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及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题 1. 分析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 2. 分析人的意志行动的过程。 3. 联系实际分析人的意志品质的差异,好何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品质。 八.能力 (一 )填空 1.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 _____,使活动顺利完成的 _______。 (活动效率、个性一心理特征 ) 2. 各 力的独特结合叫 ____。 各种上能力结合和高度发展叫 _____。 (才能、天才 ) 3. 一般能力是在许多认识活动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也叫 _____它包括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等,其中 _______是智力的核心, ______是智力 的高级表现形式。 特殊能力是在 ______和 ______中表现的能力。 (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与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专业、特殊职业活动 ) 4.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 ______、_____、 ______。 (类型差异、水平差异、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 5. 能力形成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遗传与早期营养条件、早期环境与教育中获得的经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社会实践活动、天才与勤奋等 、主观心理条件 ) 6. 关于智力 发展,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一个假设,他把 5 岁前视为智力发展的最迅速时期。 如果把17 岁的智力小平视 100%,那么从出生到 4 岁就获得了 _____,其余 _____是 4— 8 岁获得的,另外 _____是 8 岁至 17 岁获得的。 (50%的智力、 30%、 20%) 7. 测验量表是一种 _____测量工具。 它应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标准化、常模、信度、效度、施测与评分标准化 ) 8. 信度是 ____,效度是 _____,信度高,效度 ______,效度高,信度一定______。 (测验量表的可 *程度、希望测量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程度、不一定高、高 ) 9. 智商 IQ=MA(智龄 )/CA(实龄 )100 10. 智龄:是对智力的绝对水平的度量,它说明了一个儿童的智力 ______。 (达到了某一年龄水平 ) (二 )问答题 1. 什么是能力。 它与知识、技能有何关系。 2. 分析能力的个别差异。 3. 能力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十.气质与性格 (一 )填空 1. 气质是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中表现的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强度、速度、平衡性、灵活性 ) 2. 神经系统基本活动过程是 ______和 ____。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______、 _______、 ______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结合,把动物的神经活动分成了四种类 型。 (兴奋、抑制过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 3.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关系是:强 — 不平衡 ________;强— 平衡 — 不灵活型 ________;强 — 平衡 — 灵活型 _____;抑制型 ____。 (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 ) 4. 按四分法气质分为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 ) 5. 性格是一个人对 ______的态度和______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______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现实的、习惯化、 比较稳定的 ) 6. 在个性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们的是___________。 (性格 ) 7. 性格形成的途经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家庭、幼儿环境、学校教育、职业活动与社会实践 ) 8. 性格的结构特征差异可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 (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 9. 性格的类型可分为 (1)机能类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内倾与 _____; (3)独立与 ________; (4)价值取向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 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_。 (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外倾型;依存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利型、社会型 ) (二 )问答题: 1.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2. 性格形成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3 . 怎 样 培 养 学 生良好的性格。 7 4. 试分析了解人的气质特点及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心理过程。 C A. 记忆 B、意志 C、兴趣 D、情绪 2. 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_A___。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象 3. 科学 的心理学产生于 _B_。 A. 美国 1879 年 B. 德国 1879 年 C. 奥地利 1789年 D. 法国 1789 年 4.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C A.动机 B 、理想 C、能力 D、世界观 5. 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 区别是 _D_。 A.人有语言 B、人能直立行走 C .动物的反应水平低 D、人有主观能动性 6.两个静止的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上的邻近部位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叫( B )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诱动知觉 D、自主运动 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有的知识经验支认识它,并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C) A .选择性 B、整体性 C 、理解性 D、恒常性 8. 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是 (B) A.直观 B、观察 C、记忆 D、思维 9. 适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度是一样的,都是 (B) A. 3— 6 个组块 B. 5— 9个组块 C. 6— 8 个组块 D. 7 个组块 10. 无意义音节和遗忘曲线的首创者是 (A) A. 德国的艾宾浩斯 B. 德国的赫尔马特 C. 德国的冯特 D. 德国的苛勒 11.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它相当于 (D) A.知觉 B、思想 C感觉后像 D、从知觉到思维的桥梁 12. 由苍松翠柏相到意志坚强是 (A)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13. 学生上课时想着课外的事是注意的 (D) A.转移 B、稳定性 C、分配 D、分散 14. 注意强度在某种情况 能发生周期变化,这是注意的 (C) A、 分散 B、转移 C、动摇 D、分配 15. 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过来是(C) A.无条件反射 B、第二 信号系统的活动 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 D、思维 16. 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联合起来的过程是 (B) A. 抽象 B、概括 C、联想 D、综合 17. 变式的目的在于 (A) A.分化概念 B、突出事物的非本质特性 C、新颖性 D、便于直观 18. 指向于未来并且能实现的想象叫(B) A.空想 B、理想 C、幻想 D、表象 19. 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基础是 (C) A、 个性心理倾向性 B、 个性心理特征 C、 认识过程 D、 意志过程 20. 强烈而持续时间短促的情绪 状态是 (B)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心情 2对劳动的热爱及责任感,同志感,友谊感,人道主义是属于 (B)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激情 22.热爱真理,解放思想,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是属于 (A) A 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认识 23.公元前五世纪,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的人是 (B) A.盖伦 B 希波克拉特 C、柏拉图 D、亚里斯多德 24.活泼好动、易动感情、伶利、敏捷是属于 (C) A.性格 B、理智感 C、气质 D、激情 25.在个性结构中,始终 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有好坏之分的是 (B)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意志 26.气质类型的特点是 (A) A. 无好坏之分 B. 都是好的 C. 都是坏的 D. 多血质最好 27.将性格按照文化、社会学来划分的是 (B) A.荣格 B、斯普兰格和底尔太 C、阿德勒 D、弗洛伊德 28.一个人冷酷无情、损人利己、傲慢是属于 (C) A.气质 B 能力 C、性格 D、道德感 29.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属于 (B) A.激情 B、积极的心境 C 应激 D、热情 30.一个人做事满怀信心,始终不渝 、排除万难,实现目标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的 (C)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 8 自制力 31.驾驶员在驾车时,眼、耳、手、脚并用是 (B)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 3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是 (A) A. 1 分钟以内 B、 2秒以内 C、 0、 25 秒 D、 10 分钟 3由一王朝想到马汉是 (A) 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34.看小说时,人脑中形成的相应在形象的过程主要是 (B)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创造想象 3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 (A)相联系的情感。 A、社会需要 B、生理需要 C、客观环境 D、物质需要 3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 (C) A、生理条件 B、心理过程 C、可能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D、个 3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B) A、 直接生理机制 B、 自然前提 C、 心理条件 D、 决定因素 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 (D) A. 缺乏营养条件 B. 遗传素质 C. 狼的影响 D. 缺乏社会性刺激 3气质类型是 (C)的外部表现。 A 、心理过程 B、对事物的态度 C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D、认识倾向 具有明确目的的行为 (B)意志行为。 A、是 B、不全是 C、不是 判断题 1. 本能的行为属于无条件反射。 2. 植物阶段已具有感受性反映形式。 3. 人的心理反映象照镜子一样。 4. 心理活动就是意识活动。 5. 巴甫洛夫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 6.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7.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8.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 “动摇”是一种正常的注意现象。 10. 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注意。 11. 有意注意不能直接转化为无意注意。 12. 短时记忆的遗忘一般是永久性的。 13. 暂时性遗忘是因干扰而产生的提取性障碍。 14. 难度相等的材料,相似程度越高,倒摄抑制的干扰也越大。 15. 思维是单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16. 幻想是一种有害无益的想象。 17. 想象表象就是记忆表象。 18. 感知觉没有必然联系。 19. 心境是心理情境。 20. 激情是无法控制的。 21. 情绪、情感不是独立的过程,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