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试难点考点讲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φM,而 φS=0,故 φM=- 2V. 同理可知: UMN=7V, φN=5V. 解法三:整体法:求 N 点电势时把电荷从 S 点移到 M 点再移动 N点,看成一个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由 S 到 N 电场力做的 总功等于各段分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代数和. 即 WSN=WSM+ WMN=(- 410- 8+ 1410- 8)J=1010- 8J. 由 WSN=qUSN 得: . 而 φS=0, ∴ φN=5V. 例 解析: 由 于带电粒子做曲线运动,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必定指向轨道的凹侧,且和等势面垂直,所以电场线方向是由 c指向 b 再指向 a.根据电场线的方向是指电势降低的方向,故 Uc> Ub> Ua, A错. 带正电粒子若从 N点运动到 M 点,场强方向与运动方向成锐角,电场力做正功,即电势能减少;若从 M 点运动到 N点,场强方向与运动方向成钝角,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选项 B 错.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故粒子在 M 点的动能较大,选项 C 正确. 第 14 页 共 33 页 由于相邻等势面之间电势差相等,因 N点等势面较密,则 EN> EM,即 qEN> qEM.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带电粒子从 M 点运动到 N点时,加速度增大,选项 D 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 C、 D 项. 答案: C、 D 例 解析: 板间场强方向水平向左,可见 Q 板是电势最高处. Q板接地,则电势 φQ=0,板间各点电势均为负值.利用公式 可求出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再由 U=Ed可求出各点与 Q 板间的电势差,即各点的电势值. (1)场强 . QA间电势差 UQA=Ed′=5102(10- 4)10- 2V=30V. ∴ A点电势 φA=- 30V, P 点电势 φP=UPQ=- 50V. (2)当 Q 板向左平移 5cm 时,两板间距离 d1=10cm- 5cm=5cm. Q 板与 A 点 间 距 离 变 为 d″=(10 - 4)cm - 5cm=lcm . 电 场 强 度. Q、 A间电势差 UQA=Ed″=10- 310- 2V=10V. 所以 A点电势 φA=- 10V. 高考 真题 例 解析: 设重新平衡时细线 OA、 AB 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 α、 β,在下图甲中,虚线表示 A、 B 球原来的平衡位置,实线表示烧断 O、 B 线后 A、B 球的平衡位置 .线烧断后 A球的受力如图乙所示 . 由平衡条件,得 T1sinα+ T2sinβ=Eq ① T1cosα=mg+ T2cosβ ② B 球受力如下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 T2sinβ=qE ③ T2cosβ=mg ④ 上述四式联立并代入题中数据,可解出 α=0, β=45176。 . 所以新的平衡位置如下图乙所示 . 由 A、 B 球的新的平衡位置可知,和原来的平衡位置相比,有 A球的重力势能减小了,减小量为 EA=mgl(1- sin60176。 ). B 球的重力势能减小了,减小量为 EB=mgl(1- sin60176。 + cos45176。 ). A 球的电势能增加了,增加量为 WA=qElcos60176。 . B 球的电势能减少了,减小量为WB=qEl(sin45176。 - sin30176。 ). 两种势能总和减少了,减少量为 W= WB- WA+EA+ EB=10- 2J. (人教版) 2020届高三物理 一轮 复习 讲义: 电学实验 一、内容概述 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原理,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解法,并能够分析测量误差。 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两种用法。 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和读数方法。 二、重点知识讲解 第 15 页 共 33 页 (一)电表的改装 电流表:把表头 G 改装成电流表,即把表头的量程 Ig 扩大到电流表的量程 I,这时应并联一个电阻 R,起分流作用。 若电流表的扩大倍数为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得: 电流表的内阻: 电压表:把表头 G 改装成电压表,即把表头的量程 Ug扩大到量程 U,应串联一个电阻起分压作用。 若电压表的扩大倍数为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电压表的内阻为: RV=R+ Rg=nRg 量程: U=nUg=IgRV 例 有一块满偏电流 Ig=1mA、线圈电阻 Rg=1kΩ 的小量程电流表; ( 1)把它改装成满偏电压 U=10V 的电压表; ( 2)把它改装成满偏电流 I=10mA 的电流表。 要求画出电路图,算出有关数据。 (二)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形式(如图所示) 实验电路(电流表内 外接法)的选择 第 16 页 共 33 页 测量未知电阻的原理是 R= ,由于测量所需的电表实际上是非理想的,所以在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电压 U 和通过的电流 I 时,必然存在 误差,即系统误差,要在实际测量中有效地减少这种由于电表测量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必须依照以下原则: ( 1)若 > ,一般选电流表的内接法。 如图( a)所示。 由于该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 U 表示被测电阻 Rx与电流表 A 串联后的总电压,电流表的读数 I 表示通过本身和 Rx 的电流,所以使用该电路所测电阻 R 测= = Rx+ RA,比真实值 Rx大了 RA,相对误差a= ( 2)若 < ,一般选电流表外接法。 如图( b)所示。 由于该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 U 表示 Rx 两端电压,电流表的读数 I 表示通过 Rx 与 RV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所以使用该电流所测电阻 R 测 = 也比真实值 Rx 略小些,相对误差 a= . 例 某电流表的内阻在 ~ 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流表 A1(量程 ); B.电压表 V1(量程 3V,内阻约 2kΩ) C.电压表 V2(量程 15V,内阻约 10kΩ); D.滑动变阻器 R1(最大电阻 10Ω) E.定值电阻 R2(阻值 5Ω) F.电源 E(电动势 4V) G.电键 S 及导线若干 ( 1)电压表应选用 _____________; ( 2)画出实验电路图; ( 3)如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的读数为 I,则电流表 A1内阻的表达式为:RA=______________。 (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特点 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R0)对负载 RL 的电压、电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 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 b)电路称为分压接法 . 第 17 页 共 33 页 负载 RL 上电压调节范围(忽略电源内阻) 负载 RL 上电流调节范围(忽略电源内阻) 相同条件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限流接法 E≤UL≤E ≤IL≤ EIL 分压接法 0≤UL≤E 0≤IL≤ E( IL+Iap) 比较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 限流电路能耗较小 其中,在限流 电路中,通 RL的电流 IL= ,当 R0> RL 时 IL主要取决于 R0的变化,当 R0< RL时, IL 主要取决于 RL,特别是当 R0RL时,无论怎样改变 R0的大小,也不会使 IL 有较大变化 .在分压电路中,不论 R0的大小如何, 调节滑动触头 P 的位置,都可以使IL 有明显的变化 .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选择方法 滑动变阻器以何种接法接入电路,应遵循安全性、精确性、节能性、方便性原则综合考虑,灵活择取 . ( 1)下列三种情况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① 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即大范围内测量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 ② 当用电器的电阻 RL 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R0,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因为按 图( b)连接时,因 RLR0> Rap,所以 RL 与 Rap的并联值 R 并 ≈Rap,而整个电路的总阻约为 R0,那么 RL两端电压 UL=IR 并 = R ap,显然 UL∝ Rap,且 Rap越小,这种线性关系越好,电表的变化越平稳 均匀,越便于观察和操作 . ③ 若采用限流接法,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 RL 的额定值时,只能采用分压接法 . ( 2)下列情况可选用限流式接法 ① 测量时电路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 RL与 R0 接近或 RL 略小于 R0,采用限流式接法 . ② 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式接法的要求时,采用限流式接法 . ③ 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两者均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采用限流式接法 . 例 用伏安法测量某一电阻 Rx 阻值, 现有实验器材如下:待测电阻 Rx(阻值约 5 Ω,额定功率为 1 W);电流表 A1(量程 0~ A,内阻 Ω);电流表 A2(量程 0~ 3 A,内第 18 页 共 33 页 阻 Ω);电压表 V1(量程 0~ 3 V,内阻 3 kΩ);电压表 V2(量程 0~ 15 V,内阻 15 kΩ);滑动变阻器 R0( 0~ 50 Ω),蓄电池(电动势为 6 V)、开关、导线 . 为了较准确测量 Rx 阻值,电压表、电流表应选 ________,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 (四)万用电表的使用 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 1)使用前应看一下指针是否指在刻度盘左端的零刻线处。 如果不在,就应该进行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轻旋表头正下方中央处的调零螺丝,使指针指左端零刻线。 ( 2)根据被测物理量及其数量级将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位置。 读数时还要注意选用刻度盘上对应的量程刻度。 (如测量 20mA 左右的直流电流,应将选择开关对准左边 100mA 量程处,在刻度盘上,应该看最下方的刻度,即满偏刻度为 10 的刻度线,从刻度盘读出数据后还应再乘 10,得测量结果。 ) ( 3)使用欧姆挡时,在选好倍率后,还必须进行欧姆调零。 方法是: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 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右端零刻线处。 因此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的操作步骤是: ① 选挡。 一般比被测电阻的估计值低一个数量级,如估计值为 200Ω 就应该选 10的倍率。 ② 进行欧姆调零。 ③ 将红黑表笔接被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 ④ 将指针示数乘以倍率,得测量值。 ⑤ 将选择开关扳到 OFF 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用欧姆挡测电阻,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即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太大),应该增大倍率重新调零后再测;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即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太小),应该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测。 ( 4)使用多用电表时, 两只手只能握住表笔的绝缘棒部分,不能接触表笔上的金属部分。 欧姆表测电阻 ( 1)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 2)当红、黑表笔之间接入某一电阻 Rx时,通过欧姆表的电流为 . 第 19 页 共 33 页 若 I=0,则 Rx=∞; I=Ig 时, Rx=0。 欧姆表刻度具有反向性和非线性特点,表盘刻度不均匀 . 当 , 表盘中值电阻 ,中值电阻一 定,表盘刻度就唯一确定 . 欧姆表中的电池用久了,电动势和内阻都要发生变化,只能用来粗略测量电阻 . 例 如图,电流表满偏电流 Ig=500μA,线圈电阻 Rg=200Ω,电动势 E=,电流表盘刻有欧姆表刻度线,指针指在满刻度时共转过 90176。 . ( 1)指针半偏时所对应的阻值是多少。 ( 2)指针转过 30176。 时所对应的阻值是多少。 ( 3)若电池使用久了,电动势变为 ,这种情况下测电阻时若指针指在中间阻值处,求被测电阻真实值。 (五)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原理 如图 (1)所示电路,改变电阻 R,从电压表和电流表可测出几组 U、 I 值,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求出 E、 r. 数据处理 ① 测出两组 U、 I 值,列方程组可解出 E、 r. ② 图象法处理数据,测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