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重点复习(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偶数 减数Ⅱ分裂 无 无 无 无 偶数或奇数 典型例题分析 (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 [例 1]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与生长迅速时,通常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 小 动大 解析: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并且两种形式的水存在互动关系。 自由水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生化反应的介质,新陈代谢越旺盛,生化反应就越活跃,需要的自由水就越多。 由此可知,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减小。 答案: B [例 2]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 ) 肪 解析:题中所设答案都是能源物质,而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糖 元和脂肪虽然说都是储能物质,但脂肪与糖元相比起来,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原因是:①脂肪具疏水性,贮藏时不拌水;糖则亲水,贮藏时含水,所以等质量的脂肪和多糖,脂肪体积最小,在体内贮藏量大。 ②等质量的脂肪和淀粉氧化分解时,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 答案: D [例 3]某一多肽链共有肽键 109 个,则此分子中含有 — NH2和 — COOH 的数目至少为 ( ) A. 110, 110 B. 109, 109 C. 9, 9 D. 1,1 解析:多肽链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 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中氨基的氢和另一氨基酸中羟基里的羟基结合形成 H2O 的过程,这样多肽链的左端和右端就是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虽然肽键 109 个,但至少 — NH2和 —COOH 的数且各为 1。 答案: D [例 4]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 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数目依次是 ( ) ① NH2— CH2— COOH ② NH2— CH2— CH2OH ③ ④ ⑤ A.3、3、2 B.4、3、3 C.2、2、2 D.3、4、2 解析:首先将五种物质中属于氨基酸挑出来。 挑选时要抓住每个氨基酸分子里至少含有 1 个 — NH2和 1 个羧基 (— COOH),而且它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鉴别结果②④不符合要求而淘汰。 第二步,将挑出的氨基酸①③⑤缩合成三NH2— CH— CH2— COOH COOH NH2— CH— CH2— COOH COOH NH2— CH— ( CH2) 4— COOH COOH 肽,并写出化合物的简式。 第三步,数出三肽化合物中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氨基 2;羧基 2;肽键 2。 答案: C [例 5]用含有放射性 N 的肥料给生长着的植株施肥,在植株中首先能探测到含有 放射性 N 的物质是 ( ) 解析:葡萄糖、脂肪、淀粉三种有机物主要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含有 N。 只有蛋白质中含有 N,因此,植株中首先能探测到放射性 N 的物质是蛋白质。 答案: B [例 6]如图表示细胞中 4 种有机物的组成,依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 是指 _________; E 在动物中是指 _________,在植物中主要指_________。 (2)F 是指 _________;它是由 B 脂肪酸和甘油形成 的,除此之外,脂类还包括 _________和 _________。 (3)C 是指 _________;通式是 _________, C 形成 G 的过程叫 _________。 (4)D 是指 _________; D 形成 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通过图中标明有机物的主要功能反推有机物的分类和基本组成单位。 具体思路如下: (1)能源物质是指糖类,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葡萄糖连接形成大分子多糖在动物是指糖元,植物主要是指淀粉,当生命活动需要时再分解成葡萄糖,同时供给能 量。 (2)脂肪通常被称为贮能物质,当生命需要时,可分解释放能量,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可以结合成一分子脂肪并脱去三分子水。 (3)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它形成的大分子链状物质是核酸。 答案: (1)葡萄糖 糖元 淀粉 (2)脂肪 固醇 类脂 (3)氨基酸 缩合反应 (4)核苷酸 核酸 [例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 ) ,所含有 机化合物不同 ,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有: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能考查学生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的理解。 R— CH— COOH NH2 本题初看上去,有些让人不知所措,因为三种“基质”用词相同,但平时没注意把它们进行比较和区分。 审题之后,经过分析判断,只要清楚细胞质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就能判断出三者的功能是不同的。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 暗反应过程就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细胞质基质存在于各种细胞器外面,是细胞质内除了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是细胞内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据此,可把 B、 D 从四个选项中挑选出来再进行比较。 生物体每项生理功能的执行都需要特定的场所和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三处基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不同,主要是与其中所含的酶的种类以及生化反应的底物不同有关。 答案: B [例 2]在下列细胞中,含高尔基体和核糖体较多的是 (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高尔基体和核糖体的功能。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含两者较多的细胞必定是母分泌蛋白质类物质的细胞。 胰腺外分泌部细胞能分泌胰液,其中含多种消化酶,属于蛋白质。 而汗腺细胞也有分泌功能,但其分泌物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等,无蛋白质。 肌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无分泌功能。 答案: C [例 3]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过检查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图中的①、②、③、④、⑤部位,请据图写出各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要求 填注的内容。 (1)⑤部位的物质 (图上方的黑圆点 )首先是由附着在[ ] ______上的[ ] ______合成的 ______物质。 (2)它是由[ ] ______加工形成的。 (3)此动物细胞对该物质还具有 ______功能。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细胞器结构功能的基础知识以及识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首先要根据细胞器的位置、形态、构造特点,认清图中各数码代表的名称: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④细胞膜、⑤蛋白质。 然后利用题中所给条件和要求作出综合分析判断。 根据题意,细胞吸收氨基酸及放射性出现的部 位次序,可知⑤部位的黑色颗粒是一种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 而蛋白质是由细胞的核糖体合成并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加工,最终由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膜外的。 答案: (1)② 内质网 ① 核糖体 蛋白质 (2)③ 高尔基体 (3)分泌 典型例题分析 (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例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 ) 分析:首先通过比较找出各项选项所指生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然后再判断。 大多数真核生物(植物)既有叶绿体,又有细胞壁;病毒既不具有叶绿体,又不具有细胞壁;原核生物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因此,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要求从四种生物选出哪种是原核生物。 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衣藻、菠菜属于真核生物。 答案: B [例 2]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 ) 分析:噬菌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蓝藻为原核生 物,无线粒体;酵母菌为单细胞真核生物,无细胞壁,只有核酸是所有生物共有的遗传物质。 答案: D [例 3]识图作答(题中[ ]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 1)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 ______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______、[ ] ______、[ ] ______等结构。 (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______,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______。 ( 3)结构 7 的名称是 ______,它与 ______的形成有关。 ( 4)结构 8 是细胞核,它是遗传物质的 ______、______和 ______的场所。 分析:本题是识图作答的题目,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相关概念理解的情况。 要求学生识别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用生物学术语正确回答。 据图中细胞的结构,学生应能识别该细胞具有[ 3]细胞壁、[ 5]液泡、[ 4]叶绿体,并判断出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6]线粒体供给,[ 6]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 图中的结构[ 7]是高尔基体,它的主要功能与细胞壁 的形成有关。 结构[ 8]是细胞核,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高中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题要求学生当看到一个与教科书上插图不同的模式图时,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正确的辨认。 答案:( 1)植物 3 细胞壁 5 液泡 4 叶绿体 ( 2) 6 线粒体 有氧呼吸作用 葡萄糖 ( 3)高尔基体 细胞壁 ( 4)储存 复制 转录 典型例题分析 ( 细胞增殖 ) [例 1]下列哪一组细胞失去了继续分裂的能力 ( ) 胞和骨髓细胞 分析:本题解答的切入点是细胞失去了连续分裂的能力,用此点来对具体的细胞类型进行对照。 肝细胞靠无丝分裂来进行细胞的增殖,生发层细胞靠有丝分裂来进行细胞的增殖;肾细胞是一个广义的说法,例如,肾皮质细胞和肾小管细胞是靠无丝分裂来进行增殖,而肾髓质细胞是靠有丝分裂来进行增殖,红骨髓也是一直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在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没有分裂能力,而在受到损伤时可恢复分裂的能力,表皮细胞是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只有成熟红细胞和骨质细胞,完 全失去了细胞分裂的能力,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骨质细胞是成骨细胞分裂产生的。 答案: D [例 2]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 1)依次写出 C、 E 两个时期的名称 ______。 ( 2) RNA 和蛋白质合成时期为[ ] ______;DNA 复制时期为[ ] ______;核膜、核仁消失时期为[ ] ______;核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 ]______。 ( 3)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的细胞周期以外的三种生活状态是 ______、 ______和 ______。 分析:本题的切入点是图中的后期。 据 此判断, A为 G1期, B 为 S 期, C 为 G2期。 A、 B、 C 合起来构成间期。 D 为前期, E 为中期, F 为末期。 D、 E、后期、 F 合起来构成分裂期。 识图后判断, A 主要进行 RNA 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 主要进行 DNA 的合成; C还有 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但合成量逐渐减少, DNA 的合成终止; D 主要是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 E 主要是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中央,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主要进行的是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然后平均分成两组,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F 主要 是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高考生物重点复习(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φM,而 φS=0,故 φM=- 2V. 同理可知: UMN=7V, φN=5V. 解法三:整体法:求 N 点电势时把电荷从 S 点移到 M 点再移动 N点,看成一个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由 S 到 N 电场力做的 总功等于各段分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代数和. 即 WSN=WSM+ WMN=(- 410- 8+ 1410- 8)J=1010- 8J. 由 WSN=qUSN 得: . 而 φS=0,
后,处于2 mol/L的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______。 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_。 要使其复原,应将其置于______。 (3)在1分钟后,处于2 mol/L的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_____逐渐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______。 答案:(1)外渗 变大 (2)不变 蔗糖溶液 清水中 (3)乙二醇分子
s km,则由-= 8 s,解得 s= 50 km. 答案: 50 km 2- 1- 5所示,Ⅰ、Ⅱ两条直线分别描述 P、 Q两个物体的位移 时间图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t内有相同的位移 P的位移较大 ~ t时间 P比 Q的速度大, t以后 P比 Q的速度小 图 2- 1- 5 解析:由于Ⅰ、Ⅱ均是直线,所以 P、 Q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 A 正确 .M点的坐标( t, s)表示的是
;细胞质基质存在于各种细胞器外面,是细胞质内除了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是细胞内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据此,可把B、D从四个选项中挑选出来再进行比较。 生物体每项生理功能的执行都需要特定的场所和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三处基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不同,主要是与其中所含的酶的种类以及生化反应的底物不同有关。 答案:B[例2]在下列细胞中,含高尔基体和核糖体较多的是( ) 分析
电体,在电场、磁场、重力场中运动的情况,要根据各个场对带电 粒子作用的特点综合的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与讲解 (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若与磁场方向平行,带电粒子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将以入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若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且只受洛伦兹力的作用,带电粒子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平面一定与磁场垂直。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得轨道半径
9.质量为 500t 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由静止出发.经 5mln 行驶 225km.速度达到的最大值 54km/h.设阻力恒定且取 g=10m/ s2 求:( 1)机车的功率 ( 2)机车的速度为 36km/h 时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 知识达标: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动能 (2)重力势能 (3)机械能 (4)分子势能 (5)电势能 2.运动、 mv2/ 状态量、标量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