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消化疾病夜班临床处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特发性 3. FHF并发症  肝性脑病: Ⅰ 期=神志改变 ; Ⅱ 期=嗜睡,意识错乱; Ⅲ 期=木僵, Ⅳ 期=昏迷;多数有脑水肿  肝肾综合征  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  全身性感染、休克、凝血异常 4. 辅助检查  病毒血清学检查;毒物筛选(可送 307 医院)  腹部 BUS 或 CT,肝静脉和门静脉多普勒超声  肝活检 5. 治疗  急性期主要死亡原因是脑水肿,抬高床头,监测颅内压( ICP),降低 ICP 的方法:甘露醇,过度通气,血滤等  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支持  改善凝血异常  严密监测和治疗感染,处理低血糖  特殊病因的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 N乙酰半胱氨酸;自身免疫性肝炎:糖皮质激素; Wilson病:螯合剂等)  人工肝脏支持系统( artificial liver assist device)  肝移植 6. 预后  10%50%存活率  脑病程度:自发缓解率: Ⅰ Ⅱ 期( 65%70%); III 期( 40%50%);Ⅳ 期( 20%)  年龄 40或 10岁,预后更差  HAV 和对乙酰氨基酚造成的 FHF的预后相对较好  肝移植后 1年存活率 60% 终末期肝病 1. 肝性脑病  去除诱因,包括:饮食不当、感染、消化道出血、镇静剂(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和阿片类)、过度利尿、肾功能不全和便秘  治疗:乳果糖 15ml tid,保证每日有 35次软便( pH6)  血氨水平与严重程度不平行,不必监测 2. 肝肾综合征  分为两型, Ⅰ 型短期内肾功能迅速恶化,常有诱因,预后差; Ⅱ型肾功能缓慢恶化  对利尿剂反应差  同时应用大剂量白蛋白和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能使部分病人肾功能恢复 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  在腹水的基础上出现下列症状:腹痛、发热、肠鸣音减弱、肝性脑病加重、低血压。 但实际上只有 70%有发热, 60%有腹痛, 50%发生脑病。 10%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因此,对于肝硬化合并腹水的病人应放宽行诊断性腹穿的指征  危险因素:低蛋白腹水、胆红素 、消化道出血( 20%的消化道出血病人入院时同时合并 SBP)、泌尿系感染、导管置入、SBP 既往病史( 40%的病人会在 6 个月内再发)。 12 年的病死率为 25%  诊断依据腹腔穿刺,腹水细胞计数和分类  PMN250/mm3(敏感性和特异性 90%);穿刺损伤通常WBC/RBC 为 1:250,淋巴细胞 /RBC 为 1/750;( RBC 数量的增加提示有心源性腹水的可能,因为肝脏淤血可促使 RBC 渗出;但大多数 RBC 都来自穿刺损伤)。 白细胞数大于 10000提示继发性腹膜炎  5%20%病人的腹水革兰染色可见细菌,这不仅有助于诊断,若发现有混合病原菌时应想到肠穿孔的可能  病原菌培养阳性可以确诊 SBP,并有助于针对性治疗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 治疗选择三代头孢(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 输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 对于高危病人(腹水中总蛋白 或有 SBP 既往史),可以给予环丙沙星 750mg qw预防 SBP 4. 慢性肝病的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 分值 1 2 3 脑病分级 无 12级(轻度意 识紊乱 /嗜睡) 34级(明显意 识紊乱 /昏迷) 胆红素( mg/dl) 1.5 腹水 无 早期、易控制 难控制 白蛋白( g/dl) 3.5 PT( 对照几秒) 4 46 6 该分级不适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对于预后的意义 总分 分级 1年、 2年生存率 56 A 100% ,85% 79 B 80%, 60% 1015 C 45%, 35% 腹水 1. 因 SBP 的表现常不典型,因此对于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腹水的病人应放宽诊断性腹穿的指征 2. 鉴别诊断: 腹水产生的机制:  静水压升高(门静脉压):包括心源性(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和非心源性(布 加氏病、肝硬化等)  渗透压降低:血浆白蛋白保留或合成能力的减弱,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核和腹膜肿瘤导致淋巴管的阻塞  混合性:胰腺炎 3.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SAAG)=血清 ALB-腹水 ALB。 高梯度( )说明为门脉高压性腹水 高梯度( ) 低梯度( ) 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 心衰 巨大的肝转移癌 暴发性肝衰竭 布 加综合征 门静脉栓塞 静脉阻塞性疾病(包括肿瘤和弥腹膜肿瘤 妇科肿瘤 肠道肿瘤 腹膜结核 胰源性腹水 胆源性腹水 肾病综合征 浆膜炎(免疫病,高嗜酸细漫性肝小静脉闭塞症( VOD)) 妊娠 脂肪肝 粘液水肿 “混合性 ”腹水 胞综合征) 肠道穿孔 /梗阻 /缺血  腹水的总蛋白浓度: TP,多见于心源性腹水 4. 治疗  药物:  治疗目的:阻止腹水的继续产生和防治感染。 循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