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玉三标人工挖孔桩灌注桩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动器振捣时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30cm,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倍,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碰撞钢筋。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 (三 )、 砼灌注桩内预埋声测管的布置: 采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测砼灌注桩 ,应预先在桩内埋设超声波检测管,桩径≤ m 时应埋设 3 根管 ,桩 径> 时应埋设 4根管。 超声波检测管采用尺寸为Φ 57 3mm 的钢管,接头处套管用Φ 70 6mm 的钢管焊接,下端用 D80 10mm 的 A3 钢板封底焊接。 为保证检测时超声波检测仪发射及接收探头在管内灵活升降,检测管须顺直畅通,检测管的焊接应特别注意,在套管两端及检测管外焊接,检测管的埋设要贯穿整个桩身,检测管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且相互平行、定位准确、并埋设至桩底。 管口宜高出桩顶面 500mm 以上,管底用钢板焊接牢固不可漏水,浇筑混凝土前上口用塞子堵死。 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当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免因检 测管不平行等原因给检测数据造成影响。 五 质量保证措施 (一)主控项目 1. 开挖顺序和防护措施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 孔底应平整,无松渣、淤泥、沉淀和扰动过的软土。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 (二)一般项目 挖孔桩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挖孔桩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 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符合试验规范、评定标 准 3 2 桩位( mm) 群桩 100 全站仪:每桩检查 2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深( mm) 不小于设计 测绳量:每桩测量 3 4 孔径( mm) 不小于设计 探孔器:每桩测量 3 5 钻孔倾斜度( mm) %桩长,且不大于 200 垂线法:每桩检查 1 6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 mm) 177。 50 水准仪测骨架顶面高程 后反算:每桩检查 1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全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施工队成立以施工队长为组长,质检部长为副组长,施工副队长、质检工程师、工程部长、机材部长、试验室主任、工班负责人为组员的质量管理小组,各工区分设质检员,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开工前,在施工队长的领导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弄清设计意图,编写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要点,对特殊工艺和关键工序要编写详细的作业指导书,逐级向下进行技术交底,做到每个施工人员都清楚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施工过 程中各工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由技术人员负责监督、贯彻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 工程测量放样实行 “ 两两制 ” ;工程材料严格按照工程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由材料人员协同试验室人员现场取样,逐项检验,合格后方可确定料源,不同规格的原料进场后实行隔离堆放,规格和检验状态标识清楚。 : ,工程质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领导是关键、群众是基础、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队伍进场后,按分项、分工序实施专项质量意识教育,做到人人明白,个个清楚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立质量责任制,按不同部门岗位制定划分质量责任,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各工区每旬进行一次创优质量大检查。 层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实行 “ 五不施工 ” 和 “ 三不交接 ” 制度。 ,每月按项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质量风险抵押金,用于奖罚责任人。 :在保证桩位准确方面,在成孔前设立十字护桩,以便在施工中进行校核;为确保钢筋骨架的准确定位,增设了钢筋 “ 耳环 ” 及竖向定位钢筋;为确保砼灌注质量,在灌注砼前,对导管进行试拼 、水密试验及承压试验;在水下砼配制时,掺加缓凝剂以延长砼初凝和终凝时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