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口才与演讲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复,而是指根据对象、环境、时间 的不同,该多说时不少说,该少说时不多说。 有的人自我介绍啰啰嗦嗦,祝酒时说上半个钟头还不停,批 评起来没完没了   这样既影响了说话效果,又影响了自己的社交形象。 社交过程中声音的大小是否适量,也是社交场合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大庭广众之中说话音量宜大一点, 私人拜访交谈音量宜适中,如果是密友 、情人间交谈,小声则可以表现亲密无间、情意绵绵的特殊关系   这都是在社交场合与人交谈应该掌握好的。 三要适度。 社交口才的适度,体现了社交口才的灵活性,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把握言谈的深 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份把握言谈的分寸度。 其次,在社交活动中也要注意体态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经验表明体态语言运用恰到好处,会为社交 的成功增色不少。 三、主持口才 世界上最早的主持人 起源于美国。 我国最早是在 1981 年的对台广播 空中之友 栏目设主持人,由 徐曼小姐主持。 之后, 1981 年中央电视台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始用 节目主持 人 一词,开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先河。 1993 年,我国各地电台涌现出大量的节目主持人,这一年被 称为 中国的广播主持人年。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集会型活动很多,像联谊活动、文艺汇演、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等。 这些 集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学生走向成熟迈入社会的一次有效锻炼。 集会活动一般情况下是需要主持人来 进行 活动的有效控制,达到集会时的秩序有条不紊,活动目的得到有计划的实施。 主持人在活动时的主持 表达能力就是主持口才。 好的主持人能通过优秀的口才使活动联贯、和谐,妙趣横生,他们的主持词像一 粒粒珍珠将整个活动串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篇章。 主持口才的特点: 1. 思辨性 作为主持人,能在各种情况下看到复杂事物的细枝末节,敏锐而缜密地作出判断和评价,机智地适应 瞬息万变的现实话题,能将气氛和活动调动起来,进行下去。 2. 捷辩性 作为主持人,能在不断变化的动态语境和现场环境中保持思维与表达 的同步推进,应当有令人豁然开 朗的精言妙语随口而出,可以说主持人的话是 点睛 之语、快乐之语,能让人在或欢笑、或深思、或悲 悯、或激愤、或振奋中得以更加透彻的灵魂触动。 3. 善辩性 作为主持人,能在各种节目语境中审时度势地确定表达的策略。 有时以静制动、引而不发;有时语惊 四座、一语中的;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一句平常的话,能够轻描淡写地说得恰到好处,正所谓 咳 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4. 综合性 主持人的口才不是孤立的才能:它既是 口 才,也是 思 才、 耳 才、 眼 才   它反映了 12 实用口才与演讲 一个人的语言才能,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素养、才智、气质、品格和情操的和谐流露,所谓 言如其人。 这就是说,口语能力并非单纯技巧的运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话没有内容,再高妙的技巧也 是没有用的。 因此主持人要像海绵那样不断吸收知识以丰富自己,这样才能将充实的内容和娴熟的表达技 巧融为一体。 同时,口语言表达能力与人的心理素质、思维素质、感受素质密切相关,因此思维训练、心理训练、 体态语言训练、表现能力 训练等也不可忽视。 主持人口语表达训练是一个艰苦而充满乐趣的过程,我们要 不懈努力,才可能比较快地提高口语表达的水平。 13 四、演讲口才 在本编第二章 演讲 中讲解。 五、辩论口才 在本章第四节 辩论口才 中讲解。 六、公关口才 在本章第五节 公关口才 中讲解。 总之,行业的不同,总会形成不同的行业口才,每一行业的口才又都具有其行业鲜明的特色和具体要 求。 从事某一行业,只要 悉心学习和不断积累本行业的知识,同时广泛涉猎其他门类的相关知识,不断扩 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之持之以恒的锻炼和努力,你就会成为一位出色的口才家。 第四节 辩 论 口 才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相异于自己的人。 大至思想观念,为人处事之道,小至对某人某事的 看法、评论。 这些不同程度的差异都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与论辩。 留心我们周围,争辩几乎无所不在: 一场电影、一部小说、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都能引起争辩,甚至某人的发式或妆饰也能引起争辩。 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同见解的争辩过程就是寻求 真理的过程。 辩论,就是为了探求真理,坚持真理, 维护真理而相互劝说。 然而由于辩论的任何双方都想推翻对方的看法,树立自己的观点,故此,辩论和平 常说话不同,它是带有 敌意 的语言行为,因而有所谓唇枪舌剑之说。 于是,大凡争论留给我们的印象 都是不愉快的,最容易使我们良好的交际愿望落空。 如果你能够在论辩之前多投入一些思考,在论辩结尾搞好 善后 工作,就能使你在辩论这种特殊交 际场合,既做到个人心情舒畅,探求了真理,又不伤人际和气。 作为职业经理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 到要与人辩论的情况,如何让对方赞 同自己的观点又不伤和气,是一门需要训练的艺术。 在 MBA 面试中, 很多学校引进了辩论赛,清华大学更是辩论赛的典型代表。 辩论赛是许多大学生喜爱的一项侧重于人们言辞表达能力的比赛。 然而,不少大学生 爱上层楼 , 虽然参赛热情很高,却由于缺乏一定的辩论知识,或赛前不懂如何正确准备,或赛中不得要领,初次上阵 便遭受挫折。 因此,掌握一些辩论口才的基本知识显得十分必要。 一、辩论的概念及特点 辩论,也称论辩,就是彼此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说服对方,而在语言上展开的直接对抗,最后 形成孰是孰非,从 而维护自己的 (组织的 )形象。 辩论口才就是辩论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 辩论是语言的艺术,思维的艺术。 辩论集思辨性、知识性、社会性、竞争性 (征服性 )、团队性于一体。 辩论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它以征服为目的 —— 或者征服对方,或者被对方征服。 辩论是机变性极强的高级口语表达形式,只有富有逻辑力量的论辩语言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 《三国 14 实用口才与演讲 演义》中,诸葛亮就是巧借逻辑的雄辩力量 舌战群儒 而使吴主孙权主战的。 诸葛亮先用刘备 博望烧 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淳、曹仁之辈心惊胆裂 的战绩作反驳论据,驳斥了江南 第一谋士 张昭所谓 曹 兵一出,弃甲抛戈 的虚假论据,接着列举汉高祖刘邦出身卑微,然而击败了秦国许多名将,围歼了 霸 王 项羽, 终有天下 ,驳倒了儒生陆绩的 织席贩履之夫 刘备不足与相国后裔曹操抗衡的论题。 最 后,诸葛亮用 必有一假 的矛 盾律,指出了匡扶宇宙之才 必按经典办事 论题的虚伪性,使得那些主 将的 江东英俊 或是 默默无语 ,或是 满面惭愧 ,或是 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从而揭开了 赤 壁大战 的序幕。 辩论总是围绕双方都重视并感兴趣的事件 (物 )进行,针对性很强,目的也很明确:让对方同意并接受 自己的观点。 如果双方的着眼点不在同一事物上,就不会发生辩论。 辩论一般是当场进行的语言活动,思辨、判断和应对必须迅速、敏锐,这就要求双方的语言必须尽可 能简洁。 前苏联首任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出身于贵族,一次,在联合国大会上,英国工党的 一名外交官向他 挑衅说: 你是贵族出身,我家祖辈矿工,我们俩究竟谁能代表工人阶级。 莫洛托夫不慌不忙地从座位 上站起来,走向讲台。 这时气氛异常紧张,不料莫洛托夫只说了一句话: 对的,我们俩都当了叛徒。 简单的一句话就让对方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辩论并非是所有的辩手们择业的首要砝码,事实上,不少人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和最大的爱好:参加过 国际或全国大专辩论赛的蒋昌建如愿做了老师,严嘉、季翔做了律师,林正疆集教师和律师为一身,王慰 卿投身公务员,马朝旭当了外交官。 还有不少人选择了留学海外:王惠、顾凌云 、周玄毅等。 大学生活期间可以通过辩论赛的锻炼,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 学习生活。 但现实生活的主调并不是辩论,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清楚的是:辩论是辩论,生活是生活。 二、辩词的撰写要求 1.自己动手写辩词 为便于开拓思路,撰写辩词前可以请教练或其他人进行必要的辅导,也可以适当阅读一些辩词加深对 辩词形式的感受,以形成自己的 辩词意识。 但是自己的辩词一定要自己来写,写辩词的过程,既是消 化、内化辩论战务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强化认识、反复修订完善战略的过程。 通 过自己动手写辩词,会激 活自己的思维和已有的知识储备,体味辩词是否具有 杀伤力。 写的顺畅,说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是清 楚的、有把握的。 无论写得好与否,顺利与否,最终效果在辩论的赛场上自然会显现出来。 辩词撰写完毕, 也可以请人看,提意见;给人读,看反映;但是改也要自己改,不可以请人改,这样就做到了知己。 2. 把握时间的分配 辩论场上陈词时间是有限制的,因此,陈词的撰写务必要考虑时间的分配问题。 如何开头,怎么结尾, 核心内容是什么,各部分需要安排多少时间、比例才是合适的,才能把问题说清楚,均需 要认真谋划,仔 细分配。 由于考虑到辩场上的情况变化而适时改变、增减内容,一般一篇陈词不可写满,一般应该留出 30 秒~ 40 秒,以便到场后再做补充或增加处理。 3 分钟的陈词按一般语速来计算,大约有 850 字。 因此,可 以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增减,就不会出现超时或者时间不够用。 3. 抓住陈词中的闪光元素 陈词是根据战略文案的要求来写的,它是辩手对战略文案的体现和落实。 然而,一篇陈词不单是完成 和体现战略文案的内容,还要力争出彩、出效果才可以有共鸣,才可能出奇制胜。 所以必须考虑陈词中闪 光的趣 味元素、诗词元素、哲学元素三元素。 陈词中的这三元素是闪光点,实际应用中不仅能使论辩出彩, 15 而且还能够使陈词生辉。 16 实用口才与演讲 三、辩论赛的一般规则 1. 人员规则 (1) 每场比赛须由主办单位指派会场主席一名,以主持比赛的开始及进行。 (2) 每场比赛须 由主办单位指派计时员、计分员及招待人员各若干名。 (3) 每场比赛须由主办单位安排三名以上 (含三名 )单数裁判人员担任裁判工作。 (4) 每场比赛裁判人员不得中途入席、离席或更换。 (5) 裁判人员须于赛前详阅题目、定义及规则。 (6) 每场比赛各队出参赛人员四名,出赛名单于每场比赛前十分钟向主办单位提交。 (7) 主席宣布比赛开始后十五分钟,队员仍未到齐时,视为弃权。 2. 辩论赛程序 (由辩论会主席执行 ) (1) 开场白。 (2) 队员入场,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 立场,介绍参赛队员,介绍评委及其点评嘉宾。 (3) 宣布比赛开始。 (4) 评判团交评分表后退席评议。 (5) 评判团入席,点评嘉宾评析赛事。 (6) 宣布比赛结果 (包括最佳辩手 )。 3. 辩论程序 辩论过程包括陈词阶段、盘问阶段、自由辩论阶段、总结陈词阶段四部分。 要求用普通话进行表述。 1) 陈词阶段 (1) 正、反方一辩发言。 (2) 正、反方二辩发言。 (3) 正、反方三辩发言。 每人 3 分钟,共 18 分钟。 2) 盘问阶段 (1) 反方四辩提问。 (2) 正方四辩回答、提问。 (3) 反方三辩回答、提问。 (4) 正方三辩回答、提问。 (5) 反方二辩回答、提问。 (6) 正方二辩回答、提问。 (7) 反方一辩回答、提问。 (8) 正方一辩回答、提问。 (9) 反方四辩回答。 每人 30 秒,共 4 分钟。 3) 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依次轮流发言。 (各 5 分钟 ) 4) 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4 分钟 ) 17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4 分钟 ) 4.辩论时间分配 全场辩论时间总计 40 分钟: (1) 陈词共 18 分钟,正、反方辩手发言各 3 分钟。 (2) 盘问阶段共 4 分钟: ① 提问用时 10 秒,回答用时 20 秒。 ② 各队累计用时 2 分钟。 (3) 自由辩论阶段共 10 分钟,正、反方各用时 5 分钟。 (4) 总结陈词阶段共 8 分钟,正、反方各用时 4 分钟。 5.辩 论规则 1) 教练提交材料、发言 (1) 提交材料的时间、内容:在比赛开始前 1 小时,各参赛队应向组委会提交 800 字左右的文字材料 (一式 6 份 ),材料内容包括本队对立场的分析理解,逻辑框架设计,主要论点、论据,对对方立论的分析 等有关辩论的战略、战术。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