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干复习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代谢制度;( 3)激励约束制度;( 4)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 公务员职务分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个序列。 1 领导职务序列 共 10 个层次;非领导职务序列共 8 个层 次;我国公务员的级别分为 15级,与 12个职务层次相对应。 1 对国家公务员的奖励分为 :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分为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1 行政执行的一般原则 : ( 1)绩效原则;( 2)符合决策原则; ( 3)灵活变通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1 行政执行的主要方法: ( 1)行政手段;( 2)法律手段; ( 3)经济手段;( 4)教育手段。 1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行政合法;行政适当;行政公正。 1 行政职业道德包括 : ( 1)维护公共利益; ( 2)遵守法律法规; ( 3)忠于国家利益;勤勉负责。 1我国公务员行为规范 : ( 1)政治行为规范;( 2)廉政行为规范; ( 3)勤政行为规范; (4)社会公德规范。 1 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原则: ( 1)行政改革的系统原则; ( 2)行政改革的渐进原则; ( 3)行政改革的适度原则; ( 4)行政改革的国情适应原则。 1 在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目标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公共政策的功能 : ( 1)导向功能;( 2)控制功能; ( 3)分配功能;( 4)保障本方利益功能。 2 政策制 定的原则 :系统原则;协调原则;可行原则;合法原则;民主参与原则。 2 政策执行的原则 : ( 1)计划性原则;( 2)忠实性原则; ( 3)创新与灵活性原则。 2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领导目标。 2 领导权力可分为 :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调控权。 2 领导用权的原则 :民主原则、为民原则、合法原则、适时原则。 2 领导者素质的构成 :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心理身体素质。 2 领导能力的构成 :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 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2 领导者选拔任用的方式 :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 2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首长负责制和委员会制、层次制与职能制、完整制和分离制、集权制和分权制。 领导决策的四个程序 : (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 2)拟定方案,充分论证; ( 3)分析评估,方案择优; ( 4)慎重实施,反馈调节。 3 领导方式的三种类型 : ( 1)集权式、分权式与均权式; ( 2)强制命令式、自由放任式与教育激励式; ( 3)重人式、重事式与人事并重式。 3 基本领导方式 :实事求是的 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3 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全面系统原则、客观公正原则、民主公开原则、定性与定量统一原则。 3 领导干部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理性思维、科学决策、智慧操作、务实品格、健康心态。 法 律 法律 :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律的特征 : ( 1)普遍性、确定性和形式合理性; ( 2)国家性;( 3)强制性;( 4)正当性; ( 5)以权利义务设定为核心内容,通过权利义务关系来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 ( 6)阶级倾向性。 法律关系 是法律规范 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主体、客体和主要内容三方面构成。 法律原则的特点 :一是概括性;二是价值性;三是稳定性;四是灵活性。 法律效力的范围 分为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 法律责任 是指依据法律规范,社会主体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应该承受的合法负担,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发生拘束力的逻辑结果之一。 法律权利 ,是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感和资格,具体表现为权利人可以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法律义务是法律基于权利而给人以 负担的一种约束,具体表现为义务人基于权利人的权利而必须从事一定的行为或不从事一定的行为。 法治 又称法律的统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一种治国方法;法制一般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法律制定 ,就是通常所说的立法,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现阶段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1)科学性原则; ( 2)民主性原则; ( 3)合宪性原则。 1 我国立法大致要经历四个基本阶段 : ( 1)法律议案的提出; ( 2)法律草案的审议; ( 3)法律议案的通过 ; ( 4)法律的公布。 1 行政执法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 主要有以下特征: ( 1)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 2)执法的内容广泛; ( 3)执法活动以国家名义进行,具有强制性; ( 4)执法总体上具有主动性。 1 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 1)依法行政原则;( 2)公平合理原则; ( 3)效率原则。 1 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 具体包括: ( 1)职权法定; ( 2)法律保留; ( 3)法律优先; ( 4)行为依法;职权与职责统一。 1 法律适用 ,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他具有下列特征: ( 1)法定性; ( 2)权威性; ( 3)被动性; ( 4)独立性。 1 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 是正确、合法、及时。 1 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应贯彻下列原则 : ( 1)法治原则; ( 2)平等原则; ( 3)独立原则; ( 4)责任原则。 1 法律解释的方法主要有 : ( 1)语义解释;( 2)系统解释; ( 3)逻辑解释;( 4)目 的解释; ( 5)历史解释。 1 我国法律解释体制主要包括 : ( 1)立法解释; ( 2)司法解释; ( 3)行政解释。 法律监督 ,广义的法律监督泛指一切国家机关、政党、团体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对法律运行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2 法律监督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 ( 1)合法性原则;( 2)权利保障原则; ( 3)程序性原则; ( 4)公开性原则。 2 国家监督 是由国家机关以国家名义、以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进行的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主要包括: ( 1)权力机关监督; ( 2)行政机关监督; ( 3)司法机关监督。 2 社会监督 是由国家机关以外的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进行的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通常分为政治组织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公民的直接监督。 2 法律服务 是指基于与当事人达成的协议,运用法律及其知识、技能,依法帮助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的智力型服务活动。 2 我国目前的法律服务体系 主要有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事务所、社会公证机构、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构成。 2 法律援助 ,是指在国家设立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和特殊 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制度。 2 依法治国 ,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