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三年高考物理精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磁场,磁场宽度为 s。 一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MN 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受到 F= + ( N)( v 为金属棒运动速度)的水平力作用,从磁场的左边界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得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均匀 增大。 (已知 l= 1m, m=1kg, R= , r= , s= 1m) ( 1)分析并说明该金属棒在磁场中做何种运动; ( 2)求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 3)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 v 随位移 x 的变化规律满足 v= v0- B2l2m( R+ r) x,且棒在运动到 ef 处时恰好静止,则外力 F 作用的时间为多少。 ( 4)若在棒未出磁场区域时撤去外力,画出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位移的变化所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图线。 解析: ( 1)金属棒做匀加速运动, R 两端电压 UIv, U 随时间均匀增大,即 v 随时间 均匀增大,加速度 为恒量 ; ( 2) F- B2l2vR+ r = ma,以 F= + 代入得( - B2l2R+ r ) v+ = a a 与 v 无关,所以 a= ,( - B2l2R+ r )= 0 得 B= ( 3) x1= 12 at2, v0= B2l2m( R+ r) x2= at, x1+ x2= s,所以12 at2+ m( R+ r)B2l2 at= s 得: + - 1= 0, t= 1s, ( 4)可能图线如下: 20xx 年高考题 一、 选择题 1.(08 宁夏理综 1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 .两图象在 t=t1时相交于 P 点 ,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 Q,△ OPQ 的面积为 t=0 时刻 ,乙车在甲车前面 ,相距为 ,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 t′ ,则下面四组 t′和 d 的组合可能的是 ( ) A. Sdtt  ,1 B. Sdtt41,21 1  [ 来源 : 学 amp。 科 amp。 网Zamp。 Xamp。 Xamp。 K] C. Sdtt 21,211  D. Sdtt 43,211  答案 D 解析 假设 t′ =t1,由 vt图象可知在 t1时刻 v甲 =v乙 ,由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若在 t1 时刻第一次相遇 ,也就不会存在第二次相遇的问题 ,与已知条件两次相遇相矛盾 . 当 t′ =21t1时 ,v 乙 v 甲 ,发生两次相遇是 可能的 . 对于乙:822,21 111 ttx vvvv  乙乙乙 tt 对于甲: x 甲 =v乙xdt 21 所以:82 11 td vv t,183 td v 因为12tS v,所以 Sd43. 2.(08 广东 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 ,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 始一段时间内的 vt 图象 ,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 ,用虚线作近似处理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t1时刻 ,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0~ t1时间内 ,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t1~ t2时间内 ,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t3~ t4时间内 ,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BD 解析 如右图所示 ,t1时刻 ,实线上 A 点的切线为 AB,实际加速度为 AB 的斜率 , 由图可知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小于实际加速度 ,故选项 A 错误;在 vt 图象中 ,位 移等于所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 ,0~ t1时间内 ,虚线所对应的 位移大于 实线所对应的位移 ,由tsv知 ,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故选项 B 正确;在t1~ t2时间内 ,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小 ,故选项 C 错误; t3~ t4时间内虚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此线反映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 故选项 D 正确 . 3.(08 山东理综 17)质量为 1 500 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 ,vt 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求 ( ) 25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l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 l0 s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 25 s 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答案 ABD 解析 由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这样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合力 ,由 v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 示位移大小 ,位移除以相应时间就求出平均速度大小 ,由力和位移可求出合外力的功 . 4.(08 全国Ⅰ 15)如图 ,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 ,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 ,右端与一小球相连 .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 ,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速运动 做减速运动 答案 AD 解析 研究对象小球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弹簧对小球的弹力 ,方向水平向右 ,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向性可知 ,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由于小球的速度方向可能向左 ,也可能向右 ,则小球及小车的运动性质为:向右的加速运动或向左的减速运动 . 5.(08 广东理科基础 10)如图 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 =1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 t=5 s 时物体 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3 s 内物体的位移为 m 答案 B 解析 t =1 s 时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m/s2。 t=5 s 时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m/s2;第 3 s内的位移为 3 m;物体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小 . 二、非选择题 6.(08 四川理综 23)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 ,当 B 车在 A 车前 84 m 处时 ,B 车速度为 4 m/s,且 以 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 ,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 .A车一直以 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 12 s 后两车相遇 .问 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 答案 6 s 解析 设 A 车的速度为 vA,B 车加速行驶时间为 t,两车在 t0时相遇 .则有 0ts AA v ① ))((21 02 ttat B  atts BB vv ② 式中 ,t0 =12 s,sA、 sB分别为 A、 B 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 .依题意有 sss BA  ③ 式中 s= 84 m,由①②③ 式得   0)(22 02  a stAB0 ttt vv ④ 代入题给数据得 vA=20 m/s,vB=4 m/s,a=2 m/s2 有 t224t+108=0 ⑤ 式中 t 的单位为 t1=6 s,t2=18 s ⑥ t2= 18 s 不合题意 ,舍去 .因此 ,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 6 s 7.( 08 全国Ⅰ 23) 已知 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 .AB 间的距离为 l1,BC 间的距离 为 l2,一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出发 ,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 ,依次经过 A、 B、 C 三点 ,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 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 O 与 A 的距离 . 答案 )(8 )3( 12221ll ll  解析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到达 A 点的速度为 v0,通过 AB 段和 BC 段所用的时间为 t,则有 201 21 attl v ① 222 021 attll  v ② 联立①②式得 212 atll  ③ tl 021 23 vl ④ 设 O 与 A 的距离为 l ,则有al 202v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8 )3( 12221ll l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