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县神泉节水滴年产07亿米农业节水滴灌带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步加剧。 而根据农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农业灌溉用水将不断依赖于现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单位水资源产出率,大力发展滴灌节水农业,将成为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尤其是西北地区缺水更 19 为严重,西北地区大片的土地正被风沙所侵蚀,形势极其严峻。 如果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危机,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遏制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进程。 有效增强项目区耕地的蓄水抗旱能力,实现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综合利用,减少对地表水资源的过 度开发和依赖,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彻底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滴灌节水农业,可有效增强项目区耕地的蓄水抗旱能力,实现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综合利用,减少对地表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依赖,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是贯彻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接轨世界节水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随着世界性水资源、能源的日趋紧张,采用节水、节能的灌水方法已成为全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推广节水灌溉业已成为世界各 国为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全球节水灌溉业的快速发展,节水灌溉市场的迅速扩大,开创了节水灌溉产业化、工程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和广阔前景。 20 节水灌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采用先进的滴灌管产品和设备装备节水农林业,不仅可有效推动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还可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的意义。 项目产品除广泛用于农用节水灌溉领域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市政和建筑给排水、燃气、供热采暖等领域。 其中在促进农业节水方面将起到重要的推动 作用。 滴灌技术适用于大田作物,如棉花、果树、温室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也可用于城市绿化、防风林带。 滴灌技术对农业生产节水灌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灌溉的首选产品。 因此,本项目产品滴灌带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1 第四章 市场分析 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满足粮食需求的任务十分艰巨。 在耕地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出路在于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田灌溉排水事业,改变传统的农业灌溉 方式,建立节水型农业。 灌排事业的发展需要灌排设备的产业化支持,需要灌排设备生产企业的大力发展。 我国节水灌溉设备生产起步较晚,历史不长。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从事理论与技术研究,引进国外设备进行示范,少数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始仿制、试制。 80 年代开始推广和发展节水灌溉,生产企业逐步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到 80年代末,全国专门或兼营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器材的企业已有近百家,能够生产从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到喷灌、滴灌等多种节水灌溉产品。 90 年代以来,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迅速发展,数量激增,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以及产 品品种等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到 90 年代末,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已达到 500 家左右,节水灌溉专用的从一般管材到大中型设备等各类产品,我国企业(包括部分合资企业)几乎全部能够自行生产。 可以这样讲,我国节水灌溉生产企业发展快,成效大,为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 22 贡献。 在全国 20xx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中,除大型喷灌机进口设备占保有总量的半数以上外,其余各类设备、材料、施工及服务大多数由我国企业生产和提供。 我国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不 足;生产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程度低;企业短期行为倾向严重,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销售和服务水平不高。 因此,相对于我国严峻的缺水形式,我国的节水灌溉面积尤其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据预测,到 2020 年国内节水灌溉行业将是最近发展最快且市场潜力最大行业之一。 美国的有效灌溉面积为 亿亩,不足我国的一半,但喷灌和微灌面积却占 %。 以色列的灌溉面积全部采用微灌和喷灌,其中微灌占了一半以上。 瑞典、英国、奥地利、德国、法国、丹麦、匈 牙利、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家,喷灌和微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都达到了 80%以上。 近 20 年来,全世界的微灌面积以平均每年 33%的速度增长,总面积已达到 5650 方亩。 其中以色列、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约旦、塞浦路斯等国微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超过了 5%;美国微灌面积达 1575 万亩,占世界总面 23 积的 %;近 10 年间,印度微灌面积增加了 倍。 低压管道输水在国外也很受重视,美国有近一半的大型灌区实现了输水管道化;日本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有一半以上的新建农田输水网实现了管道化。 在旧灌区改造中,加拿 大的伯塔灌区、澳大利亚的伦马克灌区都将原有的渠系改建为地下输水管道。 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趋势 田间灌溉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喷灌和微灌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作物种植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因此目前推广的各种节水灌溉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地区和作物。 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喷灌和微灌面积的数量,以及占灌溉面积的比例都很小,与我国水资源的紧缺形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不相适应。 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喷 灌、微灌等高准确高额灌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而其他简易的落后灌溉方式的发展速度将减缓。 输水方式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实现管道化。 灌溉水的输送方式有三种,即土渠、防渗渠道和管道。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近距离土渠输水的损失为 10%~ 40%,而远距离土渠 24 输水的损失甚至高达 50%以上。 防渗渠道可以减少或避免渗漏掼失,但仍然存在蒸发损失,泄露损失也比管道输水严重。 根据有关资料对我国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统计,渠道防渗的亩投资为 200~ 400 元,而管道输水为 160~ 300 元,前者比后者亩投资高 40~ 100 元。 另外,与渠道防渗相比,管道输水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便于管理等优点。 因此,在我国未来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中,应重点发展管道输水,逐步实现输水管道化。 发展管道输水,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其重要。 中心支轴式(也称圆形)喷灌机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青睐,是近期喷灌机组发展的主要机型之一。 与其他喷灌机组相比,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主要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省工、省时、省力,并易于实现精确施肥、施药。 美国曾有学者对各种灌溉方式 的投资效益做过评价,认为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设备购置费和运行费用比地面灌溉还低 20%,节省的费用完全可以补偿该机组圆形作业时漏灌土地上的损失。 美国、加拿大、沙特等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国家和地区,一直大量采用该机型。 欧洲各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其代 25 表机型是绞盘式喷灌机,近年来开始采用该机型。 东欧、南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的邻国蒙古,近年来也开始看好这种机型。 滴灌技术和设备发展加速,地下滴灌更具发展潜力。 由于滴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滴灌设备的价格和工程投资持续下降,近年来滴灌在全世界的应用面积高速增长。 与地面滴灌相比,地下滴灌具有一次安装多年受益、不影响耕种作业、灌溉水利用率极高(有报道认为可达 98%)、可节省大量铺放和回收管道的劳动力等优点,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外的地下滴灌主要用于葡萄、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 除这些作物外,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在棉花、甘蔗等作物上试用。 压力补偿式灌水器是微灌尤其是滴灌灌水器的发展方向。 微灌系统工作压力低,对水源压力波动和地面高程变化非常敏感。 为了保证灌水均匀度,在设计微灌系统时,常常需要 增加许多压力调节装置,不但设备投资增加,使用维护管理也非常麻烦。 近年来,国外的微灌设备制造厂商都非常重视并倾力研制开发压力补偿式灌水器。 由于该类灌水器技术复杂,加工 26 精度高,生产难度大,因而价格偏高,使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但随着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价格随之下降,该类灌水器将会逐步替代目前我国大量采用的非压力补偿式灌水器。 提高产业化生产能力,大幅度降低节水灌溉设备造价和工程项目投资,是加快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前提。 我国的大多数农民还比较穷,农业尤其是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低 ,因此必须大幅度降低节水灌溉设备造价和工程项目投资,才能使广大农民买得起,用得上。 滴灌,曾一度被认为属于“贵族农业”,不可能用于大田作物。 1996 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刚开始搞棉花滴灌时,以色列某公司的最低报价是每亩投资 2500 元。 经过该兵团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棉花膜下滴灌设备的初始一次性亩投资已降到 300 元以下,是国外同类产品的 1/8,每亩地年成本只需 120 元左右。 据报道,到 20xx 年底,该兵团的滴灌面积已发展到 400 万亩,不但节水效果好,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引发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节水、增效双胜利的一场 “革命”。 显而易见,如果不大幅度降低设备造价,滴灌绝不可能在我国大面积推开,大上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总之,提高节水灌溉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近年来,许多国家灌溉设备的机械化 27 和自动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在美国,一些大型农场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群配备有气象站、遥控监视系统和智能系统,实现全天候无人自动作业。 一些国家的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及园林绿地灌溉,已经实现中央计算机全过程自动控制。 但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只宜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和示范,目前尚不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产品市场分析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灾害频发使农作物减产,对加大节水灌溉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出了现实的和迫切的需求,为节水灌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区域降水和河川径流变化波动明显增大,直接导致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升高,重、特大旱灾年份增多,干旱灾害的范围扩大,灾害损失加重。 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年均受旱面积达 3亿亩,平均每年因旱灾减产粮食 250— 300 亿公斤。 20xx 年春季北 方地区大面积爆发的旱情使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以及 20xx 年 6 月份以来在北方九省区发生并蔓延的严重旱情,对我国农业发展及粮食安全提出了严峻考验,究其原因,是我国灌溉技术和设施陈旧落后,节水农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所造成的。 20xx年,我国发生了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 3 次大范围严重干旱,但与历史上同等旱 28 情相比,由于农田灌排设施充分发挥效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农田受旱面积减少近 6 成,为抗灾夺丰收,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 、农民增收“八连快”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尽管成绩喜人,但我国目前依然要面 对现有耕地半数以上是中低产田或易涝易旱的“望天田”,已有农田灌排设施工程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节水灌溉发展依然滞后的现状。 其次,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绝大部分面积干旱缺水,滴灌技术正在大面积推广。 在西北地区滴灌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正被北方地区各级农业、水利、农场、农业种植户所重视,使用滴灌技术的积极性极高,滴灌技术推广的面积在逐年快速增加,已形成了由地方政府一次性投资建设输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财政每年补助帮助农民投资更换滴灌带的良性市场循环,再次,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旱情灾害 ,已使各级水利、农业管理部门意识到了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由此带来对滴灌带、输供水管材等节水材料的巨大市场需求空间。 市场前景预测 据目前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我国人口将在 2030 年前后达到 16 亿高峰,粮食需求将增加到 — 亿吨。 灌溉面积只有发展到 亿亩,才能满足这种粮食需求,随之而来的农业灌溉用水量将从 4,000 亿立方增加到 6,650 亿 29 立方。 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水资源供需条件将无法实现如此大的农业水资源供给,农业用水缺口或达 到 500— 700 亿立方。 因此,节水农业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根据节水灌溉“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力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1 亿亩,比此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 5000 万亩的目标高出一倍。 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面, “十二五”规划提出,到 20xx 年底,全国要完成 70%以上的大型灌区及 50%以上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涉及农田灌溉面积 亿亩。 “十二五” 期间, 中央财政将在全国大中型灌区每年投入至少 800 亿元;国家每年将从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中安排 50 亿元。 两项投入均用于发展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此外,涉及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投。温泉县神泉节水滴年产07亿米农业节水滴灌带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