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xx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9(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形成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 — —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23. ( 20xx 年 11 月杭州市萧山区高三期中 11 题)某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24. ( 20xx 年 9 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 25 题)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 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25. ( 20xx 年 10 月浙江温州十校高三联考 20 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6. ( 20xx 年 4 月衡州市质检 22 题) 战争宣传单是一方为了瓦解敌人意志、鼓舞自己士气而印制的宣传材料。 右图为二战后某次局部战争时期的宣传单,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场战争爆发前两极格局正逐步走向解体 B.这是联合国军为瓦解志愿军 士气而印制的 C.中国的出兵援助使这一地区得到彻底解放 D.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所有现代化武器 27. ( 20xx 年 2 月温州一模 22 题)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 ( )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 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 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8. ( 20xx 年 12 月温州五校高三联考 18 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 ”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 ) ①建立北约组织 ②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29. ( 20xx 年 1 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 12 题) 20世纪上 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战争与革命 ” 成为这 个时代的主题。 20 世纪下半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和平与发展 ” 成 为这个时代的主题。 以下对于 20 世纪后半期的时代主题转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①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瓦解 ② 全球化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③ 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 ④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强烈愿望,也是世界各国共同责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④ 30. ( 江苏金坛市 20xx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17 题)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0 分) 31. ( 20xx 年 1 月宁波市高一期末 38 题)“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 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 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标志是什么。 中国在 50 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先后参加了哪两项重大的外交实践活动。 ( 3 分) ( 2)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而中国外交在 20 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 4 分) (答题示例:因素:①中国的振兴 ②„„) ( 3)试结合中国在参加当今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表现,谈谈中国外交对国际社会起到的作用。 ( 3 分) 浙江省 20xx 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浙江省20xx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9(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