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讲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 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 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 14.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 用、激励作用和( )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6个小题, 20个空,每空 1分,共 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_____________。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 _________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_。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 _______________。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 _____________。 26.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 _____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_______。 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 _____________、平等管理 ___________、和目标管理。 30.主张 有教无类 的古代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31.被称为"危险期" 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_____________阶段。 32. 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 _____________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____。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 _______________和真谛。 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 __________教材和 _____________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_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____________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分)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 10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C 3. C 4. .B 5. .B 6. A 7. D 8. C 9. C 10. B 11. A 12. D 13. C 14. .B 15. A 16. .B 17. C 18. .A 19. B 20. 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 .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1. .高中 32. .苏格拉伦 33. .艺术家 34.本质 35. .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 .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 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0.【要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 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要点】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辅导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2.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3.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 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 从做中学 的是( ) A. 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5.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 A. 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 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7.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8.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0. 教 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 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1.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 课外活动 D.教学 13.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 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14.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 先进的教学设备 D. 备课 15. 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 矛盾 1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的是德育的( ) B.疏导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18.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 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9.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A. 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一是职权影响力; 二是( ) A. 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1 个小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 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教 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2.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为标志。 23.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4. 教 育 目 的 是 各 级 各 类 教 育 培 养 人 的 总 的 _____________ 和总的___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25. 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