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考试重点讲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⑨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应付福利费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外购的货物在⑧和⑨情形下不计算销项税额,而是进项税额转出) ( 4)交纳税金 交纳增值税分两种情况:正常交:即本月增值税在下月 10 日前交;预交:即本月预交一次,下月 10 日前结清。 预交增值税通过“已交税金”核算,正常交纳增值税通过“未交增值税”核算: ①如果 20xx 年 5月 16日预交本月增值税 10 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 贷:银行存款 10 5月 31 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 100 元,进项税额为 85 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15元;因已预交 10 元,下月初尚需交 5元,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5 贷:应交税金 —— 未交增值税 5 6月 10 日前交纳时: 借:应交税金 —— 未交增值税 5 贷:银行存款 5 ②如果 20xx 年 5月 16日预交本月增值税 10 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 贷:银行存款 10 5月 31 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 92元,进项税额为 85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 7元;因已预交 10元,多交 3元应转出,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 —— 未交增值税 3 贷: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 (注:多交的 3元可抵下月应上交数) ③如果 20xx 年 5月 16日预交本月增值税 10 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 贷:银行存款 10 5 月 31 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 83 元,进项税额为 85 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为 2 元,即下月可留抵进项税额 2 元;因已预交 10 元,多交 10 元应转出,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 —— 未交增值税 10 贷: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0 (注:多交的 10元可抵下月应上交数) 上述处理的结果是:“应 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期末贷方没有余额,借方可能有余额,表示下月可留抵的进项税额;“应交税金 —— 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应交的增值税,借方余额表示多交的增值税。 3.小规模纳税人 ( 1)科目设置 小规模纳税人核算增值税,只设置“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科目。 ( 2)税额计算 借 : ②销售货物时按不含税价格计算应交增值税: 1)工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 6%。 如果取得含税收入 100 元,所作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 100/( 1+6%))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 100/( 1+6%) *6%) 2)商品流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 4%。 如果取得含税收入 100 元,所作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1+4%) )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 100/( 1+4%) *4%) 【考点二】“小”税种的核算(理解) 1.消费税 (1)产品销售。 ①将应税消费品对外销售,缴纳的消费税直接计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科目;②用应税消费品对外投资、在建工程等方面 ,按规定缴纳的消费 (2)委托方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①将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消费品的成本;②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将按规定准予抵扣的消费税,记入 “应交税金 ——应交消费税 ”科目的借方。 ( 1) 营业税是对外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 2)工业企业按规定缴纳的营业税,通过 “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核算;销售不动产应交营业税在 “固定资产清理 ” ( 1) 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发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 2)资源税的列支去向有四个:①企业销售应税矿产品应交的资源税,记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科目;②企业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应交的资源税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③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计入收购矿产品的成本;④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的相关资源税,购入液体盐缴纳的资源税可以抵扣,记入 “应交税金 ——应交资源税 ”的借方;企业加工成固体盐后,在销售时,应交资源税记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土地增值税按照转让房地产所 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通过“应交税金 ——应交土地增值税 ”科目核算。 对于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缴纳土地增值税记入 “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核算;转让固定资产应交的土地增值税,计入“固定资产清理”。 、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 ( 1)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均记入管理费用; ( 2)印花税不通过 “应交税金 ” ( 1)城建税按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的一定比例(如 7%)交纳; ( 2)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城建税,记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核算。 企业缴纳耕地占用税,借记 “在建工程 ”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不通过 “应交税金 ” ( 1)应交教育费附加,按照应交流转税的 3%交纳,记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 ( 2)销售矿产品和对矿产品自行加工应交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 “管理费用 ”科目;收购未税矿产资源的企业,收购时,按实际支付的收购款项和代扣代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采购成本。 【考点三】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理解) 短期借款分为借入时、期 末计息和归还时三个步骤核算。 按期计算利息,在 ( 1) 应付票据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对于带息票据,企业应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时,对应付票据计提利息 ,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 ( 2) 应付票据到期,企业无力支付到期票款时,如果是商业承兑汇票,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转入 “应付账款 ”科目;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借记 “应付票据 ”,贷记 “短期借款 ”科目。 (1)应付账款采用总价法确认其入账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获得时冲减财务 费用。 (2)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转入“资本公积 —— 预收货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通过 “应收账款 ” 代销商品款是企业接受代销商品的价款。 企业在接受代销商品时,一方面增加 “受托代销商品 ”,另一方面增加 “代销商品款 ” 应付工资是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凡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支付,如工资、奖金、津贴等,不论是否当月支付,都应当通过 “应付工资 ”科目核算。 ( 1)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 程 应付福利费 贷:应付工资 ( 2)发放工资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应交税金 —— 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福利费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 14%提取并计入成本费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按税后利润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 )。 月份终了,将应付福利费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 其他应付款的核算范围包括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等内容。 【考点四】长期债券的核算(掌 握) 1.科目设置 在 “应付债券 ”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和应计利息四个明 2.发行时 ( 1)企业发行债券可按面值发行,也可按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 ( 2)企业发行债券如果发行费用大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差额,根据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用途,属于用于固定资产项目的,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原则处理;属于其他用途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如果发行费用小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减去发行费用 后的差额,视同发行债券的溢价收入,在债券存续期间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其摊销的费用按照借款费用处理原则处理。 ( 3)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 —— 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贷:应付债券 —— 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 —— 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 1) 对于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的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或直线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在采用直线法摊销溢价、折价时,利息计算公式是: ① 应计利息 = ② 利息费用 =应计利息 — 债券溢价摊销 +债券折 价摊销 ( 2 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 —— 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贷:应付债券 —— 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 —— 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借:应付债券 —— 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 ——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考点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掌握) 1.转换前。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企业,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以及转换为股份之前,应当按一般公司债券进行会计处理,如上述。 2.转换时 ( 1)转换的股数 =转换债券的面值 /换股率; ( 2)当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 份或资本时,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结转;可转换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与转换股份面值(转换的股数 *1)的差额,减去支付现金后的余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 3)账务处理 借:应付债券 —— 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 —— 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 —— 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贷:股本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现金 (不足一股,返还现金) 应付债券 —— 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3.利息补偿金。 企业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即债券约 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作为或有支出处理),分别计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未支付的利息补偿金转入营业外收入。 【例题】甲上市公司 (本题下称 “甲公司 ”)于 20xx年 1月 1日按面值发行总额为4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建造一套生产设备。 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 3年、票面年利率为 3%。 甲公司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规定:从 20xx年起每年 1月 5日支付上一年度的债券利息 (即,上年末仍未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利息 );债券持有 人自 20xx年 3月 31日起可以申请将所持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值每 100元转换为 8股,每股面值 1元;没有约定赎回和回售条款。 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过程中,甲公司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 390万元,扣除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而发生的相关税费 30万元后,实际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 360万元。 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及实际取得的冻结资金利息收入 20xx年 4月 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 A公司将其所持面值总额为 1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 800万股,并于 当日办 20xx年 7月 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其他持有人将其各自持有的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为 ;对于债券面值不足转换 1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 1万元,甲公司已按规定的条件以现金偿 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成功后,因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生产设备的建造工作至 20xx年 7月 1 甲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并摊销溢折价;甲公司按约定时间每年支付利息。 甲公司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 息通过 “应付利息 ”科目核算。 【要求】 (1) (2)编制甲公司 20xx年 12月 31日与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相关的会计分 (3)编制甲公司 20xx年 4月 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 (4)编制甲公司 20xx年 7月 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20xx年 ) (1)甲公司 20xx年 1月 2 借:银行存款 40360 贷:应付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面值 ) 40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溢价 ) 360 (2)甲公司 20xx年 12月 31 借:财务费用。会计核算考试重点讲解(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B、 推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C、 会计人员没有什么任务了,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 D、 减轻了劳动强度 41. 固定资产账套参数中的财务接口需要设置对账科目,不包括() A、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B、固定资产科目 B、 累计折旧科目 D、银行存款科目 42. 总账系统中出纳签字不可以由()来执行。 A、 系统管理员 B、审核人 C、制单人 D、账套主管 43. ()是会计电算化的最高阶段 A
像学检查后的 6h 内行腰穿检查 4. 脑脊液送检 第 1管:细菌培养和 G染色;第 2管:生化;第 3管:常规 根据不同临床特点考虑:细胞学检查、抗酸染色 /培养、真菌培养、墨汁染色、乳胶凝集试验、寡克隆区带、 MBP、莱姆病抗体等 5. 脑脊液结果 若存在以下任一情况,患细菌性脑膜炎的可能性大 脑脊液糖含量 34mg/dl 脑脊液与血糖比值 脑脊液蛋白
C.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存货损失 D.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存货损失 、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应( )。 A.全部计入投资成本 B.一次计入财务费用 C.分次计入财务费用 D.直接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 )。 A.冲减交易性金融资产 B.冲减财务费用 C.计入投资收益 D.冲减应收股利 ( )确认投资收益。 A.期末结账时 B.在期末计量时 C.受资企业实际发放股利时 D.转让股票时 6 月以 20 100
销货成本 (为一费用项目 )及期末存货价值 (为一资产项目 )的决定具有双重性 主要公式 :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 + 本期购进 – 期末存货 存货计价的成本法 : 先进先出 后进先出 平均成本 个别计价 18 存货的会计问题 物价变动情况会使得利润随存货方法而改变 . 成本与市价孰低 为一普遍使用的方法 . 使用此法须设一 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 19 存货问题
,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包括: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除净利润以外的变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投资按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将存货或自用房产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房地产。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如:自用房产原值 100万,转为对外出租,转换日其公允价值为110万。 借
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属于资本性支出的( )。 [答案 ]: C [解析 ]:注意资本性支出是指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 ,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是( )。 [答案 ]: A [解析 ]:会计主体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 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 ( )基础上的。 [答案 ]: A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