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养殖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前者占 61%,后者占 39%:其次,目前农村人口猪肉消费量较低,今后增长潜力巨大。 特别是 2020 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扶农、支农的政策,全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0%左右,这必 将拉动农村购买力的增长,当然也将增加一部分猪肉消费,猪肉销售增长,也将拉动生猪的生产。 江西是一个畜牧业大省,畜牧业生产以猪的饲养为主,是我国生猪生产省之一。 目前,江西生猪出栏数在 2020 万头以上,约占全国的 4%,居全国第四位。 人均肉类消费量统计表 (单位:公斤 ) 项目 1998 年 1999 年 2020 年 2020 年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全国 江西省 江西 省 生猪生 产 虽呈上升态势,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 “ 绿色消费的悄然 升 温,无公害优质商品 猪 需求会更大。 .项目区内产品市场前景及竞争优势分析 1.区位生产成本低: 本项目所处地区以农业为主, 有养殖传统、经验足 ,地区劳动力成本低,专业户养猪收益将更为显见 (见表 ) 每头生猪生产成本与收益 (1999 年 ) 生态型原种种猪扩繁工程 可行性报告 10 指标 单位 平均数 专业户 农户散养 平均产量 千克 平均产值 元 生产成本 元 用工数量 个 含税成本 元 净产值 元 扣税后纯收益 元 成本纯收益率 % 资料来源: 2020 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中 国统计出版社。 2.创新种猪市场: 江西省近年能繁殖母猪期末数 (万头 )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本项目达产后每年可提供 资料来源:《江西农村经济年鉴》 3.市场前景好: 项目区商品猪市场的区位优势突出: 新浙赣线电气化铁路 、 梨温 高速公路、东临一级公路、 320 国道连结珠江三角、长江三角洲和闽南经济区,高质量大规模终端产品可快速到达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近期和中远期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见表 ) 商品猪目标市场前景预测情况表 目标市场 总人口 (万人 ) 人均猪肉年消费 量 (千克 ) 猪肉年均消费量 (万吨 ) 生态型原种种猪扩繁工程 可行性报告 11 广东省 7954 江西省 4254 上海市 1711 福建省 3488 香港地区 681 澳门地区 45 注:根据 2020 年有关省市统计资料计算;香港 、澳 门地区猪 肉 消费量系根据当地住户消费开发统 计 调查推算数。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原则及其目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富裕农民为主线,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依靠农业科学进步,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产出率,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完善农业功能,促进资源;环境和现代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定位的农业发展总体思路。 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以遵循社会公正、遵循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遵循科技兴业为原则 、 以实现高科技产业化为目标。 第三 章:项目的技术基础 本项目以引进世界著名育种公司提供的优质种源和先进技术为先导,通过高起点项目建设形成实施运作的硬件环境和条件,从而使企业在源头上成为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发展平台。 在生产过程中依托 “ 循环经济 ” 原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为原则,将生产猪环节构筑成为本项目独有的 “ 资源利用一现代养猪一资源再生 ” 的封闭式作业流程。 在其后 的 发展以 “ 公司 +养殖 户 ” 方式形成规模化乃至区域化生产,使多生态型原种种猪扩繁工程 可行性报告 12 种相关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 链条 ” 是以本项目高科技生产基地为龙头组成的循环经济 综合体系。 项目基地不仅为产业链的龙头,同时为高科技生态型养猪生产科学示范基地。 .现代高科技成果支撑本项目发展 项目实施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为基点,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从中获得生产高效和猪肉食品安全的根本保证,使产品质量登上新的市场台阶。 促进我国生猪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 “ 生态型原种种猪 ” 的引进、繁育和推广: 引进的 “生态型原种种猪”经饲养观察和性能测定:体质结实,适应性强,适合我国广大地区,体形外貌特征和形状都较为明显,种猪的推广情况良好。 ● 父系种 源 特点:生长快,饲料利用率好,出肉率高,腰臀,腿部肌肉发达丰满,背腰薄,瘦肉率极高。 杂交系育肥猪:生长快、省饲料、屠宰率高,瘦肉率高、肉质 好 、无应激、肌肉脂肪 2% 3%,肉质鲜嫩多汁。 ● 母系种源 特点:体长、成熟早、发情明显、产仔率高、仔猪初生重大、均匀度好、健壮、生活力强,母猪泌乳力强。 性能及特征:具备母系特征,繁育力高,胎平均产仔 12 头;不合氟烷基因,应激反应阴性;四肢粗壮结实、生长快,瘦肉率高。 .应用分子基因技术提高母猪繁殖力: 生态型原种种猪扩繁工程 可行性报告 13 由于分子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发现了影响母 猪产仔数的两个主要基因 (Major Gene),即 ESR(雌激素受体 )、 FSHB(促卵泡素 B 亚基 )两个基因,每一个基因可以提高 1. 5 头左右的窝产仔数。 本项目将与 国际 遗传技术公司实行联合育种,并将与国内 科研院校 携手 合作 ,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母猪的产仔数,进而提高养猪生产的效益。 .饲料营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饲料的应用效果与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关联,饲料科技的发展是各门学科在动物营养学和社会环境学研究与发展的综合体现,它的发展促进了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同时推动生产企业的科技进步:本项目将在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上,结合当地实际,对中药渣,啤酒糟、松针粉以及菜仔饼粕的综合利用进行应用型实验与研究。 采用现代动物营养配置新技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产生效益新目 标。 针对饲料安全与营养调控各个环节,以安全、优质,高效 为 目的,本项目还将系统地开展以下技术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 代谢活性物质和抗生素 “ 替代物 ” :寡聚糖、免疫球蛋白、益生素、酸化刑、中草药等添加剂的防病作用,及对肠道微生态环境、免疫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草药与微生态制剂和西药形成多重复合制剂,作为抗菌药一定程度上的替代品,降低抗菌药物应用率程 度,真正实现低残留或无残留对养猪疾病的防治。 ● 提高商品猪产品品质:通过大蒜素,各种中草药等对动物产品安全性、营养、口感、风味、滴水率、货架时间等特性进行研究,提高畜产品风味的绿色安全饲料。 ● 植酸酶、蛋白酶、高利用率微量元素等对提高各种营养物质利用率的方店和技术,减少动物对各种废物的排泄量。 生态型原种种猪扩繁工程 可行性报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