个韵母 ?是怎样记住的 ?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i 的竖像蚂蚁的身体,点像蚂蚁的头; u 的形状像乌龟的背; 252。 的 u 像金鱼的身体,两点是它的两只眼睛。 3.你会读哪个韵母 ?是怎样读的 ? 4.学生再次交流,教师顺势引导编出儿歌。 发 i 时,嘴角咧开,牙齿对齐 ——牙齿对齐 i j i;发 u 时,嘴巴突出,成小圆形 ——嘴巴小圆 u u u;发 252。 时,就像吹笛子一样 ——像吹笛子 252。 252。 252。 5.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说说儿歌、读读韵母 ? 四、教学 i u 252。 的四声。 1.再次出示 a o e 的四声,开火车读一读。 2.出示 i u 252。 的四声,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3.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小组赛读;开火车读; 男女生赛读等。 ) 4.仔细观察标调,说说有什么发现 ?(因为 i 的头太小了,带上帽子后就看不见了。 ) 5.完成《新课标作业设计》第二题。 五、练习巩固。 1.游戏。 (1)看口型读韵母。 (2)说儿歌找朋友。 2.完成《新课标作业设计》第一题。 作业设计: 照着镜子练习六个单韵母的发音 板书设计: ī 237。 ǐ 236。 ū ǔ 249。 ǖ ǘ ǚ ǜ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写 i、 u、 252。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 1.谁能按顺序说出 6 个单韵母 ? 2.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来读这 6 个单韵母,看看口型是怎么变化的 ?(口型由大变小。 ) 3.说一说,发哪一个口型最大 ?发哪一个口型最小 ?(发 a 的口型最大,发 u 的口型最小。 ) 4.学生读儿歌、读韵母,体会口型的变化。 5.站队游戏。 (教师发下六张卡片,持卡片的学生按照口令站队:口型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排成一横排或一纵队。 ) 二、练读四声。 1.按顺序读 a o e i u 252。 的四声。 2.打乱顺序再读。 3.听句子,找出句子中发这六个单韵母音的字。 今天下了一场小雨。 (了;雨。 )乌龟爱在水里游。 (鸟;里。 )阿姨去北京玩。 (阿;姨;去。 )水里的大白鹅在游泳。 (里;的;鹅。 )每天早晨,大公鸡就喔喔喔地叫。 (大;喔;地。 )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四线三格中的 i u 252。 ,指导观察。 2.说说 i u 252。 分别写在什么位置 ?(i 和 252。 都写在上中格, u 写在中 格。 ) 3.分解笔顺。 i 先写竖,再写点。 u 先写竖弯,再写短竖。 252。 先写 u,再写两点。 4.学生书空笔顺。 5.练习描红,指导书写。 (i 和 u 的点要写得圆而清晰, 252。 的两点先左后右。 ) 四、练习巩固。 将 i、 u、 252。 多写几遍。 五、游戏: “蝴蝶飞呀飞 ”。 教师在黑板上画六朵花,将六个单韵母作花心,将四个声调符号贴在彩色蝴蝶的身上,教师边说 “蝴蝶飞呀飞 ”,边拿声调符号安在花心部位的单韵母上,引导孩子认读六个单韵母的四声。 可以将花送给读得好的学生。 六、小结 :本课的学习中,同学学得较认真,课外时间也要多加练习。 作业设计: 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可以练习书写 i u 252。 . 课后反思: 认一认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 16 个汉字, “人、手、足、口、耳、目、牙、舌、木、金、火、水、石、山、土、田 ”,指导学生认识它们,初步理解意思,能够读准它们的字音。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 16 个汉字,能够读准它们的字音。 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点: 认读汉字 教学难点: 认读汉字 学情分析: 学生上学前,已经认 识了一些汉字,有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 教学构想: 教学时,就应该注意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学本课时,可从学生喜欢的故事人手,激发他们识字的愿望,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观察,找出字和图的联系。 再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将识字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采用多种形式认认、读读,帮助学生记住汉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 “人、手、足、口、耳、目、牙、舌 ”这些生字,并且做相关的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 趣。 1.我们班有一位故事大王,他能讲好多好多的故事。 今天他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事先了解,请班内能够自己读懂故事的学生提前作好准备。 ) 2.讲得真精彩 !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故事是怎么来的吗 ? 3.看来,只要认识了字,我们就能自己读故事、讲故事了。 二、出示插图,认读汉字。 1. (出示插图。 )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 2.学生自由交流。 3. (出示汉字。 )自由识记,数一数,你已经认识了其中的几个汉字 ? 4.指名认读。 对每个发言 的学生作适当的表扬激励。 5.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注意正音。 (“手 …„ 舌 ”是翘舌音, “足 ”是平舌音, “人 ”是前鼻韵母,特别要注意 “耳 ”的读音。 ) 6.指导读出韵味。 (“足 ”和 “目 ”押韵。 四个字一停,读出韵味来。 ) 7.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 (“口 ”字就像张大的嘴巴, “目 ”字就像睁大的眼睛 …… 这些字都是根据物体的形状变化而来的。 ) 8.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桌一人读一人听等。 ) 9.练习用生字组成词语,说一句话。 三、练习巩固。 1.摘苹果。 小黑板上事先画一棵苹果树,用硬纸片剪出一些苹果,写上 “人、手、足、口、耳、目、牙、舌 ”,让学生上来认读正确后,摘下来送给他 (她 )。 2.找朋友。 发下生字卡片,请一学生说:我找 “人 ”,我的朋友在哪里 ?持 “人 ”字卡片的学生则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3.补充拓展。 出示下列词语,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大人、小手、手足、一大口、人口、三口人 …… 作业设计: 读一读,认一认 板书设计: 人、手、足、口、耳、目、牙、舌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 “木、金、火、水、石、山、土、田 ”,能够读准它们的字音,并且做相关的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儿歌导入。 1.听老师读一段儿歌,说说这一段儿歌写了哪些东西。 红日圆圆,月牙弯弯,河水清清,火苗红红。 石靠着石,山连着山,一堆堆土,一方方田。 2.学生自由交流。 (我看到了 ……) 二、出示图文,读准字音。 1.看看图,认认字,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 2.小老师领读,教师及时正音。 (“水、山、石 ”都是翘舌音, “金 ”是前鼻韵母,注意读准。 ) 3.指导读出韵味来。 三、图文结合,识记字形。 1.读读汉字,看看图画,找找有什么相似之处,跟同桌交流一下。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及时表扬识记巧妙的学生。 3.教师小结:这些汉字也是由事物的形状变化来的。 在记它们时,只要仔细想想它们的样子,就能帮助你记住了。 4.用字组词,再说一个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摘苹果。 (出示生字认读。 )木、金、火、水、石、山、土、田。 2. 图和文字交朋友。 (发下图片和字片。 ) 3.认一认,读一读。 火山、水田、水土、金石、木头、石子、火山石。 4.猜谜语。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打一字:木。 ) 十加一。 (打一字:土。 ) 口里加个十,分成四小格。 (打一字:田。 ) 人字在中间,左右各一点。 (打一字:火。 ) 作业设计: 回家读一读这些字,认识它们,并且试着口头组词 板书设计: 木、金、火、水、石、山、土、田 课后反思: 汉语拼音第 3 课: b p m f 教材分析: 学会 4 个声母 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认识音节,学会音节的拼读方法,能正确拼读 b p m f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目标: 学会 4 个声母 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认识音节,学会音节的拼读方法,能正确拼读 b p m f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音节的拼读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声母在幼儿园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个别学生还存在着差距。 教学构想: 学生在学习了单韵母之后,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在 教学声母时,可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用学韵母时所掌握的图形与字形相结合并编儿歌的方法,来识记声母的字形。 从本课开始要学习音节的拼读,要遵循多读多练的规则并变化形式 (如争当小老师、开火车、小组接力赛等 )来练读,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在读中掌握拼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声母 b p m f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方有大佛,你去看过吗 ?能跟小朋友们介绍一下那儿的情况吗 ? 2.有一天,小红也跟着爸爸去看大佛,不仅看到了大佛,还懂得了不少知识呢。 3. (出示情境图。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 4.学学语境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大佛能看不能摸。 5.读词语,初步感知 b p m f 四个声母。 6.出示 b p m f。 二、教学声母。 出示表音表形图。 (1)仔细看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 (2)跟着读一读: bō,波浪。 指导读 b 的音。 (1)教师范读,学生仔 细听。 让学生听后说一说与单韵母的发音有什么不同 ?(从今天起,我们要认识拼音王国里的一个大家族 ——声母。 声母的发音与单韵母不同,要读得又轻又短。 ) (2)学生跟读,感受。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发 b 时,先双唇紧闭,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让气流爆发出来,发出的声音极轻极短。 ) 指导识记 b 的形。 (1)看看声母与图片,比较后,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2)分解笔画:先写竖,再写半圆。 (3)指导编口诀:右下半圆 b b b。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p m f。 (1)通过观察表音表形图,识记声母的字形。 小猴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告诉学生:爬坡的坡跟我们要学的一个字母 p 读音有点像。 (2)指导读音。 发 p 时,方法同 b,只是送出的气流比 b 强一些。 (用手掌放在嘴前感受气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