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指导纲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48/127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2. 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P4849)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 人 为 的 和 实 质 性 的 联 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 P49 ( 1)客观条件: 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 2)主观条件: 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49/127 意义学习的心向。 ☺3. 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 P4950) ( 五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高中要求 ) P5153 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 ※ 知识观 ※ 学习观 ※ 学生观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0/127 源源 自自 德德 国国 Schwank教教 授授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1/127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67。 学习动机概述 167。 学习动机的理论 167。 学习动机的培养 和激发 一 、学习动机概述 ( P54- 58)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P54 功能:激活、指向、强化 ☺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2/127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 P58 学习动 机是影响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二、学习动机的理论 ☺☺ P59 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3/127 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评价: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 P5960 提出者: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观点:附:需要层次图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4/127 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育意义: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提出者:阿特金森 观点:成就动机 ( P61) 教育意义: 提出者: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观点:( P6162)三维度、六因素 评价: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5/127 ☺ 提出者:班杜拉 观点:( P6263)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 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结果期待 效能期待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P6365)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6/127 P6770 •创设问题情境,时是启发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7/127 第四章 学习的迁移 167。 学习迁移概述 167。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67。 迁移与教学 (一)学习迁移的概述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P71 ☺☺( P7274) 正迁移与负迁移;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8/127 性迁移。 ☺☺( P74) ( 1)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 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迁移的基本 理论 ☺☺ (1)形式训练说 P75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59/127 ☺☺ (2)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 P75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 (3)经验类化说(贾德) P76 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2. 现代的迁移理论 P77 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 加特纳、吉克 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0/127 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促进迁移的产生 三、迁移与教学( P7883) ☺☺1. 影 响 迁 移 的 主 要 因素 ( P7881) 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 P8183 精选教材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1/127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2/127 第五章 知识的学习 167。 知识学习概述 167。 知识的获得 167。 知识的保持 一 知识学习概述( P8488) ☺定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 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P84 •类型: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3/127 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P8587 ☺类型: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同化的三种方式: 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 这是新教材与学生已有观 念之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4/127 间最普遍的一种联系,即新学习的内容类属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摄性较广的观念。 (1)派生类属 A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 新学习的概念 a5 a1 a2 a3 a4 图 派生类属同化模式 例如,原有观念“ 哺乳动物”( A),由猫( a1)、狗 (a2)、牛 (a3)、羊( a4)等从属概念所组成。 现在学习者要学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5/127 习的概念是“ 鲸 ”,指导者说“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 通过讲解和理解,学习者知道鲸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特殊动物,形状象鱼,具有胎生和哺乳两个特征。 (2)相关类属 X 原有的有关概念 新内容 Y U V W 图 相关类属同化模式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6/127 例如“抗日”( X)是总概念,从属概念是“和鬼子面对面的战斗”( U)、“运送伤员”( V)、“深入敌人内部刺探情报”( W)。 现在学习“ 在后方搞生产 ”( Y),它是原有“抗日”观念的不断加深,获得了新的意义。 两种下位学习的区别:前者,新观念纳入原有观念时,新观念的本质属性不变;而后者则使原有的观念的本质属性发生变化,因此后者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更大。 1. 总括学习 (上位学习) 当学生学习一种包摄性较广,可以把一系列已有观念类属于其下新命题时,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7/127 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新 概 念 A 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 a1 a2 a3 图 总括学习同化模式 例如,掌握了“苹果”( a1)、“香蕉” (a2)、“菠萝” (a3)等概念后,再学“ 水果 ” (A)这个总括性的概念时,新概念总括了原有的一些观念,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8/127 新概念就具有了新意义。 新知识 A B C D 图 并列学习模式 例如,原有观念是“热量和体积”(B)“遗传和变异”( C)、“质量与能量” ( D)等等关系,现在要学习的新知识是“ 需求与价格 ”( A)。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69/127 ☺过程: P8788 知识获得 知识保持 知识提取 作用: 是 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三点 P88) 二、知识的获得 ☺ ( 1) 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 直观 ) ; ( 2) 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 ( 概括 ) : 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直观和概括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70/127 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 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 : P8991 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效果 P9193 (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 (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20xx 年版 重庆市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纲要 重庆教育学院 李跃文 71/127 ( 3) 应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率 (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