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接,距 XX 运距 30km, 矿区 至渝遂高速路 XX 出口 25Km, 距成渝高速路永川路口 34km,交 通方便。 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矿区属单斜构造,矿区海拨标高 +360~ +724m,相对高差 +364m,属浅切割构造剥蚀低山地貌。 区内无常年性河流,但横断沟谷较发育,各主要含水层均有出露。 矿区属背斜构造,地势较陡。 三、气象及地震 矿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丰沛,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多绵雨,四季分明的特点。 降雨集中在 5~ 9月。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1056mm,年雨日一般在 152 天,年均气温 ℃,年无霜期 325天。 矿区无大的地表水体,第四系冲沟较发育,地表水大多沿冲沟排泄出矿 区。 矿井主要充水水源是大气降水的渗入和岩溶裂隙水、含水层、老窑积水。 含水层在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裂隙岩溶管道渗入,经采空区渗入巷道。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基本地震烈度为 6 度。 8 四、矿区经济概况 区内人口主要从事农业,次为矿产开发 (以煤炭为主 ),少数从事商业、运输等。 粮食及经济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 当地剩余劳动力多,村民渴望兴建煤矿,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矿井开采现状 兴民煤矿始建于 1981 年, 1982年投产,建矿至今,现属私营企业。 现矿井法人代表:张 代志。 由于企业资金雄厚,此次项目扩建资金全部自筹。 该矿建矿时,已在西河镇干堡村八社主明斜井东侧建有工业广场,矿井开采须家河组上煤组( T3xj5)外大连、双连煤层和中煤组( T3xj3)中连、中大连煤层,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 20kt/a,采用明斜井 +暗斜井开拓。 明斜井落平于 +350m 水平后,作暗斜井开拓上煤组;从 +350m 水平作石门开拓中煤组。 使用倒台阶采煤法采煤。 井下采用人力推车运输,地面采用汽车运输。 20xx 年以来,矿井实际产量已达22kt/a。 井田许可开采标高: +375m~ +100m标高,矿区面积。 开采煤层: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 T3xj5)外大连、双连煤层和三段( T3xj3)中连、中大连煤层。 该矿井现保有煤炭资源储量( 2M22) 460kt。 其中外大连煤层 77kt,双连煤层 137kt,中连煤层 111kt,中大连 135kt,此储量以渝国土储占审字〔 20xx〕 110号文予以审查通过。 兴民煤矿东北面与 XX 县永加镇新六煤矿 相邻,西南面与 XX 共和煤业有限公司 相邻,双方无矿权纠纷,相互签定了互保协议(互保协议附后),无争议。 详见插图 2:相邻矿权关系平面图。 六、矿区工 程地质条件、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区情况 9 本井田以中厚层状 一套湖沼相沉积碎屑岩 和中至厚层块状碳酸盐岩类地层构成,地质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工程地质岩组软硬相间分布,软弱夹层及局部破碎带和饱水岩石影响岩体稳定,地层岩性组合较复杂,地表岩溶不发育,岩体完整性与稳定性较好,岩石抗压强度较高,矿体顶底板围岩较稳定,地下水无较大的静水压力;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如崩塌、滑坡、地裂缝、塌陷等,工程地质条件中等。 总体上 ,兴民 煤矿 井田工程地质条件中等。 区内没有森林公园、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国家保护区。 七、现有电源、水源情况 现有电源情况: 矿井供电现有一回来自永川供电局的 6KV高压线输到井口 , 距离约5Km; 二回电源来自附近长河电厂 6KV煤矿供电专线, 距离约。 两回电源在井口变电所内用高压开关控制后,分别安装变压器供地面及井下用电。 本次扩建后矿井供电负荷增加不大,供电线路富裕,各配电装备经改造后满足扩建后要求。 现有水源情况: 矿井生产、生活用水取自山上砂岩内流出的泉水 ,水质较好, 通过高位水池 直接供给浴室、锅炉、食堂、机修、变电所、办公室等用水。 用管路送至地面贮煤仓洒水系统等用水点及井下防 尘洒水用水点和井下防尘。 另外取自井下平硐内有一处岩 溶 水(自取水点用管路引出地面)可作为防尘洒水用水点和井下防尘水源的补充。 该矿区属于山坡地貌,山上泉水 水源充足,其供水有保证,可充分满足矿井 扩建 后生产及生活用水需要。 10 第二节 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一)井田地层 矿山地层较简单,除出露少许侏罗系下统珍珠组( J1zh)紫红色泥岩地层外,其余均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 T3xj)地层,按其沉积旋回及岩性特征划分为六个岩性段,现从下至上分述如下: 第一段( T3xj1)下煤组: 深灰~黑灰色泥岩、粉砂质泥质,含煤 2~ 4 层,段厚不详。 本段在矿区范围内出露不全。 第二段( T3xj2)碎屑岩段: 为一套浅灰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斜纹层理发育,厚104~ 147m。 第三段( T3xj3)中煤组: 深灰~灰黑色薄层泥岩,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含煤层(线)三层,煤层总厚 ~ ,本矿井已查明中大连和中连煤层为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 段厚 51~ 95m。 第四段( T3xj4)碎屑岩段: 浅灰色中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自下而上粒度由粗变细,厚 116~118m。 第五段( T3xj5)上煤组: 灰~灰黑色薄层泥岩 、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其顶部以灰色薄层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与上覆第六段分界;底部以灰色粉砂岩与下伏第四段分界,含煤、菱铁矿结核,含 5~ 9 层煤(线),煤层总厚 ~ ,局部可采煤层有外大连、双连煤层。 段厚 90~ 115m。 第六段( T3xj6)碎屑岩段: 11 浅灰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偶夹薄层状灰色砂质泥岩及菱铁矿结核。 厚度 34~ 46m。 (详见插图 3:兴民煤矿煤系地层综合柱状示意图) (二)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西山背斜中段东翼,该部位断裂稀少,矿区属单斜构造,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区内地层呈单斜产 出,地层走向 N45186。 ~ 55176。 E,倾向 E135186。 ~ 145176。 S,倾角 40176。 ~ 60176。 ,平均 44176。 区内无大的断裂存在,属构造简单型矿山。 二、煤层及煤质 (一)煤层 ①、外大连煤层 产于须家河组五段( T3xj5)中上部,俗称上煤组。 上距六段( T3xj6)砂岩底界 15~ 40m,为单一煤层,厚 ~ ,平均厚 ;倾向E135176。 ~ 145176。 S,倾角 45176。 ~ 55176。 ,浅部较缓,深度至 +350m标高以下变陡,平均倾角 55176。 ,顶、底板均为粉砂质泥岩或粉砂岩;最小埋深 90m,最大埋深 310m,走向长 2530m,水 平投影宽 160~ 200m,在井田范围内,Ⅰ剖面线以北 1520m 段煤层,平均厚 ,Ⅰ剖面以南及北段煤层厚度变薄至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为局部可采煤层。 ②、双连煤层 产于须家河组五段( T3xj5)中下部,俗称上煤组。 上距外大连煤层 30~45m,为复合煤层,二分结构,上分层厚 ~ ,下分层厚 ~,中部夹矸(泥岩)厚 ~ ,煤层净厚 ~ ,平均厚;煤层产状及变化特征与外大连煤层一致;顶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最小埋深 130m,最大埋深 360m,走向长 2530m,水平投影宽 80~ 205m,在井田范围内延伸较稳定,厚度变化中等,全区可采。 下 12 距四段( T3xj4)砂岩顶界 15~ 25m。 ③、中连煤层 产于须家河组三段( T3xj3)中上部。 上距四段( T3xj4)砂岩底界 1— 3m,为单一至复合煤层,主石门以南具单一结构,厚 ,主石门以北为二分结构,上分层厚 ~ ,下分层厚 ~ ,中间夹矸(泥岩)厚 ~ ,煤层净厚 ~ ,平均厚 (注:夹矸厚度大于夹石剔除厚度,按规定天 炭不可采);倾向 E135176。 ~ 145176。 S,倾角45176。 ~ 55176。 ,浅部较缓,深度至 +350m 标高时变陡,平均倾角达 55176。 ;顶、底板均为泥岩;最小埋深 120m,最大埋深 390m,走向长 1250~ 1285m,水平投影宽 185m,在井田范围内延伸较稳定,煤层厚度变化中等,全区可采。 ④、中大连煤层 产于须家河组三段( T3xj3)中上部。 上距中连煤层 2~ 4m,为单一至复合煤层,主石门以南为单一结构,煤层厚 ,主石门以北为二分结构,上分层厚 ~ ,下分层厚 ~ ,中间夹矸厚约 ,煤层净 厚 ~ ,平均厚 (注夹矸厚度>夹石剔除厚度,按规定地炭不可采);煤层产状及变化特征与中连煤层一致,平均倾角 55176。 ;顶、底板均为泥岩;最小埋深 120m,最大埋深 390m,在井田范围内延伸较稳定,厚度变化中等,全区可采。 下距二段( T3xj2)砂岩顶界 30~ 65m。 (二)煤质 外大连煤层由半暗~暗淡型煤组成,双连、中大连煤层由半暗型煤组成,中连煤层由半暗~半亮型煤组成。 煤岩均呈黑色至亮黑色,弱玻璃光泽,层状构造,硬度中等,质地较脆,容易开采。 煤层煤质特征见表 21。 矿山主采煤层煤质特征 表 表 21 13 根据煤质特征,按照煤炭分类标准,上煤组外大连和中煤组中大连煤层属高灰中硫中等发热量气肥煤,上煤组双连煤层属中灰低硫高发热量肥煤,中煤组中连煤层属中灰低硫高热量气肥煤。 三、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和地温 瓦斯 根据《 XX 市经济委员会文件渝经煤安〔 XXXX〕 140 号 XX 市经济委员会关于 XX 县煤矿 XX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属低瓦斯矿井。 兴民煤矿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地温 本矿井属浅部开采,属正常地温带,矿 井只要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保证配风量,不需要配置降温设施。 煤层自燃发火性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XX 分院作的《煤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表》,矿井自燃等级为 Ⅲ 级,属不易燃煤层。 煤尘爆炸危险性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XX 分院作的《煤尘爆炸性鉴定资料》, 矿井井田内各煤层的煤尘均无爆炸性。 煤层 层位 煤层名称 原 煤 煤炭工业类型及品级 水分 (%) 挥发份 (%) 灰份 (%) 粘结性指数 全硫 (%) 发热量J/kg 上煤组(T3xj5) 外大连 4 气肥煤 双 连 5 肥煤 中煤组(T3xj5) 中 连 4 气肥煤 中大连 4 气肥煤 14 矿井冲击地压 本矿井属浅部开采,暂时没有发现冲击地压现象。 四、水文地质 地形地貌 矿区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冬暧、春早、夏热,秋多绵雨的特点,矿区海拨标高 +360~ +724m,相对高差 +364m,属浅切割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区内沟谷发育,季节性冲沟密布,地表水由分水岭向东流入小安溪河。 矿区属单斜构造,汇水面积小于 1km2,地势较陡,各季节性冲沟,水流坡度大,排泄条件较好。 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其与矿床充水的关系 矿山主要含水层为须家河组第六段、四段、二段,相对隔水层为须家河组第五段、三段、一段地层,根据矿山已掘平硐揭露,各地层含水特征如下: 须家河组第六段 (T3xj6) 由厚层状 — 细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厚 34~ 46m,含水性较强,主要为裂隙含水,地层出露广泛,裂隙发育,地表显示为大面积构 造坡岭,富水条件好,该矿井口开口于本段砂岩下部,巷道内未见较大滴水,对矿井充水无大影响。 须家河组第五段 (T3xj5) 由厚 35~ 50m 的薄层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含水性弱,位于第六段地层与第四段地层之间,成为相对隔水层。 须家河组第四段 (T3xj4) 由厚层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厚 116~ 118m,出露广泛,裂隙发育,地表受水条件好,岩石含水性强,为强含水层,井田内 +350m标高石门于20xx年 6 月 13 日,曾发生突水淹井而封闭。 后因附近的华冠碳素厂打深 15 井 180m至 T3xj4砂岩取水,取水量 40m3/h,共和 水泥厂打 220m深井至 T3 xj4取水,取水量 60m3/h,使井田地下水位降低至 +250m 标高以下,现 +350m标高巷道无积水,也无淋水。 该含水层界面之下 1~ 3m 是中煤组中连煤层,之上 1~ 5m 是上煤组双连煤层,因此,该含水层是造成中煤组中连煤层井巷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也是对上煤组双连煤层造成突水威胁的含水层,在上煤组煤层的开采过程中已多次发生底板突水事故。 因此,矿井在今后的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杜绝突水事故的发生。 须家河组第三段 (T3xj3) 由薄层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厚 51~ 95m,含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 须家河组第二段 (T3xj2) 由厚层细~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厚 104~ 147m,裂隙发育,含水性强,为富含水层,主要为裂隙含水。 该含水层深埋地下,对该矿井开采中煤组中连、中大连煤层影响不大。 须家河组第一段 (T3xj1) 由厚 170~ 210m 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中粒砂岩组成,含水性弱,为矿山相对隔水层。 断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及充水性和导水性 矿区内断层、裂隙岩溶不发育,故对矿床无充水影响。 井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