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测专业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井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一次扣 10分。 ⑫ 矿井储量基础资料的收集提供工作不及时,造成储量数据错误,出现一次扣 2分。 ⑬ 未做好采区和工作面回采率的测算和业务监督管理工作,造成不合理丢煤。 出现一次扣 3分。 ⑭ 未做好采掘工作面停掘、停采位置的标定控制工作,造成不合理丢煤和破坏矿井永久性煤柱的,出现一次扣 3分。 ⑮ 矿井丢煤通知单的 发放不及时,造成丢煤的,出现一次扣 3分。 ⑯ 未做好矿井储量损失的报批工作,不能按规定程序报批各类损失的,发生一次扣 2 分。 ⑰ 矿井生产许可证的变更、延续、年检工作,矿井三率的年审工作和资源补偿费的减免工作,未及时准备好有关资料。 造成工作被动失误的,发生一次扣 2分。 测量专业主任助理岗位作业标准化考核细则 ⑪ 未按规程要求做好矿井测量工作,造成矿井发生测量事故的,发生一次扣 10分。 ⑫ 未做好矿井主要工程贯通测量方案的制定和井巷工程实测及复测复算,督促检查工作,造成贯通精度达不到要求的,发生一次扣 5分。 ⑬ 未安排做好导线控制测量的组织和检校工作,造成导线偏线的。 出现一次扣 2分。 ⑭ 由于检查、安排不及时,巷道透巷和安全通知单未及时发放的,出现一次扣 3分。 ⑮ 未及时安排为生产单位标定巷道中腰线的,出现一次扣 2分。 ⑯ 矿井开采地表变形观测工作安排不及时,出现一次扣 2分。 ⑰ 未及时安排做好矿井各种图纸的绘制审查工作,新测量导线资料未及时录入微机绘图系统,出现一次扣 2分。 ⑱ 确保各项测量工作符合矿井测量规程、矿井地测质量标准化标准。 集团公司地测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达到行业级。 一次达不到行业级扣 10分。 测量专业 业务组长岗位作业标准化考核细则 ⑪ 未做好矿井测量日常管理工作,造成矿井测量事故的,发生一次扣 10分。 ⑫ 未安排做好导线控制测量的组织和检校工作,造成导线偏线的。 出现一次扣 2分。 ⑬ 巷道透巷和安全通知单未及时发放的,出现一次扣 3分。 ⑭ 未及时为生产单位标定巷道中腰线的,出现一次扣 2分。 ⑮ 矿井开采地表变形观测工作安排不及时,出现一次扣 2分。 ⑯ 未及时安排做好矿井各种图纸的绘制审查工作,新测量导线资料未及时录入微机绘图系统,出现一次扣 2分。 ⑰ 测量资料未做到档案化管理,管理混乱的,出现一次扣 2分。 ⑱ 未做好仪器 工具的保养维修,导致仪器的精度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出现一次扣3分。 ⑲ 确保各项测量工作符合矿井测量规程、矿井地测质量标准化标准。 集团公司地测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达到行业级。 一次达不到行业级扣 5分。 1绘图专业业务组长岗位作业标准化考核细则 ⑪ 未安排做好全矿图纸配套及其它新需图纸的绘制,上墨、着色、修正、填图及复制工作,绘图工作出现失误的。 出现一次扣 2分 ⑫ 未做好采掘工程平面图月进度的填绘和季度交换图的填绘、着色上报工作,填图内容不准确出现失误的,出现一次扣 2分。 ⑬ 电子化矿图,资料输入不能及时成图,成图有错 误的,出现一次扣 2分。 ⑭ 确保各项矿井绘图工作符合矿井地测规程、矿井地测质量标准化标准。 集团公司地测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达到行业级。 一次达不到行业级扣 5分。 1测量专业办事员岗位作业标准化考核细则 ⑪ 未做好矿井测量日常管理工作,造成矿井测量事故的,发生一次扣 5分。 ⑫ 未做好导线控制测量的组织和检校工作,造成导线偏线的。 出现一次扣 2分。 ⑬ 巷道透巷和安全通知单未及时发放的,出现一次扣 3分。 ⑭ 未及时为生产单位标定巷道中腰线的,出现一次扣 2分。 ⑮ 矿井开采地表变形观测工作安排不及时,出现一次扣 2分。 ⑯ 新测量 导线资料未及时录入微机绘图系统,出现一次扣 2分。 ⑰ 测量资料未做到档案化管理,管理混乱的,出现一次扣 2分。 ⑱ 未做好仪器工具的保养维修,导致仪器的精度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出现一次扣3分。 1绘图专业办事员岗位作业标准化考核细则 ⑪ 未做好全矿图纸配套及其它新需图纸的绘制,上墨、着色、修正、填图及复制工作,绘图工作出现失误的。 出现一次扣 2分 ⑫ 未做好采掘工程平面图月进度的填绘和季度交换图的填绘、着色上报工作,填图内容不准确、不及时出现失误的,出现一次扣 2分。 ⑬ 电子化矿图,资料输入不能及时成图,成图有错误的, 出现一次扣 2分。 五、地测专业技术管理制度 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⒈ 凡地质构造复杂的回采工作面和掘进迎头,都要开展地质预报工作,预报发出后要经常到现场检查,验证预报质量,如发现预报和现场出入较大,不能指导生产,尤其是出现预报错误造成工程浪费事故时,都要认真分析原因,接受教训,改进预报工作,提高预报质量,真正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⒉ 井下所观测的断层,要进行复查,核对断层性质、产状落差和位置,断层位置要根据经纬仪点核定,检查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如发现原观测资料与实际不符或施工中因所提供的地质构造有错误, 要认真进行分析,找出判断失误的原因,如果因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造成经济损失的,要严肃处理,酌情进行经济处罚。 ⒊ 坚持每月一次水情排查制度,当井下发生水害事故时,在科长的领导下,要按照发生事故 ”三不放过 ”的原则,认真分析原因,检察有无水害预报、预报是否有错误,找出水患原因和责任者,写出分析报告,报矿长和总工程师,视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给予处罚。 ⒋ 根据地质工作质量标准,每季最后一个月中旬。 对地质水文地质工作质量全面检查分析一次,包括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台帐、素描图、日常用图、 “三书 ”、地质预报和水害预报、图 纸等,找出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⒌ 矿山测量要遵照测量规程的要求,及时、准确地给定中腰线,坚持对透巷、贯通、开口、停掘、停采线以及工程进度等的测量预报或通知单制度,按照集团公司、矿各级文件的各项规定,达到测量资料及时、准确并保证贯通测量的精度。 ⒍ 对于由于测量不及时、测量精度不够或施测、计算错误造成的质量事故,要在科长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事故分析,查明原因(时间、精度、施测、计算施法错误等),落实责任,写成书面报告,提出补救或改正措施,并视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给予处罚。 ⒎ 严格资源回收及储量管理,作到储量动态清 楚、数字口径一致、无虚假,预防丢煤通知单完善,储量变动各项批文、报告完整,矿井、采区、工作面结束后进行损失率分析和总结,每半年进行一次全矿井回收率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和总结,若三率(采区、工作面、全矿井回收率)三量(开拓、准备、回采)达不到规程或设计要求,要作为质量事故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并视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给予处罚。 地测资料定期分析、保管、 提供制度 ㈠地质(水文、储量)资料分析 ⒈ 加强对地质构造的分析,每月25号对本月所见断层全面分析一次,井下所见断层点,经分析认为是一条的要连起来。 根 据本月所见断层,预测下月将要遇到的断层,以便指导生产。 ⒉ 采区的构造综合图每季分析一次,分析落差较大的断层,在各段各水平所见位置及产状变化情况,由上层推到下层,由上水平推到下水平,作为地质预报的依据。 ⒊ 经常进行煤层可采性的分析,重点是可采煤层剥蚀面附近煤厚的变化情况,受火成岩影响情况,不稳定薄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发现变薄、分叉、尖灭等情况,及时分析研究并向总工程师汇报,适时停头并绘出素描图。 ⒋ 矿井充水性图每半年填绘一次并报集团公司,每月下旬根据月计划排查下月受水威胁的地点,预透点能进去的,提前进去调查积 水情况,及时提出水情水害预报,并于每月 28日前将排查月报表报集团公司。 ⒌ 每年 12月份,根据下一年度的计划安排,全面进行一次水情水害排查,查出井下、地面受水威胁地点,提出防治水措施和灾害预防计划,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⒍ 加强对井上下钻探、资料的分析,钻孔施工结束,认真鉴定岩芯,细致分析钻孔穿过的层位和构造,钻孔施工中有问题时,及时进行分析。 ⒎ 严格资源回收及资源管理,工作面、采区、全矿井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每半年进行一次全矿井回收率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和总结,并做好三量季报及储量年报工作。 ⒏ 每年底进行 一次煤岩对比分析,根据当年各石门穿过的岩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找出沿走向岩性和煤层间距的变化规律。 ㈡地质水文、储量资料保管 ⒈ 原始记录本统一编号,用完后,按时间先后顺序统一存放,妥善保管,腾抄副本,分层、分水平编号保存,要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 ⒉ 采区地质资料装入本采区资料袋里,逐步积累资料,采区结束后封好存档。 ⒊ 图纸资料、卡片要分类分橱存放,有目录索引,逐步达到系统化、档案化。 ㈢地质资料提供 ⒈ 技术科、设计室及施工单位所需地测资料,必须通过委托书通知地测专业组以便按时提供所需资料,提前时间如下: ① 矿井技术改进、扩建、水平延深等设计所需地质资料应在设计前3~5年通知地测专业,地质资料在正式设计前半年交付。 ② 采区设计所需地质资料,至少在设计前二年通知地测专业。 ③ 掘进各类巷道所需地质资料,提前一个月通知地测专业。 ④ 回采工作面所需地质资料,提前半个月通知地测专业。 ⒉ 按时提供采区、掘进和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内容必须齐全,达到规程要求,提供时间不得超过下述规定: ① 采区地质说明书,必须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交付。 ② 掘进地质说明书必须在施工前15天交付。 ③ 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必须在采面掘出后5天内提 交。 ⒊ 在本矿范围内为各单位提供一般地质资料由工程师审查,为矿外有关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或上报表格,需经科长和总工程师审查后方可提供或上报。 ㈣测量资料定期分析保管制度 ⒈ 对于测量的各种原始资料都要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并分地点按顺序存放在资料橱中。 ⒉ 对测量原始数据,要及时计算并把计算经过整理成册(成果台帐),要分析采区分煤层、按顺序放在资料橱中。 ⒊ 要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误差的大小,对大型贯通工程,测量要作误差预计,并编制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贯通后要进行误差分析,写出分析总结报告,用以指导今 后的生产。 ⒋ 要加强开采沉陷的研究,编制岩移观测站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观测资料要按设计规定及时整理、分析,绘制各种沉降图,并及时写出总结报告,以便求出本井田的岩移参数。 ⒌ 我矿各单位需要测量资料时,须先填《提供测量资料卡》后方可提供,外来的人员需要测量资料时,需经科长同意总工程师签字后方可提供。 ⒍ 采掘工程平面图要及时填绘,交换图每月与集团公司及有关单位交换一次,集团公司每季与省局交换一次。 地测仪器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制度 ⒈ 地测专业组建立仪器保管制度,所有地测仪器设备分类存放,入箱上锁,并设总登 记本和反映设备完好状态的卡片实行档案化管理。 ⒉ 科长及分管科长对仪器设备的增减维修和安全负责,实行专业业务负责使用保管,并按国家计算检查规范要求,定期进行检校,及时将检校、校正结果填在设备卡片及总登记本上。 ⒊ 凡使用仪器设备人员必须熟悉其性能和具有熟练操作技术,用前检查,用后维护,保养入箱上锁。 如发现仪器有毛病或其它问题,应及时汇报分管科长,并提出整改意见。 ⒋ 因对使用、维护、保养不当造成损坏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经济罚款。 ⒌ 仪器设备一般不准外借,特殊情况必须经领导批准。 ⒍ 对经纬仪、水准仪等贵重仪器使 用时在井下要一人观测一人监护,井下使用的钢尺、皮尺必须当天擦拭清洗干净后交保管室存放。 ⒎ 流速仪要按规定定期校验,每次测水以后,要及时将仪器擦拭干净,保持仪器完好,并及时将仪器放入箱内上锁。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 ⒈ 向上级机关呈报有关范围提供的所有矿图,都必须经地质、测量技术负责人和总工程师审查、批准方可报出。 ⒉ 采掘工程平面图每季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全、计划、通防、地测部门进行一次全面审查。 ⒊ 矿井改扩建、水平延深、采区、主要大巷等设计所需的地质说明书需经地质技术负责人和总工程师审查,报集 团公司审批后方可提交设计部门使用。 ⒋ 一般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必须经地质技术负责人审核,科长签字后方可提供生产施工单位,凡受水威胁的掘进迎头和回采工作面说明书,需经科长和矿总工程师审批。 ⒌ 重大贯通工程的测量设计须经测量负责人审核,报总工程师签发后,报集团公司审批。 ⒍ 地表、岩移观测站的设计、资料总结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查后,报集团公司审批。 ⒎ 对每季末进行测算,统计编制矿井 “三量 ”及开采量、损失量的统计表,需经矿总工程师审查后报集团公司,并同时报分管掘进和生产准备的矿长或副总工程师。 ⒏ 对年末 进行了测算、统计、编制的矿井储量的各种图标,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查,矿长同意后上报集团公司。 ⒐ 煤柱留设和工作面停采线的确定,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停采线由地测专业组到现场标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⒑ 地质预报、水害预报、井巷贯通预透通知单、井下探放水通知单、均需经过负责人审核,科长签字报矿总工程师审查后方可发放,井下重大探放水工程设计及施工需报集团公司批准。 ⒒ 矿领导或有关部门向地测专业组所要求的资料图件,经过业务负责人和科长审阅同意后,再正式提交。 ⒓ 矿井地质报告、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报告需报集团公司审查后,报省局审批。 ⒔ 严格储量变动的审批条件,转入、转出、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由 地测专业组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