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酸碱平衡&肾脏疾病夜班临床处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治疗  先查肌酐:对于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补钾要谨慎  补充镁  补充钾到接近  口服补钾容易引起消化道不适:单次最大剂量 40mmol  静脉补 KCl应小于 10mmol/hr(外周静脉)或小于 20mmol/hr(中心静脉)( 15%的 KCl 10ml相当于 20mmol) 高钾血症 1. 病因  假性:取血过程 中溶血、 PLT 或 WBC 急剧增加  摄入过量:食物、医源性  丢失减少:肾衰、 IV 型 RTA、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其它盐皮质激素过低、药物(螺内酯、 ACEI、磺胺)  细胞释放出 K:酸中毒、细胞大量死亡(横纹肌溶解、烧伤和肿瘤溶解)、腹膜后出血 2. 症状 /体征: 肌无力、腹胀;常常无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首发症状可以是心跳骤停 3. ECG: T 波高尖、 PR 延长伴 P 波消失、 QRS 增宽、室颤 4. 治疗  心电监护  复查血钾  即刻治疗(几分钟内完成):对有 ECG 改变者,用 1020ml葡萄糖酸钙(持续推注 3060 秒)稳定心肌细胞;  暂时治疗( 将钾转运到细胞内)  10%GS 加 1016u 常规胰岛素静点  5%NaHCO3:用于严重高钾血症合并酸中毒的病人  10%葡萄糖酸钙 1020ml静脉注射  去钾治疗:  利尿剂:增加肾分泌钾;速尿 40160mg 入壶  聚苯乙烯磺酸钠口服  透析:急性肾衰无尿的病人应及时透析治疗,注意血滤纠正钾离子的速度往往比传统血透慢 低钙血症 1. 纠正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每减少 1mg/dl,计算血 Ca 浓度应增加 ;若白蛋白 2g/dl,检测游离 Ca,注意碱中毒可使Ca 与白蛋白结合更紧密,使得游离 Ca 总量减少,并加 重症状 2. 体征: 感觉异常、抽搐(特别是手足搐搦)、昏睡、谵妄、癫痫、Trousseau 征(用止血带捆绑上肢,使上肢动脉闭塞 3 分钟后出现腕痉挛)、 Chvostek’s 征(扣击耳前面神经时出现面肌收缩)、 QT延长 3. 病因  GI 吸收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低减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减( PTH抵抗)、维生素 D 缺乏(包括营养不良)、肾衰( 1,25( OH) 2维生素 D 缺乏)、重症病人、低镁血症(抑制 PTH 释放和激活)  体内转移:急性胰腺炎、横纹肌溶解、溶瘤综合征、甲状旁腺切除术后, “成骨细胞性 ”转移癌(乳腺、前列腺癌)  药物:襻利尿 剂  记忆 “HIPOCAL”  Hypothyroidism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Hypo/hypermagnesemia 低 /高镁血症  Infection 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菌造成的感染性休克  Pancreatitis 胰腺炎  Over transfused 输液过多  Chronic renal falure)慢性肾衰:最常见的原因(或其它维生素D 缺乏状态),活化维生素 D 的减少,导致肠吸收 Ca 减少  Absorption 吸收不良  Loop diuretics 襻利尿剂使肾分泌 Ca 增加 4. 治疗  通常来说,除非低钙血症引起症状 或预计血钙会进一步降低,否则无需立即治疗  口服: CaCO3 5001000mg 3 次 /日,两餐间(最大程度吸收);若在餐中服用则为磷结合剂;同时考虑合用维生素 D(肾衰病人用 1,25( OH) 2维生素 D)  静脉:最大剂量 10mmol/小时  纠正低镁血症 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降低血浆游离钙,加重低钙症状 高钙血症 1. 病因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最为常见  恶性肿瘤:分泌 PTH 相关肽(例如肺癌,肾癌,胰腺癌等),直接骨破坏(骨髓瘤,淋巴瘤和转移癌)  肉芽肿性疾病:结节病  噻嗪类利尿剂  维生素 D 中毒  乳碱 综合征  Paget 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制动(特别是青壮年)  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  锂中毒  慢性肾衰: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 体征  肾:多尿、肾结石、肾衰、异位钙化  消化道:厌食、恶心、呕吐、便秘  神经系统:无力、疲劳、谵妄、昏睡、昏迷  ECG: QT 缩短 3. 初步评价:  血 Ca、 P、白蛋白、离子钙、碱性磷酸酶、 PTH、维生素 D、 PTH相关肽,蛋白电泳、 TSH 和影像学(胸片、骨扫描、骨密度、CT 等)  严重高钙血症常发生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恶性疾病  尿钙升高或正常高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恶性疾病  尿钙减低:噻嗪类利尿剂、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  血磷水平对判断有一定帮助:  血磷低:最可能是 PTH 升高(原发性甲状旁亢或 PTH相关肽)  血磷高:考虑维生素 D 缺乏或骨吸收增加(例如甲亢) 4. 治疗  NS 扩容:在第 1 个 24 小时至少需要 34 升  在补足容量后(尿 Na 2030)静脉用速尿,若用速尿,一定要量出为入,保证容量(高钙血症病人存在血容量不足的危险)  密钙息 100U 肌肉注射 q 612 小时,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  二磷酸盐: 90mg 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 1次( Ca), 12 天内起效,副作用有降镁、 降磷和低热。 肾功能不全减量  糖皮质激素:减少消化道吸收,阻止肉芽肿疾病形成 1,25( OH)2维生素 D,有一定的抗肿瘤(如骨髓瘤、淋巴瘤)作用  血尿 1. 定义: 镜下血尿通常无症状( 3 个 RBC/HPF);肉眼血尿指 1 升尿液中至少有 1ml血 2. 病因:  肾小球:肾小球肾炎有 RBC 管型或异常形态 RBC,无血块  肾性:肾癌,多囊肾,遗传性肾炎  肾后性:结石、结构损坏、感染(包括: TB、血吸虫、前列腺炎、输尿管炎)、肿瘤、前列腺增生  血液系统疾病:抗凝剂、出血性疾病  邻近器官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阑尾炎  创伤:导尿、过 度运动  其他:家族性、 “腰痛-出血 ”综合征、药物(如环磷酰胺)、高钙血症 3. 诊断方法  排除假阳性的红色尿:如甜菜摄入、服用利福平、月经  病史:询问感染、泌尿系梗阻、创伤、家族史、有无耳聋和肾结石  体检:有无存在异物或恶性肿瘤的证据  查血 BUN/肌酐  尿液检查:尿常规和尿沉渣,清洁中段尿培养  如果尿沉渣发现为异常形态 RBC,重点查肾小球病变  除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例如 SLE 等)  肾活检  如为正常形态 RBC,要鉴别非肾小球病因的血尿  尿细胞学检查  IVP:上尿路病变的首选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