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及 A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 均 为  , A、 B 的质量分别为 10Am kg、 5Bm kg。 如果 A 在运动过程中与 C 发生碰撞,它将在碰撞后立即停止运动。 ( 1) 为了保证 B 物体能在 A、 C 发生碰撞后离开 A 的上表面,应使 A、 C 之间的距离 S 至少多大。 ( 2) 现使 S 等于( 1)中所求值的两倍,为了保证 B 物体在 A 碰到 C 后能够不碰到 C 而直接落于水平支持面,求恒力 F 的最短作用时间; ( 3) 在 S 等于( 1)中所求值两倍的条件下,计算 B 物体平抛运动中水平支持面上落点离 A右端距离的范围。 20( 10 分). 制备纳米薄膜装置的工作电极可简化为真空中间距为 d 的两平行极板,如图甲所示。 加在极板 A、 B 间的电压 ABU 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在 0— T0 时间内电压为 0U ,此后电压呈周期性变化,电压大小为 0kU ,电压变化的周期为 2τ。 在 t=0 时,极板 B 附近的一个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受电场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 若无论经过多长的时间,这个电子既未碰到极板 A,也没有碰到极板 B,且不考虑重力作用。 ( 1) d 的 取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 2) k 的取值以及 T0 与 τ 之间的关系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 3)现逐渐增大 k 的值,使得电子第一次向 B 极板运动时就能碰到 B 板,求 k 的最小值。 高三物理参考解答及评分建议: 一、 二、 三、 四、 ( 2) 2)3(21 tgh 所以229 )2(2 TNhg  评分建议:以上毎式各 2 分 18. ( 1) 022  m g Rq ERq ERm g R  „„„„„( 1 分) 所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D D A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CD C AD AC B BD qmgE 3„„„„„( 1 分) ( 3) 分别用 a1 和 a2 表示所求过程中物块向右运动和向左运动时加速度大小 m mgqEa 1 m mgqEa 2 21 ttt  其中 112aRt  222aRt  评分建议:该小题以上作答内容为 2 分 得   10111102gRt„„„„( 1 分) ( 4) 0)c o s1(s in   m gRqER „„„( 1 分) 可得 178cos 1 „„„( 1 分) 1cos 2 „„„( 1 分) 19. ( 1) 用 minS 表示所求最小距离 0Bm in  gLmSfm  „„„„( 1 分) 得 S „„„„„( 1 分) 计算得到 s523min t „„„„( 1 分) ( 3) ght 2„„„„( 1 分) tvx maxmax  tvx minmin  以上两式共 1 分 m gLSfmv m  m in2m a x 221 „„„„( 1 分) 而由( 2)中计算得 m/s2min v 所以 x „„„„( 1 分) x „„„„„( 1 分) 20. ( 1) 21 ddd  „„„( 1 分) 20xx 21 Tad  , mdeUa 01 2212 2avd  , mdkeUa 02  , 011 Tav  评分建议:以上共 1 分 解得 kmd TeUkd 2)1( 200„„„„( 1 分) ( 2) 12dd „„„„„„„( 1 分) 2201 aTa „„„„„( 1 分) 结合( 1)中各式,得 02Tk,20T„„„„( 2 分) 本试卷分 第Ⅰ卷 (选择题)和 第Ⅱ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Ⅰ 卷第 1 至第 2 页,第 Ⅱ 卷第3页至第 4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 121lo g 2 1fx x ,则 fx的定义域为 ( ) A. 1,02 B. 1,02  C. 1,2  D.  0, 2.不等式 | 5 | | 3 | 10xx   的解集是 ( ) A. [5, 7] B. [4, 6] C.    , 5 7,   D.    , 4 6,   3. 对于函数 ( ),y f x x R,“ | ( )|y f x 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 ” 是 “ y = ()fx是奇函数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条件 4 . 设圆 锥曲 线 C 的两 个焦 点分 别为 F1 , F2 ,若 曲线 C 上 存在 点 P 满足1 1 2 2::PF F F。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