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投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域。 项目性质属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血防工程结合项目。 项目区基本农田编号 GB102020 GB102100 GB10220 GB10220 GB102400GB102500 GB102600 GB102307 GB1028002。 8 项目区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地处汉川市西北部 , 涉及新堰镇东湖沟村、袁李村、冯湾村、六合村、冯新村、杨业村、保丰村、良湾村共 8 个行政村。 东起十号渠,南抵赤韩渠,西至三号渠,北至中支河。 项目区介于 东经 113176。 26′15″~113176。 33′45″,北纬 30176。 40′00″~ 30176。 43′30″之 间。 所 在 图 幅 H494764, H494849, H494857。 项目区地貌类型 项目区为平原地貌,地势平坦 低洼,属平原湖区。 项目规模、总投资及亩均投资 该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为 公顷,总投资 万元,单位面积投资 元 /亩。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 项目区涉及新堰镇东湖沟村、袁李村、冯湾村、六合村、冯新村、杨业村、保丰村、良湾村共 8 个行政 村。 项目区内土地权属为集体所有,土地权属现状与登记发证时的情况一致,土地权属界限清楚,无边界纠纷,有利于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整理。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 项目区经过土地整理后,预计可增加耕地面积 公顷,新增耕地率为 %。 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工期 1 年,建设时间从 2020 年 1 月到 2020 年 12 月。 9 2 项目区概况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项目区地处汉川市西北部新堰镇,介于东经 113176。 26′15″~ 113176。 33′45″,北纬 30176。 40′00″~ 30176。 43′30″之 间。 所在图幅 H494764, H494849, H494857。 地形地貌 项目区为平原地貌,地势平坦且较低洼,属平原湖区 ,田面 高程在~ m 之间,最大高差为。 地面坡度小于 2 度。 地表被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厚度较大。 土壤 项目区位于平原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砂土、油砂土、砂壤土、灰潮土水稻土。 土层深厚,耕作层在 m 以上,土壤通透性好,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PH值在 ~ 之间。 项目区内土壤保肥性能较强,有机质含量在 %左右,属中等偏高,全氮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低,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低。 植被 项目区属于人工植被区,主要包括农作物植被和水生植物植被。 农作物植被主要是稻、棉、杂粮、麦、油、豆等,水生植物被主要是莲、菱角等。 水文与工程地质 项目区可供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组成。 项目区地表水丰富, 水网 10 密布。 区内降雨丰沛, 均降水量为 mm 左右, 地表径流量大。 项目区周边客水来源为 汉江 、 中支河。 项目区内南北向有三号渠至十号渠以及黄家渠等 主要渠 道,东西向有新村渠、新虾渠、东湖沟主渠、赤韩渠 等 ,三号渠 、 十 号渠以及 新村渠 与中支河相连。 项目区为江汉平原沉降带地质,表层被第三系和第四系覆盖。 区内地下水质较好, 达到饮用标准。 自然灾害 项目区所在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渍涝 、 伏旱、低温阴雨、大风、冻害。 本区的渍涝灾害主要为春涝和夏涝。 春涝多由连日阴雨造成,夏涝多由连日大雨造成。 由于项目区地势比较低洼, 渍水 通过农田沟渠 汇入 主沟渠 , 中支河 外江水位高,需要强排至 中支河。 由于项目区内的排灌站运行多年,设备老化, 部分已经损坏,提排能力不足 , 加上 主 干 渠 淤积严重,排水不畅, 因此渍涝成为本区的最主要自然灾害。 由于降雨 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夏季易发生伏旱,平均十年四至五遇 ,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干旱也是 本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之一。 低温阴雨发生在春播期间,北方冷空气南侵,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导致早稻烂秧、棉苗烂根。 盛夏高温主要出现在七、八月份,对中稻抽穗、扬花、棉花开花结桃有一定影响。 大风出现在冷暖气流交替的 35 月和 11 月,北方冷空气急速南下,形成大风,一般伴随着寒潮、雷雨、冰雹等恶劣天气。 冻害主要出现在 12 月至 2 月之间,冬季北方极地冷高压空气南侵市 11 境,伴随大风,降温和降雪,产生冰冻,对农作物产生冻害。 资源条件 农业气候资源 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丰沛,雨热同步,四季气候分明。 春季冷暖多变,雨量递增;夏季炎热潮湿,雨量不均;秋季日暖夜凉,雨热同步;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 年均气温为℃ ,年均降水量为 左右,平均年蒸发量为 1030mm,年平均总日照时数约 小时,年太阳光能总 辐射 量 100~ 107kc/cm2,年有效积温 3650~ 3680℃ ,无霜期较长,一般为 245~ 265 天之间,因项目区地处过渡性季风气候区,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时 有东南风,冬季多寒潮和西北风,历年日均风速为 ~ ,年均风级在 2~ 4 级之间。 由于项目区太阳光能年平均总 辐射 量在 100~ 107kc/cm2 之间,从季节分配来看,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变化为单峰型,七月份最多,为 千卡,十二月份最少,仅 千卡。 植物生长期间的辐射量(平均气温 ≥3℃ 期间)为 千卡,占年总辐射量的 %,辐射量的这种季节分配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是十分有利的。 项目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在 ℃ 左右,气温的变化在年内具有热在七月、冷 在元月,春秋升降快,呈单峰型变化特点,有利于春耕、春种,豆、棉、稻播种;水温较气温升降慢,冬季气温低于水温,十一、十二月水温比气温高 ℃ 以上,而流动水系夏季水温低于气温,不流动水系春季水温低于气温 1℃ 左右,由此看出,水温只有二个月在 10℃ 以下, 12 极端水温差值小,极端最低水温高于 0℃ ,水温年变幅仅 ℃。 因此,对水下动植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地温影响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速度,并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由于 3~ 11 月各层地温均在 10℃ 以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 项目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优 势: ( 1)降水充沛,地表水资源丰富。 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左右,平均年蒸发量为 1030mm,大气降水的 %形成了径流,其中地表径流占降水的 %,入渗补给地下水占 %,蓄水量在降水总量中所占比例大,属丰水区,供利用的地表水资源丰富。 ( 2)外来客水量丰富。 中支河流经项目区的北部,三号渠 、 十号渠 、黄家渠与中支河相连,为区内灌溉水源。 ( 3)地下水资源丰富,贮存条件好。 平原湖区埋藏较浅,地下水深在 ,含水层厚 30~ 50m,易于开 采。 生物资源 项目区生物资源主 要有: ( 1)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水生植物主要有莲、藕、菱角、荸荠;水生动物主要有虾、龟、蟹、鳖等;鱼类主要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等 10 余种。 项目区具有发展 水生 栽 培业和 水产 养殖业的较好条件。 ( 2)特产资源品种主要有桃、桔、葡萄、梨、药材、食用菌等。 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涉及新堰镇东湖沟村、袁李村、冯湾村、六合村、冯新村、杨 13 业村、保丰村、良湾村共 8 个行政村,人口计 13567 人,耕地总面积 公顷( 22161 亩),人均耕地 亩。 农民人均年收入为 3222 元,农业生产以种植 棉花、 稻 谷 为主 ,其次是油料和其它经济作物,项目区农村经济情况见表 21。 表 2- 1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调查表 序 号 村名 人口 (人 ) 劳动力 人口 (人 ) 耕地面积 (亩 ) 人均耕地 (亩 /人 ) 年人均收 (元 ) 1 东湖沟 952 474 2282 1880 2 袁李 1311 627 2468 1750 3 冯湾 1626 754 2521 1950 4 六合 2108 865 3196 1910 5 冯新 2020 1196 3338 1750 6 杨 业 1625 630 2069 1860 7 保丰 1886 692 3142 1720 8 良湾 2059 696 3145 1850 合计 13567 5934 22161 1834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涉及 新堰镇 东湖沟村、袁李村、冯湾村、六合村、冯新村、杨业村、保丰村、良湾村共 8 个行政村。 项目区总建设规模面积 公顷(不包括非建设规模的居民点、林地、主沟渠、养殖水面、公路用地和墓葬地面积)。 其中, 耕地 公顷,占建设规模面积的 %,其中 , 水田面积 公顷,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旱地面积 公顷,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 由于灌溉渠道和排水设施不够完善,常常造成旱时灌不上, 14 涝时排不出的现象,农田产出率较低 ,经改造后可以成为高产农田。 项目区农村道路用地 公顷,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建设标准低,多 为土路 , 没有构成道路网 , 农产品运输 不 方便。 项目区田块破碎,田坎系数大,经过田块归并,可以减少田坎占地面积,增加耕地。 项目区的田间沟渠占地 公顷,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 的 %,由于项目区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平且较低洼,夏秋多雨季节容易产生内涝,项目区田间排水沟年久失修,淤积、老化严重,项目区内涝水量经常需要强排,因此项目 区的排水沟必须合理规划;项目区的现状灌溉渠道全是土质结构,而且 多是灌排两用,渠道布置不合理,占地面积大。 项目区废弃坑塘 公顷,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这些坑塘一些是养鱼池长期不用淤积变浅变小,一些是田间低洼积水坑,通过土地平整可以成为良田。 与此同时,项目区土地利用也不尽充分:项目区有些零星的荒草地,占地面积 公顷,占项目区建设 规模面积的 %,这些未利用地一般宜耕。 通过对项目区的灌排设施的高标准配套,对项目区的荒草地、废弃坑塘、田间沟渠、田坎的统一整理,项目区可以达到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率的要求,而且整理后的农田全部达到高产田标准。 项目区各村土地利用现状见附表 1。 基础设施条件 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 1)排水系统: 新堰镇位于汉川西北部,地势在汉川市属于低洼地带,内涝严重。 项目区北部边界 是 中支河,为承泄区。 区 内 河沟纵横 , 西南部:纵向支沟有 15 三号渠、四号渠、五号渠、六号渠、七号渠,横向主干沟有东湖沟主渠、赤韩渠, 构成项目区西南部的排水网,雨水通过这个排水网最后汇集到 东湖沟主渠 , 通过 东湖沟泵站强排至中支河。 东部:纵向支沟有黄家渠、八号渠、九号渠 、 十号渠 ,横向主干沟有新村渠 、新虾渠 , 雨水通过这个排水网最后汇集 到 新虾渠、 十号渠 ,并 通过新堰泵站、联丰泵站强排至中支河。 目前 区内渠道淤塞严重,调蓄能力差 , 加之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老化落后,泵站提排能力明显不足。 三个泵站情况如下: ① 新堰泵站 位于新堰镇政府驻地北部中支河边,功能为灌排两用,雨季新堰泵站将汇入新虾渠的水强排至中支河,干旱季节 打开防洪总闸,将中支河水引入,提水到新虾渠。 设备状况如下: 7 台水泵总功率 815 kw,设计流量 9m3/s。 其中 5 台100 kw 混流泵, 2 台 155 kw 轴流泵,扬程 ,配电柜 4 部,分柜 2 个。 其中 2 台轴流泵不能运行,要求更换。 水工建筑物状况:泵房建筑良好,4 个闸门要求更换或重建。 其中 : ① 防洪总闸为砼闸门板,已坏,需要更换; ② 灌溉 新虾渠上 无节制闸, 水位难以抬高, 需要新建; ③ 出水池泄洪闸、灌溉闸已坏,需要更换; ④ 建拦污栅; ⑤ 支沟上游 200 米原老闸要求拆除,影响行洪。 ② 东湖沟泵 站 位于东湖沟 主渠 ,功能为灌排两用,雨季东湖沟泵站泵站将汇入东湖 16 沟的水强排至中支河,干旱季节打开防洪总闸,将中支河水引入,提水到东湖沟、三号渠。 设备状 况如下: 5 台混 流泵,总功 率 345 kw ( 70kw+80 kw *2+60kw+55kw),流量 , 水泵基本损坏,要求全部更换。 500 kw变压器被盗 ,需要购买。 水工建筑物状况:泵房地基沉陷, 泵房 年久失修,需要拆除重建。 4 处闸门要求更换或重建: ① 引河防洪总闸为 u 砼闸门板,不能止水,已坏,需要更换; ② 东湖沟缺乏灌溉节制闸, 无法抬高水位,需要新建; ③ 出水池泄洪闸、灌溉闸已坏,需要更换; ④ 建拦污栅。 ③ 联丰泵站 位于十号渠与中支河交汇处,功能为十号渠排涝。 设备状况如下: 5 台混流泵,总功率 480 kw( 100kw 4+80kw1),流量。 其中 1 台 80kw 和 2 台 100 kw 已经损坏,要求更换。 进水管部分破损 , 要求更换。 需要更换电容补偿柜 1 台, 115 kw 起动柜 3 台,配电柜 3 台。 泵房砖结构,良好。 水工建筑物状况: ① 出水池(深 *宽 5m*长 25m)要求加固,三面光,地铺砼; ② 出水池泄洪闸闸门要求更换或重 建 ,泄洪水槽道冲刷严重,加减冲池; ③ 引河防洪总闸闸门槽为二期浇注,有加大漏缝,洪水大时使闸门板变形,不能关或提起。 需要对矩形漏缝 (30cm*25cm)浇砼。 启闭台上小屋净。省级投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二)审计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对单位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三)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 审计范围及时限 第七条 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集团所属各职能部门和各事业部、子公司。 第八条 内部审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局部审计。 第四章 审计内容 第九条
点值递进率。 所有代表性岗位的人员工资划归入不同工资级别。 提交奖金分配方案。 1 周 薪酬方 案 最终提交 顾问提供最终的薪酬方案 顾问向客户讲解,并协助客户落实实施 顾问 包括下列内容: 岗位序列(职级图) 薪资结构( 幅度、级差、薪资标准范围) 代表性岗位人员的薪资分别(红圈绿圈)以及整合办法 奖金分配办法 不包括下列内容: 计件工资制的人员薪酬
作答,在试卷作答,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1.执行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B=。 12.已知 5()ax 的展开式中 2x 的系数为 41 1, { } ( , 0 )k x a R aa 的展开式中 x 的系数为 2k ,则 12kk。 13.已知00 , ( c o s sin )aa x x d
面距法兰盘表面约 10mm,无电缆出线者在法兰处加一与原法兰盘厚度相同,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的钢板严封 ,操作机构要灵活、 可靠; XX 矿井下采区变电所安装措施 4 线路连接:电缆应固定可靠、芯线应绝缘良好、长度合适、排列整齐、压线正确,接地应符合以下规定:见接地系统安装。 六、 隔爆变压器安装: 隔爆变压器在地面经检修,电气试验合格 确定电压等级 后经 XX 矿电管组贴上防爆合格证
电场 需要检测的 单个风电机组 ,以及 风电场 并网点,进行 风电场 并网性能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 安排 实现各种测试工 况;依据检测报告,审核批准 风电场 正式并网。 3 风电场并网检测基本要求 当接入同一并网 点的风电场装机容量超过 40MW时,需要向调度 机构 提供风电场接入电网测试报告;累计新增装机容量超过 40MW,需重新提交测试报告; 风电场在申请接入电网测试前 ,应
功补偿设备类型、补偿容量 安装具有自动电压调节能力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动态调节的响应时间不大于 30ms, 每期工程(装机容量不超过 50MW)补偿容量应满足 6~ +12MVar 的最低要求;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 满足 在风 9 序 号 负责 专业 项目 验收要求 验收 结论 签字 电场各种工况下 全容量在线动态调整 的要求。 6 运行 方式 主变类型、容量 配置有载调压变,变比和容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