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整册教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结得真不错。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完成第 14 页练习二第 5 题。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完成第 14 页练习二第 6题。 这些计算对吗。 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完成第 15 页练习二第 9题。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完成第 14 页练习二第 7 题。 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 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完成第 15 页练习二第 8 题。 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 它们吗。 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 指名汇报。 完成第 15 页练习二第 10 题。 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 三、课堂总结 :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 四、随堂练习 第四课 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 P1 17例 1,练习三 13题。 教学目标: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结合情景,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 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会解答吗。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 1. 仔细地观察图。 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 板书算式: 5622,思考计算方法, 在练习本上试算。 小组交流算法。 指名汇报。 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二、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第 19 页做一做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 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 汇报结果及算法。 完成第 20页第 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完成练习三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三、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 随堂练习。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 P18P19 例 例 3 教学目标 :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 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 2。 :个位上 6减 8不够减怎么办。 ,可以用竖式计算。 教学例 3。 出示 5024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分小组交流想法。 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 1。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第 19 页做一做第 2 题。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完成第 20页练习三第 5 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指名汇报 完成练习三第 6 题。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 P20P21 练习三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 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指名汇报。 总结得非常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二、巩固练习 完成第 20 页练习三第 4 题。 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 怎样求还剩多少个。 指名回答。 板书算式: 3211。 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完 成第 20 页练习三第 3题。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完成第 21页练习三第 9题。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 完成第 21 页练习三第 7 题。 同桌两 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 你是怎样想的。 第 22 页练习三第 10 题。 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汇报。 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 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第 22 页练习三第 11 题。 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 指名汇报、订正。 三、强化练习 完成第 21 页练 习三第 8 题。 有 3 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 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 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完成第 22 页练习三第 12 题。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完成第 22 页练习三第 13 题。 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指名汇报。 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 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第七课时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 课本 P23 例 4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 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指名汇报。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 4 出 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 分组讨论。 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 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 学生汇报。 (二)、完成第 23 页做一做。 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指名说明解题思路。 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 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 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 3 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 完 成练习四第 2 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八课 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 P24P25,练习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 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 1)班原有 38 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 5位同学,二( 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 这道题该怎样解答。 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学生自由说。 二、合作探索 完成第 24 页第 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完成练习四第 8题。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指名汇报、归纳。 完成练习四第 5 题。 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 学生汇报发现。 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 选择 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四第 6 题。 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鸟吃了多少只虫。 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 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完成练习四第 7 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 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 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汇报解答方法。 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己回答。 五、随堂练习。 第九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 P26P27 例 例 2 教学目标 : 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巩固 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教学例 1。 (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 2)、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 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28+34+23 这道题怎样计算呢。 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 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教学例 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 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 思考解题方法。 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 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完成练习 26 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 27页做一做。 完成 29页练习五第 2题。 引导完成 29页练习五第 3题。 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 学生自由说说。 五、随堂练习。 第十课时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课本 P28 例 3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 3。 ( 1)出示主题图。 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 67 人,下去了 25 人,又上来人 28 人,现在有多少人。 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练习。 完成 P28 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小结。 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五第 4 题,第 8 题分小组比赛完成。 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