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媒介、 网络协议、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以及技术手段的选型均应符合国际、国内的工业化标准。 保证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兼容性。 这一条也是确保系统先进性和可扩展性的基础。 可扩展性 所有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媒介、网络协议、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以及技术手段的选型必须在尽量节省资金的情况下留有足够的扩展余地。 当系统负担增加时,可以方便、灵活、节省地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升级。 可管理性 通过安装网络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地通过一个界面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全方位的集中管理。 管理内容包括网络性能监控和调整、故障检测与恢复 、设备管理与维护等。 投资保护 新建网络能与现有网络系统无缝连接,保护已有投资。 并尽量利用原有设备。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12 页 共 65 页 4 机房建设 设计说明 设计方案遵循原则 1) 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2) 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设计依据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防静电工作区》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空间设计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辅助房间等组成。 根据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及甲方要求,将操作空间划分成三大部分(主机房、基本工作间 — 监控室、辅助工作区域)。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 的划分依据为 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 , 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式中 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 ~ (㎡ /台);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13 页 共 65 页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设备布置 遵循原则 计算机设备采用分区布置,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调度区等。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便利操作。 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 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符合下列规定: 1) 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 2) 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小于 ,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小于 ; 环境条件 设计原则 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主 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满足下列要求: 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格 级别 项目 A 级 B 级 夏季 冬季 全年 温度 23177。 2℃ 20177。 2℃ 18~28℃ 相对湿度 45%~65% 40%~70% 温度变化 5℃ /h 并不得结露 10℃ /h 并不得结露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14 页 共 65 页 2)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格 级别 项目 A 级 B 级 温度 5~35℃ 5~35℃ 相对湿度 40%~70% 20%~80% 温度变化 5℃ /h 并不得结露 10℃ /h 并不得结露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 A 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 A、 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主 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 的尘粒数,应少于 18000 粒。 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小于68dB( A)。 2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 ~ 1000MHz时,不大于 126dB。 800A/m。 ,不大于 500mm/。 5. 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1KV。 室内装饰 主机房室内装饰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墙壁和顶棚表面平整,减少积灰面,并避免眩光。 2) 铺设活动地板 .活动地板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 敷设高度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 200~ 350mm。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15 页 共 65 页 3) 活动 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 地面材料平整、耐磨。 4)吊顶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 吊顶、墙面 墙面均采用铝合金微孔板,板厚 , 板面布有微孔,便于空调回风且有极好的吸音效果。 这种顶板材质轻,强度高,不燃烧,无色差,平整度好,便于拆装,利于顶内维修。 地面 机房区全部采用采用抗静电复合地板。 抗 静电活动地板 美观大方,优质耐用,地板具有 :静电,耐磨承载力大,组装方便, 抗污染,便于清洗,装饰性强, 互换性好等优点。 主要用于各类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恒温恒湿净化场地,医疗系统的 CT 室,核磁共振室,数据中心,通讯枢纽实验室等高洁净要求的环境,以及电视发射台,军事指挥站,卫星地面站,金融结算中心,公安监控指挥中心,智能化办公大楼,语言电教室,国防安全,军队机密屏蔽机房和电力质量检测,检修屏蔽室等领域。 规格 600x600。 抗静电复合地板具有如下特点: *持久耐用的塑胶条固定在地板四边; *铝膜或镀锌铁片可用来固定在每块地板的底面,这样既在结构上加强,又起到阻隔 *精密的制作工艺保证了极为精确的尺寸公差,这样保证了每块地板的可替换性; *地板均按最高防火标准设计和测试; *地板均使用相应材 料使吸音效果得到改善,从而具有很强的隔音作用; *地板均经过机械抵抗性能及安全性的严格测试; *抗静电安全性:地板上任何一点与地面之间有 *105~2*1010ohm阻值。 热湿负荷 说明 : 1)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16 页 共 65 页 2)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3)太阳辐射热; 4)人体散热、散湿; 5)照明装置散热; 6)新风负荷。 主机房和 监控室 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 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气流组织形式 选用 气流组织 下送上回 送风口 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 回风口 格栅风口 送风温差 4~ 6 送风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 1)室内总送风量的 5%; 2)按工作人员每人 400 /h; 3)维持室内正 压所需风量。 设备选择 空调设备的选用 原则: 1) 空调设备的选用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 2) 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 3) 空调和制冷设备选用高效、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 4) 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留有 15%~ 20%的余量。 根据以上综合考虑,空调选用日本大金空调或国产知名品牌空调。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17 页 共 65 页 电气技术 供配电 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性能 ,用途和运 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 ,可划分为 A、 B、 C 三级( )。 表 项目 等级 A B C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 %) 177。 2 177。 5 +7 — 13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 177。 177。 177。 1 电压波形畸变率 ( %) 3~5 5~8 8~10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 ( msS) 0~4 4~200 200~1500 电路选用遵循原则:(详情见附图 7) 1) 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 计算机系统有扩展、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 2)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由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 3) 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 4) 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 20%。 5) 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靠近主机房设置。 6) 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进线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 .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采用架空进线,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装设低压避雷器。 7) 主机房设置测试用电源插座 ,测试用电源插座由计算机主 机电源系统供电。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18 页 共 65 页 8) 主机房内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铜芯屏蔽导线或铜芯屏蔽电缆。 9) 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 照明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度 设计 标准: 1) 间歇运行的机房取低值; 2) 持续运行的机房取中值; 3) 连续运行的机房取高值; 4) 主机房的平均照度按 500Lx 取值。 电子计算机机房眩光限制标准可按 下表 分为三级。 眩光限制等级 表 眩光限制等级 眩光程度 适用场所 Ⅰ 无眩光 主机房、基本 工作间 Ⅱ 有轻微眩光 第一类辅助房间 Ⅲ 有眩光感觉 第二、三类辅助房间 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表 的规定。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宜采用下列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 1) 使视觉作业不处在照明光源与眼睛形成的镜面反射角上; 2) 采用发光表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 3) 视觉作业处家具和工作房间内应采用无光泽表面。 4) 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 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 1/5。 5)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 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 1/10。 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 6)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 本设计依据以上原则采用双管格栅灯直接照明。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19 页 共 65 页 静电防护 1) 主机房内采用的活动地板由 水泥刨花板( 阻燃性材料 ) 制成。 活动地板表面是导静电的, 没有 暴露金属部分。 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2) 主机房内的工作台面及坐椅垫套材料应是导静电的,其体积电阻率为 3) 主机房内的导体与大地作可靠的联接, 没 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 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坐椅垫套进行静电接地。 4) 静电接地的连接线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导静电地面和台面采用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粘接时,其接触面积不小于 10C ㎡。 接地 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 1) 交流工作 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 2) 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 3)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该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4) 防雷接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 综合布线 设计 设计综合布线防护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防止空间电磁场干扰综合布线系统内部计算机网络 的正常运行;其二是防止综合面线系统内部网络住处发射泄漏。 遵循原则 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与各种干扰源之间的最小接近距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受到的干扰在最低之内。 由于空间干扰源十分复杂,要做到安全隔绝或不受任何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设计方案 第 20 页 共 65 页 干扰是不实际的。 所谓最小距离并不是最佳间距,只有当场地条件不允许时才按间隔布置,有条件时距离越大越好。河南省铁生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