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加固改造工程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山丘、丘陵区的灌区应遵循高水高用 (排 )、低水低用(排)的原则;平原灌区在具备条件时 提倡 分开布置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 水源及渠首工程 (1) 从水库引水的灌区,水库的除险加固不纳入灌区改造项目;从河流引水的灌区,拦河闸 (坝 )可根据实际情况纳入灌区改造项目。 (2) 说明灌区渠首工程的位置、引水方式、引水流量等主要参数。 (3) 渠首引水工程改造 ,应根据河 (湖 )水位、河 (湖 )岸地形、地质条件和灌溉对引水高程、引水流量的要求,复核原有引水方式。 (4) 对不符合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要求的渠首工程应在技术诊断 (中型水闸应进行安全鉴定) 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更新改造方案,确需移址重建的渠首工程应作 方案比选及 充分论证。 渠系 (1) 说明灌排渠系位置、走向,现状渠线布置基本合理的,灌区改造时应基本沿原来的渠线布置。 确需对渠线作重大调整的,应作 方案比选及 充分论证。 (2) 灌排渠系调整应满足灌区长远发展的需要,经方案比较确定。 调整后的渠 道 应满足渠 道 线短、控制范围大、有利于提高灌溉水重复利用率的要求,还应兼顾行政区划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分布。 对于灌溉渠道,应尽可能布置在灌区的脊线,以争取最 大的自流灌溉面积;对于排水渠 道,应尽可能布置在排水区的洼线,以争取最大的排水效果。 (3) 傍山渠道应设排水沟以排泄山坡面雨水,对渠道有较大威胁的山洪应给予截导,尽量利用天然河沟,使山洪在渠下通过。 灌排建筑物 (1) 根据工程规模、作用、运行特点和灌区总体布置的要求,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复核。 应明确灌区改造前、后各类建筑物的数量。 在对原有灌排建筑进行老 18 化、病 害诊断 (中型水闸应进行安全鉴定) 的基础上,结合灌区总体布置的要求,提出对原有灌排建筑物的改造措施 (保留利用 、 拆除、 维修、重建 )及对应的建筑物数量,明确新建建筑物的位置及数量。 (2) 对灌溉渠道进行改造造成渠道水面线下降时,应考虑在主要分水口下游设置节制闸,以抬高水位保证灌溉。 (3) 在傍山渠道洪水入渠段的下游或重要城镇工矿区、险工渠段、重要建筑物的上游,为保障下游渠段或重要建筑物的安全,宜在适当位置设泄水闸。 渠道及建筑物工程设计 渠道纵断面设计 (1) 说明纵断面设计原则及方法,确定 各渠段纵坡及沿线渠底高程。 (2) 灌区改造 纵断面总的设计原则是 : ① 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建筑物,避免大面 积、大方量的土方挖填 ; ② 以 原控制性 建筑物作为控制点,分段进行 渠底 纵 坡设计 ; ③ 尽可能满足渠道上下游水面衔接,避免上下游出现大的水面变化 ; ④ 根据渠道各段 设计 流量,在满足渠道不冲、不淤流速的前提下,力求渠道断面最小。 (3) 渠道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是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的,在设计中应统筹考虑、交替进行、反复调整,最后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4) 渠道原设计纵断面或现状纵断面基本合理的,可在原设计纵断面 或现状纵断面成果的基础上作局部调整,尽可能避免大范围、大幅度的纵断面调整。 (5) 灌排结合的渠道,其纵断面还应结合排水要求进行设计。 渠道横断面设计 阐述灌区渠道 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渠 道 改造措施,确定渠 道 改造后的横断面形式、边坡、断面尺寸、渠顶高程、渠顶宽度、衬砌超高值及防渗衬砌的结构类别、厚度。 (1) 渠 道 改造措施 应以 渠道节水防渗改造 为重点,提高渠道衬砌率,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和输 19 水环节的水利用系数。 同时,根据各灌 渠 道 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 加固 改造、更新,进行续建、新建、扩建。 (2) 横断 面形式 渠道横断面形式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边坡稳定、施工管理、占地拆迁、工程造价以及是否衬砌等因素确定,土渠宜采用梯形断面;混凝土或石渠宜采用矩形或 U 形断面。 (3) 渠道边坡 挖、填方渠道边坡系数根据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 ~ ”中的规定确定;排水沟边坡系数根据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 ~ ”中的规定确定。 采用高边坡系数的,应根据岸坡土质条件和其它具体情况,进行稳定分析计算复核。 (3) 横断面尺 寸 渠道横断面尺寸应通过渠道水力计算,并结合现状渠道断面和沿线地形地质地物情况确定,在保证渠道设计输 (排 )水能力和水流安全、通畅、平顺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占地和工程量,方便施工和运用。 现状渠 道 横断面尺寸满足过流要求的,可基本按现状断面尺寸控制。 (4) 渠顶高程 渠道岸顶超高根据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中规定确定。 现状 渠顶超高 不满足 规范 要求的,则将渠堤进行加高,现状 渠顶超高高于 规范 要求的,则维持现状渠堤高度不变。 为施工方便,在满足规范超高要求的基础上,可根据渠道沿 线地形情况采用统一超高值。 (5) 渠顶宽度 万亩以上灌区干支渠岸顶宽度不应小于 2m;万亩以下灌区可适当减少。 渠道岸顶兼作交通道路时,其宽度应满足车辆通行要求,不宜小于 3m。 交通量较大和临近城镇、村庄的渠堤顶宜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余渠堤顶宜铺设泥结石路 20 面。 (6) 衬砌超高 渠道衬砌高度等于渠道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深加上超高值。 渠道衬砌超高值可采用 ~ , 5 级渠道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 ;必须兼作行洪用的傍山渠道,其衬砌超高宜适当加大。 (7) 防渗衬砌 在渠床土渗透性强 8]129 号) 及 《 广东省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1987 年)的规定 取值。 ②耕地开垦费: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 66 号《广东省非农业建设补充耕地管理办法》规定 取值。 ③森林植被恢复费: 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 20xx) 73 号文)规定 取值。 补偿投资估算 ①补偿投资估算, 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 SL29020xx)规定执行。 ②描述灌区工程总投资,列总投资表,分述各渠系投资,分列各渠系分项投资表。 实施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 安排,描述征地补偿投资分年度计划。 附图、附件及附表 21 11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现状 自然概况 简要介绍项目区 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气象特征、水文、生态资源 等。 社会经济概况 简要介绍 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人群健康、 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矿藏 等。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现状应包括水环境状况、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噪声质量、生态环境及土壤等。 水环境状况 应着重说明与本项目有关的河流、水源地、水 库的水功能区划、水质状况、主要污染物等。 环境空气质量 应着重说明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级别,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是否超标,是否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相应标准。 环境噪声质量 应着重说明项目区的环境噪声质量级别、等效声级数值,是否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xx)中的相应标准。 生态环境 应着重说明区域生态环境及工程区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应说明自然植物品种、栽培 作物品种、野生动物种类、人工饲养的禽畜动物种类等。 工程区生态环境应说明常见动植物种类、是否有野生动物出没及其活动范围、是否存在珍稀濒危动植物。 应以土料场及弃渣场为重点。 土壤 应着重说明区域及项目区的土壤类型及性质。 项目合法性分析及环境限制因素 22 项目合法性分析 应介绍工程特性,说明工程涉及范围内是否存在水源保护区、工程建设后对水量及水质的影响、工程建设是否与项目区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及功能区划相协调、工程建设是否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 环境限制因素 应着重说明施工营造布置、土料场、弃渣场等是否存在环境方面制约性因素,如排污口的设置、污水的排放,弃渣的堆放、运输、倾倒、填埋等。 环境影响预测 工程初步分析 应介绍工程任务、建设项目、主要的环境影响、是否属于污染性工程。 主要敏感点调查分析 环境敏感点应包括水环境敏感点及气、声敏感点、生态敏感点。 水环境敏感点及气、声敏感点一般应包括距离施工场地 200m范围以内的居民集中点。 生态敏感点一般应包括各个土料场、弃渣场及工程涉 及的水源保护区陆域生态。 施工期环境影响 施工期环境影响应包括水环境影响、施工噪声影响、大气环境影响、固体废物影响、人群健康影响及生态环境影响等。 水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应包括工程建设对水源保护区水质及供水的影响分析、工程施工对供水的影响预测、生活污水环境影响预测、生产废水影响预测。 (1) 工程建设对水源保护区水质及供水的影响分析 若项目区内存在水源保护区或有供水要求时,应分析工程建设对其的影响。 说明涉及水源保护区及供水任务的的工程段位 置、范围、是否对水源保护区及供水产生影响。 (2) 工程施工对供水的影响预测 应说明工程施工与供水之间的关系,工程施工是否安排在停水期间进行。 当在非停水期间进行施工时,将会对供水产生何种影响,是否有采取措施控制。 应 23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采用合理的导流措施等,降低工程建设对灌溉、生活、生产用水的影响。 (3) 生活污水环境影响预测 应根据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施工人数、施工人员分布、污水规模、排水流量、污染物数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水 利 工程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标准 一般可取; 根据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 80%; 污染物主要是有机污染物,衡量指标主要为 BOD COD 和 SS, 一般可取 BOD5 取 100mg/L,COD 取 150mg/L , SS 取 300mg/L;污水排放 设计流量系数 一般可 取。 (4) 生产废水环境影响预测 生产废水一般包括含油污水、混凝土拌 和 系统废水及基坑废水等。 ① 含油污水 含油废水主要来自汽车保养和机械修理 , 施工机械、车辆冲洗主要含有泥沙和石油类等污染物,其 SS 最大浓度 一般可取 20xxmg/L, 石油类浓度 一般可取20mg/L。 每台水 利 施工机械产生冲洗废水 一般可取 m3/d。 ② 混凝土拌 和 系统废水 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是混凝土拌和系统(包括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振捣器等)。 混凝土拌和系统料斗冲洗废水悬浮物浓度 较高, SS 含量一般可取 300 mg/L ~1000mg/L, pH 值 一般可取 9~ 12,拌和机料斗冲洗水 一般可取 6m3/ .次(每台每天冲洗 2 次),计每天 12 m3/台。 ③ 基坑废水 基坑排水包括初期排水和经常 性排水,主要含难降解的微小混凝土颗粒和泥沙颗粒。 施工噪声影响 对声环境的影响一般主要来自施工场地及土石料运输等,应着重说明污染源、污染范围、声环境敏感点位置等,并对 施工机械进行分析,根据各声环境敏感点与污染源的距离,采用噪声传播衰减公式进行影响预测。 依据预测结果与评价标准值相比较,评价对声环境的影响。 一般灌区加固改造工程的施工噪声值可参考表 111 采用。 24 表 111 距施工场地中心不同距离噪声预测值表 单位: dB( A) 20m 50m 100m 150m 200m 500m 主体工程施工噪声预测值 75 67 61 57.5 55 47 土料场施工噪声预测值 72 64 58 54.5 52 44 大气环境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应着重说明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大气环境敏感点位置等,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风速及施工过程所产生的扬尘等说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大气 污染源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施工扬尘影响 可参考 表 12。 表 112 施工 过程 TSP 现场实测浓度 表 施工阶段 起尘因素 风速( m/s) 距离( m) 浓度( mg/m3) 土方 装卸 50 运输 100 现场施工 150 灰土 装卸 50 混合 100 运输 150 石。灌区加固改造工程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应书面形式进行澄清或说明,但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如果投标文件实质上不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 ,评标委员会将予以拒绝,并且不允许投标人通过修改或撤销其不符合要求的差异或保留,使之成为具有响应性的投标。 27.投标文件的评审、比较和否决 评标委员会将按照本须知第 26 条规定,仅对在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 在评审过程中
势 开发商实力 — 中国房产 ,实力体现。 准现房优势 — 即将入住。 高实用率 — 区域内实用率最高的项目。 SWOT —— 项目劣势 项目规模小 ,缺乏配套设施 微观交通系统通达性差 户型总体偏大 ,总价高 SWOT —— 项目机会 土地稀缺 ,周边供应量低 市场覆盖面广 奥运时代来临 ,市场需求逐步放大 SWOT —— 项目威胁 周边环境恶化。 自身威胁。 宏观市场环境变化。 目标客户
B、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 C、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 1 如图6所示,有一个重量为 20N 的小物体放在固定斜面上,倾角 为 370,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大小为 F=20N 的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力 F 顺时 针转动至水平向右,则此时的摩擦力为 ( ) A、 8N B、 5N C、 6N D、 4N 1如图所示
a, ,则 C A . ( ) ( )f x g x、 均为偶函数 B . ( ) ( )f x g x、 均为奇函数 C . ()fx 为偶函数 , ()gx 为奇函数 D . ()fx 为奇函数 , ()gx 为偶函数 4.如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是腰长为 2 的等腰三角形, 俯视图是半径为 1 的半圆,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D A. 433 B. 12 C. 33
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交汇处,东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国境线全长 公里。 四周与鹤岗、嘉荫、汤原、桦川、绥滨相临。 全县共有 5镇 3乡 63 个行政村,辖区内另有宝泉岭农垦分局及所属 6 个农场、鹤北森工林业局及所属 19 个林场,全县总面积 6784 平方公里,人口近 万,耕地 万亩;县属面积 2167 平 方公里,人口 万,耕地 111万亩。 林地面积 万公顷,活木蓄积量
沃尔夫说: “ 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到高潮时果断收束,未尽时嘎然而止。 ” 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对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或以号召性、 鼓动性的话收束,或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 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演讲稿的语言 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